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还是沙文主义

2024-10-15 18:47:47 文题网 阅读:

    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柏林之围》历来被认为是普法战争后的爱国主义名作,其主人公儒夫上校也就被看成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但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儒夫上校头脑中沙文主义思想远大于爱国主义思想而居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对这篇小说思想意义的评价。

    小说是实虚两条线索并进的:实线是虚幻中法军的胜利进军,虚线是现实中法军的节节惨败。儒夫上校的悲剧是法国悲剧造成的,但他的主要性格是在实线中也就是虚报的胜利中集中展示的。

   对儒夫上校的致命打击是征服计划在威桑堡的惨败。虽然威桑堡已是法国的领土,但1871年8月4日的威桑堡惨败是8月2日法军闯入德境遭到迎头痛击后的溃败的延续,而战争的性质是在9月2日的色当惨败后才根本改变的。这时的儒夫上校已沉浸在那些编造的胜利里,使他从死境中摆脱并且病情一步步好转的是虚报的法军的节节胜利,直至围攻柏林以至凯旋,是战火在德国大地上燃烧,是法军姻武扬威地践踏……如果这些都是事实,历史就要重写,法国真正的爱国主义名作如《最后一课》等也就会被军人荣誉手册代替了。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都德完全正确地判明战争的性质。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拿破仑时代的著名军事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也始终没能正确阐述战争的性质即正义性与非正义性问题。

    但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普法战争爆发后的第四天,即7月23日,第一国际委员会发表了马克思起草的关于这次战争的宣言。宣言指出:这场战争是普法两国统治阶级共同挑起的,但在普法战争开始阶段,法国是侵略者,德国处于防御地位。因此,这次战争得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支持。宣言同时告诚德国工人阶级,应该把战争严格局限于民族防御的范围,坚决防止战争“失去纯粹防御性质而变为反对法国人民的战争”。色当战役后,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在9月9日及时发表了马克思起草的第二篇宣言,严正谴责了德国统治阶级进行侵略战争,妄图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罪恶勾当,号召“德国和英国工人站到法兰西共和国一边。同时,针对德国资产阶级把兼并法国领土说成是防止法国侵略的“物质保证粉,“把军事上的考虑当成决定国界的原则”等强盗逻辑,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扩张的所谓“爱国主义”。

    儒夫上校就是这样一种“爱国主义”。他认为,姗和的条件是“只要战争赔款,别的什么都不要……把他们的省份割过来有什么用呢?准道我们能把德意志变成法兰西吗?”作者认为,儒夫上校的这种“高尚的爱国心”不能不使人深受感动。那么试问作者在《法兰克福条约》缔结后,法国赔款50亿法郎的时候(假定不割阿尔萨斯和洛林),是否被普军“高尚的爱国心”所感动呢?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中,掠走了数以亿计的巨额赔款(假定他们只要赔教),我们是否还要在海岸上为侵略者树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呢?

    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爱国主义的概念。爱国主义指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从本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是跟国际主义密切联系着的。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反对外来侵略,又琳重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和自由。显然,儒夫上校不是这种爱国主义。他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把自己的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因为拿破仑手下的军人沙文狂热地拥护拿破仑用暴力向外扩张法国的势力,所以把这种思想叫做沙文主义。我们回想一下儒夫上校对拿破仑时代的崇敬和留恋:“要知道,他在拿破仑帝国时期已经在德国征战过那么多次啊互”我们是否可以把沙文主义也称为儒夫主义呢?也许它们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无论是普法战争,还是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虽然主要是帝国主义统治阶级挑起的,但他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本国或他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思想。普法战争是一篇稗斯麦有意篡改的带有明显侮辱语气的电文直接导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希特勒更是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宣扬复仇主义才使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教训已经够深刻的了,而我们研究历史的一大目的就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天人们行动的借鉴。但许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竟把《柏林之围》这样一篇带有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的作品广为宣扬,甚至编入中学谬本,这是会影响一代人的大问题。

    198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七七”事变这一天。按照儒夫上校的爱国主义,如果让日本青年来写,一定要为当年的战犯们大唱颂歌了,那就会比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为日本人民的利益所不容的。

    《柏林之围》是有一定艺术性的,但有艺术性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它的错误的思想内容会因为它的艺术性而流传更广,毒害更深。当初希特勒就曾利用音乐煽动人民的战争情绪。

    从现实来看,《柏林之围》表现的沙文主义思想是同我们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也是和当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的。希望教育界和文学评论界尽快纠正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以减少和清除它对人们思想的毒害。

标签:还是法国作家沙文主义柏林之围爱国主义短篇小说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