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校园里的那条小路
这一切不由使我更加想念祖国,想念家,想念我们的学院,想念校园里的那条小路……
春天,那里是绿的世界:草的嫩绿,冬青的橄榄绿,梧桐叶的粉绿,雪松的翠绿……人走在路上,衣服都染绿了。夏天,那里又成了花园,当桃花、梨花、樱花谢后,当斑驳的阳光与梧桐叶的浓荫一同投在路上时,草坪中,花圃里,橙黄的月季,火红的石榴,雪白的桅子、广玉兰和多色的兔子花怒放着,争艳着,还有无数的黄蓝小花级满了草地,谁走过这条路,保管袖子里也合灌满芳馨。到了秋天,仍有不少花:菊、紫槐、红鸡冠,但最可爱的是那一树树梧桐叶,阳光下,黄灿灿的,秋风吹过,树叶象张开翅膀的鸟儿,飞了下来,于是这金色挂在冬青上,飘在草地里,钻进灌木丛,最后铺满了整条小路。冬天来临,梧桐树干变白了,象是涂了一层霜。偶尔下一场雪,到处都压上一道圆滚滚的冰凌,那里又成了银色的天地。这时,枝头的残叶掉尽了,奶黄的和粉红的楼房完全显露出来,突然站到了你的面前,寒冷的天气顿时平添了几分暖意。
雨天,下课后,人流涌出教室,姑娘们撑开的尼龙伞就象一群群彩蛛,从小路上、树丛间飘浮而去,要是晴天,还没等鸟儿叨啾,早读的同学就来到那里,轻轻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发自树底下,飘忽在草尖上,缭绕在小路间。还记得吗?小玲,常常是晚饭后,麻雀还在树上喳喳乱叫,树下阅无人影,我俩走到小路上,迫不及待地拿出才写完的稚作,高声诵读,然后,一本正经地互相评价。也许正是有了这最初的一步,你的小说发表了扩我这次从预科考入大学,作文得了一等奖。真得感谢那条小路!
小玲,我非常想念那条小路,有时真想一下子飞回来,牵着你的手,奔到那里,和你一起用脚尖去踩地上的枯叶,倾听“啪啪”的响声,松弛一下神经,让倦极了的身子得到休憩。
说来真不幸,上星期我在街上被劫了一次,两个男子用刀把我遥到一个角落,一个星期挣到的钱,都叫掏空了。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那条小路上的事。记得吗?一次我们散完步,正要回寝室,忽然,一个高个子男同学追了上来,把我掉的饭菜票和人民币还给了我。他一脸腼腆,竞不肯留下姓名,到现在我还记着那张脸。你说有意思吗?多么令人怀念的小路!
我收起信,突然觉得这条小路十分地美了!我想去寻找那张腼腆的脸,……扭头却看见了一片正开得如火如茶的美人蕉。夕阳如同火轮,向西方滚落下去,吸,每个窗户里都有一个太阳,红红的,好象在抢着给你讲一个神秘的故事。余辉斜在地上,暖暖的,我忽然感到脚底下的路是富裕的,它拥有多少人的真攀感情,它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于是,眼前石块似乎都变成了白玉,我不由地数了起来:一、二、三、四……盯久了,眼下的光与色融成了一片,又幻化成无数晶莹透明的色块,好似童年在看“万花筒”。童年,美好的过去!可此时,我脑子里却想着将来。眼睛一闭,色块向四处射去,我仿佛置身在五彩缤纷中。不,不再是色块,而是一群穿着各色服装的学生,我a己一身蓝制服,正站在讲台前。小路是起点,它通向光明……哟,十五的圃月已挂在了天边!
时间,你走得慢些吧!让我们在这里多汲取一点知识,多思考一些问题,多留下几个扎实的足印……
天暗了下来,四周景物都隐去了,透过稀疏的梧桐枝叶望去,星星闪着光,象一把把宝石撒在深蓝的幕布上。溶溶月光半空中洒下,流到了地上,一滩滩,一片片,小路依稀可辨,向前无声地伸展着,四下里只有我脚下的落叶不时发出千裂的秋之声,我想,顺着你,我能一直走到自己的心里去呢!哦,小路!
