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深刻的一个历史昭示

2024-09-10 23:51:46 文题网 阅读:

    香港回归,万众欢腾。江泽民总书记总结了中国近代史对中华民族的“三个昭示”,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特别是总书记阐述的“要跟上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令人回味无穷的“昭示”。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们早已熟知但仍需千百遍重复的真理,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逻辑。但为什么落后?其内在原因又在哪里?人们似乎讲得还不够。

    157年前,只有4000人的英军劳师袭远,打败了拥有近百万大军的大清帝国。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史家早有定论,用不着多说。但笔者认为,需要提及的是,中英双方的较量表面上看是国力强弱的对比,而实质则是封闭与开放的对比。

    英国1640年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60年代又发生了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前,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上霸主”,它将魔掌伸向世界各地。而那时的清王朝,却落在时代潮流后边,搞封闭落后的海禁和闭关政策,从皇帝到文武大臣,满脑子里都是“天朝大国”,“唯我独尊”,根本没把“蛮夷小邦”放在眼里。1760年,乾隆帝颁布了闭关锁国的“防夷五事”,他给英皇的救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狂妄与无知到了何种程度!

    清王朝的封闭,丧失了向外国学习的良机,导致了落后,埋下了挨打的伏笔。史载:妄自尊大的清朝大员们,对英国人的天体运行仪、地球仪、帕克透镜、迫击炮、榴弹炮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不屑一顾,就是到了19世纪末.慈禧太后还甚至视火车为怪物。这样的封闭心态,哪能不导致落伍?哪能不在船坚炮利的英军面前被打得落流水呢?

    因而,许多有识的仁人志士,如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族英雄林则徐,写了《海国图志》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魏源等人,都提出了学习外国,“师夷长技以制夷”、“足国而足兵”。但在封闭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下,学习外国,实行对外开放,振兴国家只能是一种幻想。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是历史的结论。现在,同157前中英鸦片战争时期相比,世界是更加开放的世界,世界经济发展日趋高度一体化、全球化。邓小平同志讲得好:“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开放”。香港是开放促进发展的一个生动典型。因此,我们收回了香港。要牢牢记住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历史昭示,进一步破除封闭状态,立全新的对外开放观念和对外开放意识,坚持对外开放这一重大国策,一百年不动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