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博物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1 17:55:24
《雨中的博物馆》
“小贻,今天放学后一起去博物馆吧!”“好呀!”昨天和小贻拉钩时的约定,像颗裹着糖霜的梅子,在我心里甜津津地泡了一夜。睁眼便是晨光时,我已经数着课桌上的木纹,把博物馆的展柜在脑海里排练了无数遍。
可天公偏要捣乱。清晨的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顺着教学楼顶的边缘往下淌,浓得化不开。我盯着玻璃窗上蜿蜒的雨痕发呆,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书包侧袋空空的,既没有伞,更没有雨鞋。预备铃响时,我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直到下课铃“叮铃铃”炸开在走廊里,我抓起书包冲下楼,就被头顶一声闷雷劈得定在原地。
“轰——”豆大的雨点砸在水泥地上,瞬间连成白茫茫的雨帘。我望着校门口被雨水泡软的泥土,鼻子一酸,眼泪就跟着雨点往下掉。小贻撑着伞跑过来时,我正蹲在屋檐下抹脸,她的鞋尖刚沾到我身边的水洼,我就扑过去抱住她的胳膊,哭得肩膀直抽。
“呀,怎么了这是?”她的声音带着点慌张,伞柄在手里转了半圈。我抽噎着指自己的脚,校服裤脚已经被斜飘的雨丝打湿了大半:“我没带伞,也没带雨鞋……”话音还没落地,她忽然从帆布包里拽出个鼓鼓的塑料袋,“哗啦”一声抖开——两双红雨鞋像两只圆头圆脑的小灯笼,在雨雾里亮得晃眼。“给你。”她塞给我一双,鞋面上的小蝴蝶结还沾着点包装纸的香气,“我妈说‘六月天,孩儿脸’,特意让我多带一双。”
我把脚伸进雨鞋里,橡胶底踩在水洼里“咕叽”响,心里却像被暖阳烘着,刚才的委屈早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共撑一把碎花伞,伞骨转着圈接住雨点,“滴滴答答”的节奏像在给我们伴奏。小贻的肩膀总往我这边歪,半边袖子都湿了,却还指着路边的水洼笑:“你看这涟漪,像不像博物馆里的铜镜花纹?”
博物馆的玻璃门把雨幕关在外面时,我们像闯进了时光的琥珀。展厅里的灯光昏黄如烛,玻璃柜里的鱼化石还保持着跃出水面的姿态,鳍骨分明的样子,仿佛下一秒就要甩着尾巴游进远古的沼泽。顺着展线往前走,石器上的磨痕还带着先民的温度,骨针穿过兽皮的弧度里,藏着几千年前寒夜里的暖意。小贻指着复原的原始人聚落模型,忽然凑近我耳边:“你看他们围着火堆分食物的样子,是不是和我们现在很像?”
走出博物馆时,雨已经歇了。风卷着云絮掠过天际,把天空洗成透亮的蓝。路边的梧桐叶上滚着水珠,落在积水里溅起细小的银花。我们脱了雨鞋拎在手里,光脚踩在发烫的石板路上,脚心沾着草叶的清香。云彩在天上追着跑,一会儿叠成连绵的青山,一会儿扯成蓬松的棉絮,忽然又化作扬鬃的骏马,仿佛要驮着我们奔向刚才见过的远古。
后来每到雨天,我总会想起那双红雨鞋。它们静静躺在鞋柜的角落,鞋面上的蝴蝶结早就褪了色,却依然能在记忆里亮成两盏小灯笼。原来真正的约定从不怕风雨,就像那天的雨再大,也挡不住两颗奔向博物馆的心;就像小贻袖子上的湿痕,最终都酿成了岁月里回甘的甜。
这份藏在雨幕里的温暖,如今成了我心底的晴雨表。每当雨点敲窗,那些关于信任与惦念的细节就会清晰起来——她往我这边倾斜的伞,塑料袋里特意多带的雨鞋,还有展厅里悄悄凑过来的耳语。这些细碎的美好,比博物馆里的任何文物都更珍贵,因为它们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会在时光里慢慢发酵,永远带着生活的温度。
《我是博物馆小小讲解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今天,我要带大家“穿越时空”,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去认识荆楚大地上那些神秘又珍贵的老宝贝!
