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名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9 22:51:29
《黄绢幼妇的典故》
后汉时,浙江上虡县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子,名叫曹娥。她父亲因不慎堕江溺死,没有捞到尸体,曹娥在江边昼夜号哭,十分悲伤,最后投身江中,去寻找父亲,过了五天,果见曹娥背负着父亲,两具尸体一同浮出水面,人们便将他们安葬,并且称颂曹娥为“孝女”。当时的“上虞长”度尚,请人作了一篇诔辞(诔〔lěi〕,表彰和哀悼死者的文字),刻上石碑来纪念她。这碑即后人所谓的曹娥碑,那江也就叫做曹娥江了。
曹娥碑的这篇诔辞,据说是度尚请邯郸淳作的,不过是宣扬封建道德的一些老调罢了,可是那时的文人们却认为他写得非常出色。相传,著名文学家蔡邕〔yōng〕也曾特地去看了这个碑。还说,当他到达时,天已傍晚,在暮色苍茫中,他用手指抚摩着读完了碑文,就在碑的后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这八个字也就被刻在碑后,尽管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捷语》载,后来,曹操和他的“主簿” (类似秘书)杨修在曹娥碑附近经过,他们也参观了碑。 (《三国志》说,曹操和杨修是在蔡邕的女儿蔡琰【yān】家里看到了曹娥碑的拓本。)曹操见到蔡邕的题字,问杨修是什么意思。杨修容道:“黄绢,色丝也,丝旁一个色字是 ‘绝,,幼妇,少女也,女旁一个少字是‘妙',外孙,女之子也,女旁一个子字是'好',齑,指辛辣的蒜泥蒜末之类,齑臼,是指捣蒜的鉢子,即受辛之器,受辛二字合并是 ‘辤,(辞的异体字)。这四个字谜,是蔡邕对碑的赞语:‘绝妙好辞’ ! ”曹操听了,暗暗佩服杨修的聪明。
后人引用“黄绢幼妇” 一语隐喻“绝妙”;也用“绝妙好辞”或“绝妙好词”这个成语赞美诗文佳作。
宋末周密选录南宋一百三十余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一部总集,题书名为“绝妙好词”。明李呂棋《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美人且读且笑曰:‘绝妙好词’ ! ”
《户限为穿的典故》
南北朝时的陈朝,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名叫智永,本姓王,是个和尚,人们叫他“智永禅师”,会稽【guì-jī】(今浙江绍兴)人。善写各种字体,而特别擅长草书。他书法艺术 的卓越成就,是长期勤学苦练得来的。据说,他认真练字,曾坚持了三十年,他把写坏的废笔,随手投入大瓮(每瓮容量都是好几石),曾积了十瓮。后来,他把这些废笔一起埋了,并且筑成一个墓,称为“退笔冢【zhǒng】”。他还把所写的字,大约每千字一本,装订成八百多本,分送给浙江一 带的寺院,差不多每寺分得一本,大家都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有人说,智永的书法,真正继承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的艺术传统。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请他题字的人因此一天 一天多起来。
智永当时住在浙江吴兴的永欣寺,因为每天都有许多人川流不息地去拜访他,永欣寺于是非常热闹。他所住的屋子,竟至“户限为穿”。
“户限”,就是门槛。因为来访者出出进进,非常之 多,所以把门槛都踏破了,这就叫“户限为穿”。唐张彦远采辑的《法书要录》,有关于智永住处户限为穿的故事,原文写道: “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还说,后来,智永住处的户限,只好包上一 层铁皮来加以保护,人们称之为“铁门限”。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铁门限”亦作“铁门槛”,旧时用以比喻谨守高尚的祖德家教,坚拒世俗歪风。《红楼梦》所说贾府修造的一座寺院,取名为“铁槛寺”,这“铁槛”,即铁门槛的意思。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 终须一个土馒头。” (土馒头,指坟墓。)可见“铁门限” 的含义,早已不同于上述智永故事的原意了。
今亦喻 把关极严,难于进入或通过 谓之“铁门限”。
《我的兔子好朋友》
我家养了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白兔,我给它取名叫"雪球"。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和它玩。雪球就像一团会动的棉花糖,摸起来软乎乎的。它的长耳朵最神奇了!我轻轻一跺脚,它的耳朵"唰"地就竖起来了,像两根小天线。我最喜欢看它吃东西,三瓣嘴"吧唧吧唧"地动个不停,胡萝卜一会儿就被啃成小船的形状啦!
