国家办学学习笔记

2024-10-12 08:56:09 文题网 阅读:

国家办学是我国重要的教育传统。在选修这一公选课之后,我有很多感悟,并自己进行总结

典籍中记载的上古官学或为国家办学的形成。身处乱世的后世儒生将对西周教育的理想付诸《礼记》有不实之嫌的完备描述中。理论上西周拥有国学、乡学两类官学,国学按照规模分为大学、小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家办学,以齐国稷下学宫自由争鸣开风气之先,学者研究体现了突出专长的因素。此时国学乡学衰落,私学兴起、学在四夷,因而齐国稷下学宫只是地方性质的国家办学的突出个案。在私学大潮中,国家办学实则进入停滞时期。不过这一时期仍有值得评点之处,学者按照专长讲学和今天高等教育有相似,正如邹衍无需费劲于礼法,而荀况不必被安排教授阴阳五行。洪超很欣赏这种开放心态与风气。

西汉伴随独尊儒术、经学兴盛成立太学和各级官学,国家办学成为定制。官学主流为儒家经典,同时设有艺术专科性质的鸿都门学、贵族学校官邸学。地方官学更基本的作用是教人识字。太学建立意义非凡,之后直至清末这一机构一直不断发展,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学府。之后历代不足以列出,值得书写的只有个别小点:南朝刘宋政权分科办学设文学玄学儒学史学四馆、王安石变法三舍法结合校内考核与科举、宋徽宗对画学的支持将宫廷藏品供学生临摹,国家办学有了某些多元化的特征。

引进西艺、始开教育现代化的洋务运动,洋务学堂的创建,是近代国家专科教育的起步。语言学堂如上海广方言馆、京师同文馆。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江南造船厂附属学堂,此类学堂业务为修理船只与驾驶船只。技术学堂如鲁迅曾就读的矿业学堂。

维新变法时期,酝酿已久的国立京师大学堂在这一时期随着政策导向标建立,开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清末新政时期书院改学堂运动,在县市省该当地封建书院为小中大学堂,清廷还于1903年公布癸卯学制,国家办学体系化、制度化。记得读郭沫若传记的时候看到他当时确在山上读小学堂,入学的时候清廷未亡,他母亲还帮他梳理头发用红丝带装饰发辫。

民国时国立、公立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给新中国留下众多大师级学者,和建国初期苏联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更接近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现况。因而,民国国家办学经验是重要的传统积淀。此间有蔡元培等教育家以公立大学为试点的一系列尝试:学德国自由思想、学法国大学区制、学美国实用主义,北大兼容并包、武大南大也都一度被改名为第X中山大学都是例证。洪超觉得民国时期国家办学的经验是无论时间还是内容最接近今天的传统,是一笔重要财富,或能从中吸取教训、进而反思钱学森之问。

标签:传统学习重要的我国教育国家笔记办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