湖北省博物馆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历史百宝箱,里面藏着24万多件文物呢!不过,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把超级厉害的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它可是博物馆的“大明星”!
故事发生在千年之前,有一位越国的国王叫勾践。有一次,他和吴国的国王夫差打仗,不幸败北了,被抓去当俘虏。这一当就是十年,每天都过得特别辛苦。但勾践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发誓一定要让越国重新强大起来!
被放回国后,勾践为了提醒自己不忘耻辱,卧薪尝胆,来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他一边让工匠打造出这把举世无双的宝剑,一边带着士兵们刻苦训练。最终,越国的军队变得特别厉害,一举打败了吴国。这把宝剑,就是勾践坚持复仇的见证!
从越王勾践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只要我们有目标,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就像爬山一样,哪怕山路再陡,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就一定能爬到山顶。
我的讲解完毕,感谢大家聆听,做一名小小讲解员让我学会了努力查资料、认真背讲解词,也收获了好多赞美和快乐。以后,我还要学习更多历史知识,争取成为更棒的讲解员,给大家讲更多有趣的故事!
译:本文格式层次不算清晰,作为演讲稿,开头需要问好结尾需要感谢,文字叙述过于朴实无华,需要加强感情的表达但讲述故事相对完整,且部分句子并不通顺,需要加强,描写方面几乎没有,需要多积累素材多读多看。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日游》
六月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顶着高温,我们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凉气扑面而来。站在宽敞的大厅里,我立刻就被这个奇妙的世界吸引了。在展厅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的标本,它们静静地浮在空中,仿佛刚刚从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跃起。看着它们的身躯,我似乎看到了它们在大海里自由遨游的样子。
我最喜欢的就是博物馆里的恐龙了。庞大的马门溪龙屹立在展厅中央,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发出低吼,像从远古传来的咆哮,帅气极了。除此之外还有帅气的永川龙,可爱的翼龙。抬眼看去,一块块栩栩如生的化石,让我们见证地球生命的起源。
接着,妈妈带我去看了博物馆里的4D电影。随着座椅的震动,我跟着恐龙们来到了史前文明。在一次次的穿行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见证了它们的辉煌。
老师告诉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学到了很多,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下一次,我还要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参观昆虫博物馆》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乘坐地铁来到了周尧昆虫博物馆。周尧昆虫博物馆坐落在宁波市鄞州区,是以昆虫学家周尧先生命名的。
远远望去,整个博物馆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展翅欲飞,既壮观又唯美,让人惊叹不已。
当我踏入博物馆,进入第一个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蝴蝶标本。这些蝴蝶来自各国各地,中国的金斑啄风蝶、秘鲁的西风闪蝶、巴西的白闪蝶……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猫头鹰环蝶:波浪猫头鹰环蝶、黄裳猫头鹰环蝶、巴西猫头摩环蝶……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翅膀上都有一对酷似猫头鹰眼睛的黑溜溜的“大眼睛”。无论我从哪个方向注视它,它都好像在与我“对视”,真是太有趣了。
在距之不远的展窗里有一棵枯树,我很疑惑:为什么要在这里展示一棵枯萎的树呢?走近一看,原来树枝上的枯叶都是一只只蝴蝶。它就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枯叶蛱蝶。它的翅面呈枯叶色,前翅顶角如叶尖,后翅臀角如叶柄,静息时从前翅顶角到后翅臀角间有一条深褐色的横线,加上几条斜线,看起来酷似叶脉。翅面有几块深浅不一的灰褐色斑,恰似叶片病斑。当它四翅并拢停息在树枝上时,像极了一片快要凋谢的枯叶随风摇曳。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竹节虫。竹节虫也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当有虫子追杀它时,它便伪装在树干上。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它。我与妈妈找了好半天才发现它。
在昆虫博物馆,我不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一上午的参观真是太有意思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在博物馆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各式各样的蝴蝶,大小不一的䗛目,让我目不暇接,受益匪浅。
家长感言