雪球可调皮了。有一次我写作业时,它偷偷跳上书桌,在我的本子上踩了几朵"小梅花",气得我直跺脚。可是看到它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眨呀眨的,我又忍不住把它抱在怀里。我们还发明了好多游戏。我最爱玩"胡萝卜钓鱼",把胡萝卜条系在绳子上晃来晃去,雪球就会跟着跳来跳去,像在跳舞一样。玩累了,它就趴在我脚边,小鼻子一抽一抽地喘气,可爱极了!
晚上睡觉前,我总要和雪球说悄悄话。它虽然不会说话,但会用它毛茸茸的脑袋蹭我的手,好像在说"小主人晚安"。有了雪球之后,我觉得每一天都特别开心。它不仅是我的宠物,更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要永远和雪球在一起,照顾它,爱护它。
《河东獅吼的典故》
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东坡),有一位好朋友,名叫 陈慥〔zào〕,字季常。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的时候,常常和他在一起谈天、游玩。陈季常也好客,朋友来了,必定热忱招待,总有说不完的话,夜深了还不愿分手。可是陈季常的妻子,性悍而妒,不欢迎来客。每逢家宴,闻歌声琴音、欢情笑语,她往往在隔壁房里用棍杖敲打墙壁,大声叫嚷,闹得不可开交,客人们只得被逼散去。陈季常很怕她。苏轼曾经为此写过一首开玩笑的诗,据南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载,诗的全文如下:
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龙邱居士是陈季常的别号。信奉佛教的人,出家修行的叫和尚,在家修行的叫居士。陈季常喜好佛学,所以自称居士。 “谈空说有”是形容陈季常讲佛论经,谈起来没完没了,睡觉都可以忘记。“河东狮子吼”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陈季常的妻子姓柳,按柳氏出河东郡,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过“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苏轼用“河东”两字来暗指在隔壁吵嚷的这位柳氏夫人。至于“狮子吼”,本是佛家用来比喻佛法的正义和威严的,形容佛家说法,声震世界,如同狮子作吼,群兽慑服。在这首诗里,作者一方面暗诮柳氏夫人象狮子似的怒吼,另一方面,又嘲笑陈季常这位“居士”谈得正起劲的时候,果然忽闻狮吼大作,这真可谓妙语双关。
旧时有人称“怕老婆”的丈夫为“季常”,或者说有 “季常之癖”,而称妒悍的妻子向丈夫发怒为“河东狮吼”, 其出典就由于苏轼的这首玩笑诗。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
《骇人听闻的典故》
隋初,有个名叫王劭〔Shào〕的,曾在北齐、北周做过官; 齐、周相继灭亡,进入隋朝后,隋文帝(杨坚)任命他为 “著作郎”。隋炀帝(杨广)时,他又连任原职,真可谓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这个官为“著作郎”的王劭,其实并不专心从事“著作”。他虽然也编写过国史和做过其他的一些注释工作,但 是,他却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邪门歪道方面。他时常假托什么图谶[chén]命符,散布荒诞的童谣,谎报神奇的怪异现象,并且借此预卜国家将如何如何兴旺、恭维杨家皇帝将永远稳坐江山 等等。例如,他谎报:某处获得一只神龟,龟腹有“天下杨兴”四字;皇后死了,他也胡造谣言,说皇后原是“妙善菩萨”转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临去时,天上还曾派下仙乐和香花来迎接她哩。他就是这样地胡说八道、花言巧语,以博取皇帝的欢心而维持他的官职。他的这个“著作郎”竟一直做了将近二十年之久。
可是后来的《隋书•王劭传》,却给了他老实不客气的评论,说:“劭以此求媚帝。在‘著作’将二十年,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者嗤[chì]鄙。……”
“骇人视听”,现在一般都说作“骇人听闻”或“耸 〔sǒng〕人听闻”,形容事出非常或故意夸大其词,使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异。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说,隆冬腊月,武则天皇帝下令上林苑群花齐放,各花不敢违抗,一时都开,百花仙子因此被参:“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
