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博物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11 18:17:18
《我是博物馆小小讲解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今天,我要带大家“穿越时空”,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去认识荆楚大地上那些神秘又珍贵的老宝贝!
湖北省博物馆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历史百宝箱,里面藏着24万多件文物呢!不过,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把超级厉害的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它可是博物馆的“大明星”!
故事发生在千年之前,有一位越国的国王叫勾践。有一次,他和吴国的国王夫差打仗,不幸败北了,被抓去当俘虏。这一当就是十年,每天都过得特别辛苦。但勾践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发誓一定要让越国重新强大起来!
被放回国后,勾践为了提醒自己不忘耻辱,卧薪尝胆,来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他一边让工匠打造出这把举世无双的宝剑,一边带着士兵们刻苦训练。最终,越国的军队变得特别厉害,一举打败了吴国。这把宝剑,就是勾践坚持复仇的见证!
从越王勾践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只要我们有目标,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就像爬山一样,哪怕山路再陡,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就一定能爬到山顶。
我的讲解完毕,感谢大家聆听,做一名小小讲解员让我学会了努力查资料、认真背讲解词,也收获了好多赞美和快乐。以后,我还要学习更多历史知识,争取成为更棒的讲解员,给大家讲更多有趣的故事!
译:本文格式层次不算清晰,作为演讲稿,开头需要问好结尾需要感谢,文字叙述过于朴实无华,需要加强感情的表达但讲述故事相对完整,且部分句子并不通顺,需要加强,描写方面几乎没有,需要多积累素材多读多看。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日游》
六月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顶着高温,我们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凉气扑面而来。站在宽敞的大厅里,我立刻就被这个奇妙的世界吸引了。在展厅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的标本,它们静静地浮在空中,仿佛刚刚从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跃起。看着它们的身躯,我似乎看到了它们在大海里自由遨游的样子。
我最喜欢的就是博物馆里的恐龙了。庞大的马门溪龙屹立在展厅中央,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发出低吼,像从远古传来的咆哮,帅气极了。除此之外还有帅气的永川龙,可爱的翼龙。抬眼看去,一块块栩栩如生的化石,让我们见证地球生命的起源。
接着,妈妈带我去看了博物馆里的4D电影。随着座椅的震动,我跟着恐龙们来到了史前文明。在一次次的穿行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见证了它们的辉煌。
老师告诉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学到了很多,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下一次,我还要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参观昆虫博物馆》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乘坐地铁来到了周尧昆虫博物馆。周尧昆虫博物馆坐落在宁波市鄞州区,是以昆虫学家周尧先生命名的。
远远望去,整个博物馆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展翅欲飞,既壮观又唯美,让人惊叹不已。
当我踏入博物馆,进入第一个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蝴蝶标本。这些蝴蝶来自各国各地,中国的金斑啄风蝶、秘鲁的西风闪蝶、巴西的白闪蝶……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猫头鹰环蝶:波浪猫头鹰环蝶、黄裳猫头鹰环蝶、巴西猫头摩环蝶……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翅膀上都有一对酷似猫头鹰眼睛的黑溜溜的“大眼睛”。无论我从哪个方向注视它,它都好像在与我“对视”,真是太有趣了。
在距之不远的展窗里有一棵枯树,我很疑惑:为什么要在这里展示一棵枯萎的树呢?走近一看,原来树枝上的枯叶都是一只只蝴蝶。它就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枯叶蛱蝶。它的翅面呈枯叶色,前翅顶角如叶尖,后翅臀角如叶柄,静息时从前翅顶角到后翅臀角间有一条深褐色的横线,加上几条斜线,看起来酷似叶脉。翅面有几块深浅不一的灰褐色斑,恰似叶片病斑。当它四翅并拢停息在树枝上时,像极了一片快要凋谢的枯叶随风摇曳。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竹节虫。竹节虫也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当有虫子追杀它时,它便伪装在树干上。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它。我与妈妈找了好半天才发现它。
在昆虫博物馆,我不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一上午的参观真是太有意思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在博物馆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各式各样的蝴蝶,大小不一的䗛目,让我目不暇接,受益匪浅。
家长感言
参观周尧昆虫博物馆,不仅让孩子增长了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希望孩子能从昆虫世界的奇妙中激发探索的热情。
教师赏析
小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参观昆虫博物馆的所见所感,观察细致,语言流畅。昆虫世界,妙趣横生,让我也大开眼界。(方红波)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中秋节晚上,我和妈妈去博物馆看灯展,猜灯谜。
我们来到博物馆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看漂亮的彩灯。彩灯有大有小 ,有的放在草地上,有的挂在绳子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鸡报晓”,那只大公鸡有着一个红彤彤的身子,乌黑发亮的`尾巴,真帅气。更好玩的是它还能按时报晓。一转眼,我又看见那边草地上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长龙,在草地上飞舞着。
我想,馆里的灯一定会更加精致。于是,我就和妈妈买了票。一走进大厅,我俩果然看见了一盏精美的彩灯,我们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它竟然是“山花奖”金奖得主------采莲船灯。我左看右看,自言自语:“真是怎么看也看不腻。”
我们继续往里走,走进了灯彩馆,还看见了宝塔灯,它总共有七层,是馆里最高的彩灯。
欣赏完了彩灯,我和妈妈又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灯谜,一共猜对了四个,奖到了一枝圆珠笔。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学生作文:中秋节博物馆之行】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5月18日下午,我们六年九班的师生参观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一代君王赵佗之子赵眜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中,南越王墓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墓主人身份最高,是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我们班分成9个小组参观,我和杨宛蓓、李萦、常馨文、林小琦分在一组。我们先来到第一展室——大汉楚王 南越王陪葬品展室参观。一踏入展室,就看到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楚王。他身材魁梧,头戴铠甲,身穿金缕玉衣,平躺在玻璃展柜里。他的.头上、裤腰上、手上和脚上都系着红丝带。虽然历尽千年风霜,帝王风范依然十足。你知道吗?东汉有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诸侯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博物馆真让我们长见识了!
