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明行为

2024-09-10 23:51:35 文题网 阅读: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横穿马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却会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城市是由众多的市民组成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公共道德水平高低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试想,如果一个城市的市民不遵守公共道德,不护公物,不维护环境,不遵守公共秩序,这个城市还有文明可言吗?再试想,如果一个上百万人的城市,不少人都在乱扔垃圾、随地便溺、随地吐痰,会把一个城市糟蹋成什么样子?这样的城市,又怎么可能去争创国家一级的文明城市?

    大和小,是辩证的统一,又是相互转化的。哲人说:大事情,大计划,大思想,必然反映在最小的行动上面,而且反映得极其忠实。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大目标、大事情,是一项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社会系统工程。但这个“大”是建立在“小”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大”,是由无数的“小”所组成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正是一系列看似小的小事情,堆积成大事情、大事件。有个前些年人们熟知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我们某一厂商与一外商本已基本达成了合作协议,但这个厂商竟当众随地吐痰,令外商大为诧异,随之双方的合作协议也打了水漂。道理极为简单:在外商看来,一个连起码的公共卫生道德都不能遵守的人,又怎么可能重信誉、守合同呢?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文明城市的考核指标体系上说,有大的系统,也有小的系统;有宏观的指标,也有微观的指标;有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也有基层的工作;有对各级领导的要求,也有对普通老百姓、市民的要求。应当说,文明城市的创建结果是一种“合力”,是多因一果整合而成的。假如,我们在“大”的方面都达到了要求,都具备了国家要求的相应的标准,但是如果当国家有关部门对基层、对市民实地考察时,在“小”的方面却丢了分,这就会从整体上影响我们的创建工作。这是“木桶理论”的最好注解,即一个木桶盛水的数量,不取决于制成木桶的最长木板,而是取决于制成该木桶的最短木板。因此,一定要注重“大”的方面,也要注重“小”的方面,绝不能“以善小而不为”,更不能“以恶小而为之”。每个基层单位,每个市民都要为创建“加分”而不能“减分”。

    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形成习惯。“一个好的习惯比法律更可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宏观,对于全局,是全方位地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对于微观,对于市民.是一个进一步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最佳时机,它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习惯成自然,不合适的事情就显得合适了。”马克·吐温讲得何等好啊!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