《我的动物朋友》
我有一个可爱的朋友——一只巴西龟。我给它取名叫“龟蜜”。“龟蜜”是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的礼物,它已经陪伴我好几年了,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龟蜜”的样子非常有趣,它的壳是深绿色的,上面有许多漂亮的花纹。眼睛旁边还有一块圆圆的花红色纹,就像在脸颊贴了一张贴纸。它的头小小的,眼睛圆溜溜的,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最有趣的是,它的四肢短短的,却很有力,爬起来的速度可不慢。它的尾巴也很短,总是摇来摇去,好像在和我打招呼。
“龟蜜”总是安静的待在鱼缸里,偶尔探出小脑袋看看我。每当我写作业或看书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忠实的小伙伴,静静的陪着我。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很难过,坐在书桌前发呆。“龟蜜”好像察觉到了我的不开心,慢慢地爬到鱼缸旁边,用小脑袋轻轻地碰了碰鱼缸,好像在安慰我:“别难过,下次一定可以考好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龟蜜”不仅是我生活中的小伙伴,更是我的好朋友。他用他的安静和陪伴,给我带来了许多温暖和快乐。我爱我的“龟蜜”,希望它能一直健康快乐的长大。
《吃草的老虎》
从前,有一只名叫天天的老虎,他从小就想和其他动物一样,被大家喜欢,拥有很多的好朋友。可上天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因为,他生来就是老虎,动物们都害怕他,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害怕被他吃掉。唉!唉!在他叹了九十九次气后, 终于做出一个决定:让自己变成食草动物.可他是食肉动物,吃不下去草。天天很难过,躲在一个角落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出来。
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位很厉害的魔法师。天天听说了后,就跑到魔法师面前说:"亲爱的魔法师先生,您可不可以把我变成食草动物?"魔法师胸有成竹地说:"当然可以。"说着,魔法师拿出一根金光闪闪的魔法棒,在嘴里念起了咒语:"呀大哩呀乌大吉……变!”天天开始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可是当看到狮子叼着一只血淋淋的兔子走过来,他居然感到恶心,一点也不想吃肉了,闻到路边的小草,居然感觉有点可口。他既高兴又激动。他终于变成了食草动物了。
第二天,天天哼着歌儿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想去找他的朋友玩,当他走在路上时,路上的动物们都躲得远远的。天天大声地说:"大家不用怕,我改成吃素的啦!我不会伤害你们。"豹子说:"真的吗?真的吗?"动物们瞪大眼睛问着。"当然啦!"天天得意地说。“那你给我们吃一个!"动物们叫着,天天听了后,立刻跑到草丛里,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草。动物们看了后,终于松了口气,从此和天天成了朋友,每天在森林里奔跑,玩乐。
天天虽然交了许多朋友,但也十分烦恼。因为,不是所有的草都好吃,有些草根本就不能吃,那些好吃的草里,时常会藏着毒蛇,而天天成了食草动物,遇到毒蛇时,只能逃之夭夭,很多时候都吃不饱,天天渐渐地变瘦了。
他终于忍受不住了,他又找到了魔法师,让魔法师把自己变回了原样。动物们知道天天又变回食肉动物后,遇到他时,还是会逃走,可天天并不灰心。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头狮子,他说动物们必须服从他,并要求大家每天都要送上最胖的小动物供他享用,不然会把他们全部吃掉。动物们吓坏了,纷纷逃走,这时,天天冲了过来,大吼:"不许杀害小动物!"狮子看见一只大老虎,心想打不过,赶紧逃走了。动物们看到了后,不再害怕天天,都和他交起了朋友。
从此以后,这片森林成了他们最快乐的家园。
教师评语:孩子的奇思妙想把凶猛的老虎反而变得温顺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管窥锥指的典故》
战国时,赵国有个学者,名叫公孙龙,据说禀性聪敏,学识丰富,以博辩知名。他自己也以为是最髙明的了。后来,他听到了庄子的理论,佩服得不得了,于是对魏牟(魏国公子)说: “原来世界上还有更高明的学者啊!”
