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大家都很熟悉,它一身都是宝。前年,我养了二十多条蚕,它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闭起眼来,那圆圆的脑袋,长而粗的身子,洁白光滑的肤色,都会在脑海里十分清晰地浮现出来。那是前年三、四月间的一天,我打开放着蚕卵的纸盒,只见几条约半厘米长,身上有着细细茸毛的灰黑“小虫”企从卵壳里吃力地爬出来。我高兴极了,向同学要来几片桑叶,取出一小片,把蚕宝宝们小心地捉到上面,不一会儿,桑叶上留下了一个个针眼般大的小洞洞……儿天后,蚕宝宝们陆陆续续全部出壳了。‘一星期过去,它们都已有一厘米长了,肤色变为灰白,茸毛也渐渐退去。又过了好几天。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照例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宝贝”。打开盒盖,只见有四、五条蚕在盒里昂着头,一动不动,身上有明显的光亮。我想,也许是病了或饿了?于是就拿出桑叶,放进盒里。其余的蚕闻到桑叶的香味都来吃了,可唯独这几条,还是一动不动,我不免心里奇怪起来。晚上,我问了曾在中学时代养过蚕的妈妈,才知道这种现象叫作蚕的“眠”。蚕出壳一个多星期就“眠”,以后就四到七夫“眠”一次。“眠”的时候什么都不吃,每“眠”一次就脱一层皮,长大一点。从此,再看到蚕“睡觉”,我就不感到奇怪了。
二“,参宝宝们在一天夫长天,止、三星期后,都有我的小指那么粗,那么长了。它们的“食量”也大得出奇,六、七张巴掌大的桑叶一夜之间就吃得只剩茎茎儿。有时,在它们吃的时候,侧耳细听,还能听见沙沙的响声呢。…_·蚕宝宝很“乖”,有时我上学前少放了桑叶,它们也不会因为肚子饿而爬出盒去。到了蚕宝宝该吐丝的时候,它们从头部开始呈透明状。外婆给我找了一个圆盒子,妈妈给了我好几根细棒头,横插在盒里,把它们都放了进去,它们都各自选好了自己“理想”的地方开始做茧子。三、四天后,妈妈让我把茧子取出来,我使了劲才揭开了盖子,原来,有儿条蚕宝宝把盖和盒子用丝牵住了。只见许多又大又白的茧子在细棒之间正安静地躺着,它们被蚕宝宝们用丝织得坚韧、厚实。一个半星期后,茧子陆续被咬开了,出来的蚕全变模样了,变成了“白蝴蝶”。妈妈告诉我,它们在茧里的时候是蛹,能榨油,还能作药材用。当天,那些雌“蝴蝶”就生出了许多卵,它们一边在纸上爬,一边就下一圈圈乳白色的卵……在完成了繁殖后代的任务后,它们就默默地死去了。蚕宝宝就这样度过了它们的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蚕宝宝吃进去的是普通的桑树叶子,而吐出的却是晶莹、明亮的丝。.它的生命是短暂的,总共不过一个多月,但在生命快结束时,它却把一生中储积卞来的“财妒全部责献给了人类。_
一蚕是渺小的,蚕又是多么高尚啊!评语:作文以自己养蚕的经历为线索,把蚕宝宝的一生,从破印出壳、入眠、结茧、成蛹、化蝶,直至产卵后死亡的全部过程,作了生动有趣的说明。作者是把蚕作为自己的亲密朋友来向大家介绍的。你看,蚕宝宝一出生,他就到处忙碌,为其收集食物;蚕宝宝的活动减少T,他就担心它们是否病T;蚕宝宝贪婪地嚼食桑叶,他就情不自禁地侧耳倾听二!’’这不仅把蚕宝宝生长的过程作了形象的描写,更在读者和蚕宝宝之间架起了一座感情的桥梁。本文的段落分明,段落之间的转接也很自然、得当。从蚕宝宝“入眠”到“作茧”,这五个小段落既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又紧紧扣住蚕宝宝的生长特点,有实有虚,有情有感地争联起来,使人读上去感到顺口、流畅,烧有情超。文章的句子简练。如写蚕宝宝陆续出壳,直至茸毛渐渐褪去,仅仅几句话,使人仿佛亲眼看到从卵长到一厘米长,逐渐变成一条条灰白色小虫子的生长情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很精炼。“它一身都是宝”。在读者面前打开了探索蚕这个小生命的秘密的大门;“蚕是渺小的,蚕又是多·么高尚啊!”则是深化主题的。点睛之笔。
标签:都是一身宝宝大家熟悉都很我养前年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