参观周尧昆虫博物馆,不仅让孩子增长了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希望孩子能从昆虫世界的奇妙中激发探索的热情。
教师赏析
小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参观昆虫博物馆的所见所感,观察细致,语言流畅。昆虫世界,妙趣横生,让我也大开眼界。(方红波)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中秋节晚上,我和妈妈去博物馆看灯展,猜灯谜。
我们来到博物馆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看漂亮的彩灯。彩灯有大有小 ,有的放在草地上,有的挂在绳子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鸡报晓”,那只大公鸡有着一个红彤彤的身子,乌黑发亮的`尾巴,真帅气。更好玩的是它还能按时报晓。一转眼,我又看见那边草地上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长龙,在草地上飞舞着。
我想,馆里的灯一定会更加精致。于是,我就和妈妈买了票。一走进大厅,我俩果然看见了一盏精美的彩灯,我们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它竟然是“山花奖”金奖得主------采莲船灯。我左看右看,自言自语:“真是怎么看也看不腻。”
我们继续往里走,走进了灯彩馆,还看见了宝塔灯,它总共有七层,是馆里最高的彩灯。
欣赏完了彩灯,我和妈妈又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灯谜,一共猜对了四个,奖到了一枝圆珠笔。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5月18日下午,我们六年九班的师生参观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一代君王赵佗之子赵眜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中,南越王墓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墓主人身份最高,是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我们班分成9个小组参观,我和杨宛蓓、李萦、常馨文、林小琦分在一组。我们先来到第一展室——大汉楚王 南越王陪葬品展室参观。一踏入展室,就看到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楚王。他身材魁梧,头戴铠甲,身穿金缕玉衣,平躺在玻璃展柜里。他的.头上、裤腰上、手上和脚上都系着红丝带。虽然历尽千年风霜,帝王风范依然十足。你知道吗?东汉有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诸侯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博物馆真让我们长见识了!
然后,我们参观了南越王墓室。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墓室的结构,看到了安葬赵眜四位夫人的东侧室、安葬五位忠仆的西侧室、储存用器和珍玩的西耳室,还有作为御厨房的后藏室。
接着,我们来到了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这里的陪葬品真是琳琅满目啊!有金印,有玉握(帝王手里握着的玉器),有白玉龙形玉佩、夔龙。还有生活用玉,如玉带钩、金带扣;有装饰用玉,如摆饰、配饰等。此外,有玉具剑饰,如首、格、璲、珌……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参观南越王博物馆,让我们印象深刻。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我们已大开眼界,接触了南越的历史和文化,收获满满。下次如果有时间,我还要来细细观赏与学习。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张仲景、华佗等名医都在《上下五千年》中陆陆续续地出现,于是我对神奇的中医中药产生了兴趣,今天就来到了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一走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堵墙上刻着“精”“气”“神”三个大字,说明古代中医认为人有了“精”“气”“神”才有了健康的身体。
一楼大厅有伏羲、神农和黄帝的像,还能在电脑上查看古代名医小故事的动画片,我看到一个动画版的扁鹊见齐桓公。齐桓公的病开始在表皮,然后在肌肉,后来进入肠胃,可他不听神医扁鹊的话,坚持说自己没病。扁鹊最后一次见到齐桓公,急忙回头走掉,因为他的'病已经进入骨髓,无法治愈了。果然,几天后,齐桓公就病死了。这个动画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病情,连齐桓公这个大王也会白白送命。
二楼主要展出古代的药方,药具和医书。三楼是各种中药标本。很多自然界的物品都可以成为中药,海里有海带、海马,山上有人参、灵芝,恐龙的化石龙齿也是中药。最不可思议的是,动物的结石也能治病。牛的结石叫牛黄,猴的结石叫猴枣,都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参观完中医药博物馆,我大长见识,真希望更多人来学习中医,多治好一些病人。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爷爷经常带我去博物馆,我去过的博物馆都有: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等等等等博物馆。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位于前门外天桥那里,我站在自然博物馆门前,就能看见很多化石,其中,我看见有树的化石和其它动物的化石,自然博物馆的里面,走进第一展厅,我一进门,我的天呀!只见大厅正中摆着一具巨大的古生物骨骼模型。它长得可真古怪,小而扁的头骨,细长的胫骨足有八九米厂,身体庞大,它的大腿骨有我的'腰粗。我们看后都惊呆了。