然后,我们参观了南越王墓室。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墓室的结构,看到了安葬赵眜四位夫人的东侧室、安葬五位忠仆的西侧室、储存用器和珍玩的西耳室,还有作为御厨房的后藏室。
接着,我们来到了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这里的陪葬品真是琳琅满目啊!有金印,有玉握(帝王手里握着的玉器),有白玉龙形玉佩、夔龙。还有生活用玉,如玉带钩、金带扣;有装饰用玉,如摆饰、配饰等。此外,有玉具剑饰,如首、格、璲、珌……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参观南越王博物馆,让我们印象深刻。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我们已大开眼界,接触了南越的历史和文化,收获满满。下次如果有时间,我还要来细细观赏与学习。
【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张仲景、华佗等名医都在《上下五千年》中陆陆续续地出现,于是我对神奇的中医中药产生了兴趣,今天就来到了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一走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堵墙上刻着“精”“气”“神”三个大字,说明古代中医认为人有了“精”“气”“神”才有了健康的身体。
一楼大厅有伏羲、神农和黄帝的像,还能在电脑上查看古代名医小故事的动画片,我看到一个动画版的扁鹊见齐桓公。齐桓公的病开始在表皮,然后在肌肉,后来进入肠胃,可他不听神医扁鹊的话,坚持说自己没病。扁鹊最后一次见到齐桓公,急忙回头走掉,因为他的'病已经进入骨髓,无法治愈了。果然,几天后,齐桓公就病死了。这个动画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病情,连齐桓公这个大王也会白白送命。
二楼主要展出古代的药方,药具和医书。三楼是各种中药标本。很多自然界的物品都可以成为中药,海里有海带、海马,山上有人参、灵芝,恐龙的化石龙齿也是中药。最不可思议的是,动物的结石也能治病。牛的结石叫牛黄,猴的结石叫猴枣,都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参观完中医药博物馆,我大长见识,真希望更多人来学习中医,多治好一些病人。
【中医药博物馆六年级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爷爷经常带我去博物馆,我去过的博物馆都有: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等等等等博物馆。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位于前门外天桥那里,我站在自然博物馆门前,就能看见很多化石,其中,我看见有树的化石和其它动物的化石,自然博物馆的里面,走进第一展厅,我一进门,我的天呀!只见大厅正中摆着一具巨大的古生物骨骼模型。它长得可真古怪,小而扁的头骨,细长的胫骨足有八九米厂,身体庞大,它的大腿骨有我的'腰粗。我们看后都惊呆了。这是什么动物呢?后来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动物王国中的巨人——河川马门溪恐龙的骨骼模型。它显示了中生代恐龙生活的情况。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走进第二展厅,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自然博物馆里面的第二展厅里,有一棵很有意思,很奇怪的大树,它跟我们现在的大树比起来,很奇形怪状的,跟现在的椰子树差不了多少。还有很多动物的骨架,像什么鱼的呀,鸟的呀,和一些猛兽的呀,等等。在第三站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化石,都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动物化石。第二种是:植物化石。那些动物呀和植物呀的话化石都很漂亮。我还只认识霸王龙,翼龙和一种可以在水里游的一种龙等等。我听说恐龙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灭绝了,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河水被污染了,空气也被污染了,所以,才导致死亡。恐龙就这样的从动物里边消失了。现在,很多动物都面临着死即将灭绝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动物和我们共同生存。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让动物们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在一片蓝天下,让动物们和我们一起生存!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这天,我们来到位于广州新中轴线的花城广场,参加以“赏花城之美,悟文化之韵”的主题活动。
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广州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歌剧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矗立在花城广场的周围。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年底跟大家见面的广州新馆啦!