满江红中国梦圆
中国梦美,少年圆,虽长犹继。
当年苦,今日甜,苦后生甜。
血海开辟新天地,强林之中扎深根。、
三十年,国富民强,皆欢喜。
当年恨,切勿忘。愤发志,兴国业。
挥神笔,描绘祖国蓝图。
大海壮阔靠波涛,祖国兴业靠少年。
少年,当有不拔之志,成栋梁。
他她它
我来到这个世界,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只为与你相遇。
——题记
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她撑着伞站在法院门前静静等候他的到来。从最开始的声嘶力竭到现在的心如止水,她不愿意却也无从选择。离约定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了,他还是没有来。雨一滴一滴落下,模糊了视线,她忽然想起了自己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雨滴离开天空的速度是秒速7米,那么我该以怎样的速度才能追上你的步伐?”
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甚至对于科学主义有着过分的执着。他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做事情一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她却非常感性,温柔且细腻,无论做任何事都一定先遵从心的意愿。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眼定今生。年少的爱情总是冲动决绝的,那时候认为是这个人了,那便是了。因此无论双方家人如何反对,他们仍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结婚。
可惜生活从来都不是如此简单而已。很快他们就发现,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甜蜜美满,因为两个人的家庭背景、价值观还有性格都有很大的差异。他无法忍受她感情用事,冲动不计后果;他亦无法忍受他永远以理为先,枯燥无趣。
有一天她肚子很痛,打电话给他:“老公,我肚子好痛,你能不能现在回来啊?”
电话那头的他似乎是在开会,刻意压低了声音:“没事吧?要你平时注意你又不听,真是的。乖,没事的,我现在有事呢。恩,要不这样,你先叫隔壁王阿姨送你去医院,我等下直接去医院找你好不好?乖。好好照顾自己。”说完便挂断了电话。她本想撒撒娇也没了机会。大概人生病的时候人都会变得脆弱吧,此刻她忽然很难过。她能听出他电话里的焦急,感觉的到他的犹豫,可是,他从来都是一个理性胜过感性的人,他不会为了感情而耽误工作。或许,也不能算作是“耽误”,不是吗?其实是自己对他一点也不重要把。她这么想着,越来越难过。终于,在他回来后,两个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愈吵愈凶,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然后就有了今天他们站在这里的局面。
远处,他正撑着伞慢慢走来,温文儒雅的样子。他今天应该是特别的打扮过,英气逼人。终于,他站在了她面前。她正准备开口说话,却只见他递给她一张淡紫色的信笺,上面是他清秀隽永的字:
我太过理性,崇尚关注未来、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而你太过感性,你总是习惯关注当下,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们的性格天差地别。可是,人生犹如一部汽车,没有一台好的发动机的汽车不叫好汽车,有了一台性能好的发动机,但没有好的车轮,那也不过是一辆一般的车。我只拥有理性却缺乏感性,而你正好相反。若我们能相互弥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也不会是绝对的孤岛。摩擦是不可避免,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就一定行。我们应该一起努力,完善自己。生命是一场未知的旅途,让我们携手理性与感性,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我爱你。我们不要离婚了好不好?