魏牟笑道:“你听过埳〔kǎn〕井之蛙的故事吗?一 只住在井底的蛙,怎能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海?又怎能理解海是怎样的宽广伟大?用自己极肤浅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想 去体会深奥无穷的学问,那不是等于‘用管窥天,用锥指地’吗?”
魏牟还对公孙龙说:“不过,从另一方面说,你也不必全部否定自己而去全盘摹仿庄子,你应该有你自己独特的见解。否则,将要如同‘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 一样,别人 的长处没有学得,自己固有的特色也会丢掉了。
这段故事,原载《庄子•秋水》。成语“管窥锥指”的出处,就在这里。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从竹管里观察天,怎能了解天究竟有多大?用锥子来探测地,又怎能知道地究竟有多厚?所以,形容见识狭小,就叫做“管窥”,或叫做“管窺 锥指” 。
“管窥锥指”,也叫做“管窥蠡[lí]测”。《汉书•东方朔传》说: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蠡,是瓠瓢,用瓠瓢,去量海水,不是和“管窥”、“锥指” 一样吗?所以, 形容见识狭小片面,又叫做“管蠡”。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诗:“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点头道: ‘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上述成语,也都可以作为自谦之词;例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不全面,就说是“管见”。淸胡谓对《禹贡》(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极有研究, 写出一本专论,书名自题为《禹贡锥指》。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
一个名叫丁丁的记者和他的小狗“白雪”在旧货市场买下了一艘名叫“独角兽号”的大船模型。因此丁丁被卷入了一场后裔的争斗中,丁丁先是被绑架,后来他遇到了爱喝酒的船长哈多克,一起把“血色克拉姆”的后代萨克林绳之以法,最后船长和丁丁找到了宝藏。
整个电影里有许多心惊动魄的情节。例如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因为飞机没油,丁丁和船长在沙漠中行走。走着走着,船长陷入了他的爷爷也就是独角兽号的船长的记忆中:在波浪惊涛的大海中,独角兽号遇到了海盗船。海盗们纷纷跳上船,抢夺船上的货物,“血色克拉姆”从桅杆上缓缓走下来。船长看见自己的船员被随意杀害,眼中露出无比愤怒的熊熊大火。他手拿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和“血色克拉姆”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最终船长点燃火药,整条船连同四百担金银财宝一起沉入大海之中。还有就是“米兰的夜莺”的歌唱,先是把玻璃杯全部震碎,接着先生们戴的眼镜碎成了渣渣,最后“咔嚓”一声,放置大船模型的安全玻璃也碎了,萨克林养的猎鹰将纸条抢走了,但在丁丁和船长的努力下,夺回了纸条。阳光下三张纸条合二为一,最终,丁丁二人在哈多克的家中发现了宝藏。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是:不要放弃自我,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我希望丁丁历险记还能有续集,让我们再一次和丁丁,船长见面,去海底寻找四百万英镑的神秘大宝藏。
《根鸟读后感》
这几天我都在读名叫《根鸟》的书,作者叫曹文轩,这本书我真的非常的喜欢,教会了我许多的东西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到了峡谷,他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儿出发了,一飞冲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乡镇,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玄妙,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他决定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着,勇往无前,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
当我读到根鸟的钱被偷时,内心是多么的愤怒,当我读到根鸟被骗到破山上背矿时,内心是多么的同情,在金钱、逐梦,根鸟毅然选择不放弃,为了追梦,不管什么也不会阻挡前进的道路,但是重重困难下根鸟失去了信心,想要放弃。但是最后本金的话让根鸟重新振作起来。通过根鸟勇敢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他终于找到了大峡谷,他嚎啕大哭。想象根鸟当时是多么激动,多么开心。那也是他快乐的哭。
这本书告诉我许多,我也要像跟鸟一样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失败、成功都不要放弃。一路上总会有收获的,谢谢你根鸟。你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