这是什么动物呢?后来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动物王国中的巨人——河川马门溪恐龙的骨骼模型。它显示了中生代恐龙生活的情况。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走进第二展厅,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自然博物馆里面的第二展厅里,有一棵很有意思,很奇怪的大树,它跟我们现在的大树比起来,很奇形怪状的,跟现在的椰子树差不了多少。还有很多动物的骨架,像什么鱼的呀,鸟的呀,和一些猛兽的呀,等等。在第三站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化石,都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动物化石。第二种是:植物化石。那些动物呀和植物呀的话化石都很漂亮。我还只认识霸王龙,翼龙和一种可以在水里游的一种龙等等。我听说恐龙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灭绝了,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河水被污染了,空气也被污染了,所以,才导致死亡。恐龙就这样的从动物里边消失了。现在,很多动物都面临着死即将灭绝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动物和我们共同生存。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让动物们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在一片蓝天下,让动物们和我们一起生存!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这天,我们来到位于广州新中轴线的花城广场,参加以“赏花城之美,悟文化之韵”的主题活动。
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广州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歌剧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矗立在花城广场的周围。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年底跟大家见面的广州新馆啦!
广州新馆的外墙像被很多书堆得高高的,我不禁想起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往里面走去,在正门,我看见有一个打开的书形状的棕色的雕塑,书前有一把钥匙叫“智慧之钥”。这不就是说明,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吗?
走进,抬头仰望,只见天花板是用玻璃做成的,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进来。这样的设计,使很明亮,还可以节约用电,设计师想得可真周到。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奇的设备,那就是图书杀菌机。“图书杀菌机是干什么的呢?”我问道。妈妈告诉我:“因为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手上的病菌会留在书上,如果借完了书就直接放回去的话,病菌就会传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必须用图书杀菌机把书上的细菌消除掉。”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感叹道:“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先进啊!”
这项活动好有趣,我不仅体验到了奇趣作文课不一样的上课方式,还体验到广州的先进技术!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
上周末,我和爸爸去参观陶瓷博物馆。
刚进去,收门票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到二层去看。我们先去的是序厅,里面有一些古老的陶具。最古老的是白陶鬶,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用它来烧水,它的`底下有三只“脚”,上面类似于现在的暖瓶,在一侧有一个带着小点点的把手。还有一个陶器我也很感兴趣,那就是蛋壳陶,它的壁非常薄,形状像一个杯子,全身灰不溜秋的,它是战国时期制造的;据说最薄的蛋壳陶只有0、02毫米厚。
走出序厅,我们看到了一套大型的陶器作品,是中国最大的,名字叫“陶魂”,这套作品向人们重述了制陶的过程。开头是一些人用牛把土碾细,接着是塑造陶模,然后是烧陶,人们把一件件陶模放进炉子里烧,陶瓷制好了,人们又用车子把陶瓷运到市场上卖。陶瓷市场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件”,一个小孩买了一个陶罐,他拿着陶罐和其他小孩玩,另一个小孩一不小心把他的陶罐撞碎了,那个小孩坐在地上直哭,他的伙伴们都来安慰他。
还有一个名人名作馆,里面的陶瓷都是一些陶瓷大师制作的,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幅作品,这是一个洁白的磁盘,上面素描着爱因斯坦老大爷的像。我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呢?因为爱因斯坦是我最崇拜的人。还有一幅作品非常精致,作者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做成,那是一个茶壶,上面雕着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幅画的内容。
我们要离开陶瓷博物馆了,只听“咔嚓”一声,电灯关了。我们正好要走,不早也不晚,时间刚刚好。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