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视其所与”和“达视其所举”

2024-09-10 23:51:31 文题网 阅读:

    “富视其所与”和“达视其所举”,这两句话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是公元前403年李克向魏文侯阐述的识人之道。其意思是:看人,富贵时要看他交往的;显赫时要看他所推荐的。虽时隔2000多年,这两句话仍值得人们深思。

    做新中国和共产党的“官”,本无富贵和显赫可言,因他们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但既然是“官”,人民群众给了他们一定权力,因此也就有个“视其所与”和“视其所举”的问题。

    先说“视其所与”。党员于部愿意同什么人打交道、力、事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他们思想作风和世界观的一种反映。我们有许多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乐于为民办事,送温暖于老百姓,体现了他们有群众观点、群众感情,能走群众路线,受到群众戴和拥护。孔繁森、李润五等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视其所与”,党和人民是满意的。但是,时下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只热衷于傍大款,只认大款大腕大亨而不认布衣百姓。大款有请必到,有求必应,有的甚至到了有令必行、丧失人格的程度。四川省简阳市就有这么一位:那人与大款打得火热。一次简阳一位张老板酒后宣称:简阳的大官也得听我的,我一个电话就可以把他调来,我支使他像支使一条狗。果然,张老板一叫,某公马上就到。对这样的干部。“视其所与”,不能不叫党和人民群众寒心。

    再说说“视其所举”。不论什么历史年代,凡为“官”者,总是要有人“举”的。在今天,考察干部的民意也包含“官意”。而这“举”人却干系重大,因“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古往今来,因“举”错了人让“无才无德”的小人掌握权力而坏了事的是屡见不鲜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举”者伪装巧妙,貌似谦和有德,实则灵魂醒N,蒙蔽了“举”者的眼睛。如大善大伪的王莽,就以假象欺骗了其“举”者王凤、王政君等人。二是“举”人者明知被“举”者德才一般却偏要力“举”。这后一种所“举”,也有许多历史事例。从今天来说,陈希同“举”王宝森便是一例:据报刊介绍,王宝森本来政绩一般,且曾暴露出品行不怎么样,但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陈希同却一再力“举”,致使王宝森步步高升,一直升到了高位。王宝森抱住了陈希同的粗腿,胡作非为,闹出了天大的乱子。从王宝森的发迹,反观其“举”者陈希同,能说陈希同为人正派、立党为公吗?果然,王宝森东窗事发不久,便“拔出萝卜带出泥”,陈希同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由此可见,“视其所举”,也是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