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发展,而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正好似这力量的两股水流,两朵浪花,当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之海中相遇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场景呢?
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发展,最先出现的应是人的生存与生活,再出现了人文,而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供人文关怀的保障,科技便应运而生。他们之间就像海生浪,新浪推旧浪一样,彼此不同却又密不可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的进步是推动人文关怀的保障和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催化剂。还记得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吗?当时农民颗粒无收,饥荒死不鸡蛋的四处蔓延,那时候有良心的官员与学者,无一不想给予百姓们人文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当时的的科技水平十分低落,发放粮食可以说是白日做梦。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出了“超级杂交水稻”,像一声巨响震撼了世界,满足了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人的粮食需要。这不正是科技为人文关怀提供保障的体现吗?又如当下流行的“生态人文”,“低碳生活“一样,若没有节能型的电油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若没有各种环保技术的发明,我们何谈”爱自然如同爱自己一样“的口号?
并不是一切科技都可以用来改善生活,推动社会。只有具有人文精神,才能让科学发挥正当的作用,尽其所用。自二战以来,一种新型能源——核能,风靡全球。不到一个世纪,全球几乎都能听到有关核的讨论。而它正像一把双刃剑,在有人文精神,有良知的人的手里,就能用来发电,运用于航空母舰。而在良知泯灭的人的手里,它就能用来制造战争,毁灭人类。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克隆技术,转基金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保障下才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给人类造福。这就好比人文的旧浪支撑着科技的新浪,不至于使其喷涌或淹没。
归根结底的说,科技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不断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根本母的。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正是生活中认真观察,全力以赴探索,才发明出电灯以替换弊端颇多的油灯与汽灯。与此同理,人文也是用于生活的,它的目的也是让生活过的更加美好。生活就如大海,不断生成科技与人文的浪花。
没有科技作为支撑的人文是虚无缥缈的空想,没有以科技作为动力的生活是疲惫低效的爬行,而没有人文良知的科技则是涂炭生灵的恶魔,没有以生活为起点和目的的人文是浮华无用的废品与装饰。
人文与科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只有用高于这个时代的想象与认知,以适应这个时代的情感与思维,投身到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的事业与学习中去,把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融合在一起,才能正确处理生活,人文,科学的关系,促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魅力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