她愣在那里,眼泪倏地落下来,然后紧紧地抱住了他,紧紧的。
是的,她没有说,其实她早就后悔了,这一次提离婚又是她感情用事的结果。她总是莽莽撞撞的,做事愈紧张愈毛躁,没有条理,最后总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而他每次都会告诉她该怎样调节心情,怎样培养创新思维。这些年他帮助她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她总是马马虎虎的,经常忘记事情,因此他每天出门前总会在门后贴上便利贴提醒她……这些点点滴滴的关心她从未忘却,这平凡却温暖的爱。
他遇见她,她遇见他,理性遇见感性,科学精神遇见人文情怀。我来到这个世界,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只为与你相遇,彼此收获,彼此成长,好好生活。
想念母亲
又到清明节了,我在母亲的坟前虔诚地点燃一支香,端上几个菜,烧上一堆纸钱,叩首跪拜。泪眼婆娑的我仿佛又看到母亲忙碌的样子,颔首微笑的眼神,回想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幸福时光,虽然遥远得有些虚幻,但那些刻骨铭心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我脑海里萦绕,梦境中再现。
我记得,母亲是一个终日忙忙碌碌的人。上要伺候公公,下要哺育我们兄妹4人。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一样不让她操心的。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她艰难地操持着整个家。
我记得,母亲一生非常勤劳,艰苦朴素,与人为善。为了减轻家庭压力,母亲白天与村里的男人一样下田干活。回到家里,又忙着烧菜做饭。我小时候晚上睡觉醒来,母亲总是用纺车纺线,为了省钱,晚上纺线也不点油灯。母亲一生织的布,算起来最少也有一大卡车。每当我看到《三娘教子》时,泪水总会模糊我的视线。
我记得,在小时候,那是对白面馍还不敢奢侈的年代,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得上,可是只要家里来了讨饭的,母亲总是拿白面馍给他们,虽然自家也不宽裕。母亲的热心肠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左邻右舍都得到过母亲的照顾。与人为善的母亲,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我记得,外出求学后第一次回家,当我跳下汽车,远远看到母亲倚在家门口张望,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看到我慢慢走来,母亲欣喜异常,迫不及待地跑了过来,一边叫着我的小名,一边紧紧抱住我。当着同学的面,我很不好意思,使劲从她的怀中挣脱出来,母亲显得有些尴尬,我却不以为然,一副小大人的神气样。后来大哥告诉我,母亲知道快放假了,一个月前就在家做准备,天天等我,等着我回来。
我记得,平日里母亲总会温情地唠叨。母亲虽没上过学,但常挂嘴边的“经典老俗语”至今还在我的耳畔。在交友方面,母亲经常对我说:“交人要交心,朋友要知根。”在过日子方面,母亲经常说:“吃不穷,用不穷,一时算不到一世穷。”“好天防阴天,阴天防病天”。我担任单位科级干部,母亲又告诫我:“莫贪莫占莫伸手,不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我还记得,母亲患晚期肺癌后枯瘦如柴,几个月粒米未进,全靠输液和杜冷丁维持生命。每次疼痛袭来,母亲总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床沿,五官变形,全身僵硬。床单蹬出了一个个大窟窿,过后,全身像从水中捞起来一样。母亲就这样在一种极其痛苦的煎熬中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尽管说话和动弹已经十分困难,但她还是艰难地转过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对我和哥哥叮嘱别耽误上班,不愿让我们在家伺候。她多次安慰我们:“我这几天好多了,你们忙你们的,不用惦记。”我们也傻,就真的相信了。等到母亲永远闭上了眼睛,我才亲身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一时间,我不敢也不愿承认失去母亲的事实,仍然自欺欺人地想着母亲还会叫我一声儿子。
母亲离开我已整整12年,从那一天到现在,4300多个日日夜夜。虽然阴阳两隔。但在我心灵深处,我与母亲从未有过片刻的分离。多少次泪水浸湿被角,多少次梦中忘情呼唤,母亲啊,您是我永恒的爱。千言万语无法诉尽我心中的悲情,儿子只有用泪水告慰您在天之灵、抚慰我心中的伤痛,但是任泪飞如雨,也表达不尽我对您深深的思念之情。今年清明节又将来了,仅以此文追忆我的母亲。
不负卿莫忘
卿可知
七年丧国难
卿与之相知
卿以一酒一琴为乐
卿与抚琴吟歌
终有与卿表情谊
还记卿的容颜
卿曰
定不会负了楼兰公主
楼兰重建
匈奴追杀不断
卿为了护楼兰遍体鳞伤
卿最终还是逃不过这一劫
卿被葬在初遇的湖泊边
樱花烂漫
卿被覆上樱瓣
只当抚琴
苦吟悲歌
如果有来生
定当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