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字幕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5 16:36:36
《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南京照相馆》的片尾字幕滚动时,影院里一片寂静,没有人起身,也没有交流。黑暗中,那些在银幕上闪过的黑白照片、破碎的城池、一群普通人含泪的眼睛,仍在脑海里翻涌。这部电影没有用刻意的煽情撕裂伤口,却以最克制的笔感,让1937年南京城的血泪与不屈,成为刻在心底的警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吾辈自强,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1937年冬,南京城沦陷。“吉祥照相馆”成避难所。老板老金收留邮差阿昌,阿昌被日军翻译王广海胁迫,意外冲印出日军屠城罪证胶片。馆中绣娘毓秀与阿昌假扮夫妻周旋。王广海起初助纣为虐,亲眼目睹日军玷污毓秀、摔死孩童等暴行后幡然醒悟。面对日军逼问,老金以技艺护胶片,阿昌淬炼勇气,毓秀用智慧化解危机,七人携手抗争,以生命守护真相,最终让血泪影像成为历史见证,于绝境中托举人性微光与民族脊梁。
“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当日军放火将百姓活活焚烧时;当两个日本头领以砍人头比赛取乐时;当抱在手中的孩子被日军活活摔死时;当卡车从一堆堆血肉模糊身躯上碾轧时;当长江的水被同胞的献血染成了红河时……我坐在黑暗里,眼泪无声地滑落,胸口像被堵住似的闷,那撕心的痛与对侵略者的恨,在心里烧得滚烫。
看完《南京照相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它让我对人性与家国情怀有了全新认知。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小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超能力,却凭借着内心的坚守,在至暗时刻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平凡人也能成为英雄。而影片中对历史的呈现,更时刻提醒着我,不能忘却曾经的伤痛,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传承先辈们的精神,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南京照相馆》最终留在心底的,不是仇恨,而是警醒。那些在黑暗中坚守的微光告诉我们:历史可以被原谅,但绝不能被遗忘。当我们记得1937年的南京,记得那些在绝望中依然仰望星空的人,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脚下的土地需要怎样来守护,未来的道路该往何处延伸。铭记历史,是为了让和平有根;吾辈自强,是为了让未来有光。这,便是这部电影最沉重,也最有力的馈赠。血债滔天,铁证如山,每个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车窗外的字幕》
失眠的夜晚,坐在窗前,看月光在树叶上轻舞,翩跹如杨花,听风儿静谧的呼吸声。我的脸上洒满了落寞的月光。月光是寂寞的,静静地看着孤枕难眠的我。昂首,月的明朗中,我仿佛看见了妈妈的脸,和那一行行暖心的字幕……
“笃笃笃”玻璃发出响声。我心如一池萍碎,脑子里比那满地的落英还乱。窗,依旧在响,我不耐烦地一把扯开窗帘——那窗帘蔚蓝的没有一丝黯淡,只是永恒的纯净,一方慰人的剔透——妈妈的脸带着浅浅的笑意,却丝毫没能熨平我那满腔的委屈。
妈妈拿着手机,上面有几个字幕:
“宝宝,别生气了,妈妈不是故意忘带衣服的。”
内心的释放点已决堤——不是火上浇油,却是雪上加霜。两行滚烫的泪,顺着眼角,滑至下巴,想仰天长啸,可只有一辆小小的校车……
泪水滂沱。
树木蔫了,在烈日的灼烧下抬不起头,软弱,无助。蝉也苟延残喘,聒噪地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我注定成为一群白天鹅中的那只丑小鸭?我揩去了泪,一把扯上窗帘。
“笃笃笃”窗,又响了。我带着深深浅浅的泪痕,小心翼翼地掀开一条缝隙——妈妈举着手机,不过上面的字变了:
“对不起,妈妈提前祝你儿童节快乐。”
看着那一行字幕,我的心底好比那腊月火坑里的炭,化作双眼中的模糊,滴落在衣襟,这次的泪,不再是委屈的发泄,而是感动的解读。原来,妈妈还是关心我的。
车,启动了,妈妈的身影直直地立在那,像一颗参天大树,永不倒去……
那身影和那字幕,使我的心里踏实了些。于是,告别明朗的月,柔和的风,上床。但我依旧难眠——不是风声,而是妈妈的字幕又在我脑海中回荡,还有往日的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