广州新馆的外墙像被很多书堆得高高的,我不禁想起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往里面走去,在正门,我看见有一个打开的书形状的棕色的雕塑,书前有一把钥匙叫“智慧之钥”。这不就是说明,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吗?
走进,抬头仰望,只见天花板是用玻璃做成的,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进来。这样的设计,使很明亮,还可以节约用电,设计师想得可真周到。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奇的设备,那就是图书杀菌机。“图书杀菌机是干什么的呢?”我问道。妈妈告诉我:“因为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手上的病菌会留在书上,如果借完了书就直接放回去的话,病菌就会传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必须用图书杀菌机把书上的细菌消除掉。”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感叹道:“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先进啊!”
这项活动好有趣,我不仅体验到了奇趣作文课不一样的上课方式,还体验到广州的先进技术!
【参观铁路博物馆四年级作文】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
上周末,我和爸爸去参观陶瓷博物馆。
刚进去,收门票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到二层去看。我们先去的是序厅,里面有一些古老的陶具。最古老的是白陶鬶,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用它来烧水,它的`底下有三只“脚”,上面类似于现在的暖瓶,在一侧有一个带着小点点的把手。还有一个陶器我也很感兴趣,那就是蛋壳陶,它的壁非常薄,形状像一个杯子,全身灰不溜秋的,它是战国时期制造的;据说最薄的蛋壳陶只有0、02毫米厚。
走出序厅,我们看到了一套大型的陶器作品,是中国最大的,名字叫“陶魂”,这套作品向人们重述了制陶的过程。开头是一些人用牛把土碾细,接着是塑造陶模,然后是烧陶,人们把一件件陶模放进炉子里烧,陶瓷制好了,人们又用车子把陶瓷运到市场上卖。陶瓷市场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件”,一个小孩买了一个陶罐,他拿着陶罐和其他小孩玩,另一个小孩一不小心把他的陶罐撞碎了,那个小孩坐在地上直哭,他的伙伴们都来安慰他。
还有一个名人名作馆,里面的陶瓷都是一些陶瓷大师制作的,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幅作品,这是一个洁白的磁盘,上面素描着爱因斯坦老大爷的像。我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呢?因为爱因斯坦是我最崇拜的人。还有一幅作品非常精致,作者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做成,那是一个茶壶,上面雕着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幅画的内容。
我们要离开陶瓷博物馆了,只听“咔嚓”一声,电灯关了。我们正好要走,不早也不晚,时间刚刚好。
【参观陶瓷博物馆三年级作文】
《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1
一直嚷嚷着要去呼伦贝尔名族博物馆参观,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我和好友一同怀着敬畏之心来到了这里,博物馆整个是以一种红墙绿瓦的古建筑竖立在海拉尔的市政府中心。
进入博物馆一楼是关于环卫工人的摄影展厅,真实的展现了城市净化精灵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写照,这不禁让我觉得我们在敬畏历史的同时更应该尊敬与敬爱我们身边这些为社会和城市变得更好更美的人们。
沿着楼梯走入第二层展厅——《中国北方古代名族摇篮》,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展现原始名族生活状态的景致栩栩如生,最原始的名族,落后的的部落,人们的生活是简陋的,却也是幸福的。接着继续参观浏览,更多的是出土的那时北方部落制造的工具,从最初最落后一步一步随着朝代的变更和时间的递进,越来越进步,看着那些工具我久久出神,脑海里想象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劳作和生活以及当时草原的一蓬勃生机。在过渡到二楼的另一边的时候有个北魏祭祖的仿真再呈现,以前只有在古文的叙述中才看到过此番景象,今天却鲜活的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此刻才更真正的领会到了当时古文里描述古代人祭祖的场景。另我最震撼的莫过于那俩副出土的棺木尸体,干扁的头颅、细碎的骨骸,静静的躺在一个四方青木的天地里,心中难免会感慨,生命之短暂,不过短短几十年,在那短暂的生命里我们该怎样去活出自己,证明自己曾经存在呢?
森林,是人类的母亲;草原,是人类狩猎经济历史进程的摇篮。
来到了三楼展厅——《北方狩猎与游牧民族家园》,入口处摆着俩个高大的青花瓷瓶,上面绘画着江山水乡的柔美韵调,漫步进入。在呼伦贝尔地图前久久驻足观望,以海拉尔为中心观看这一年来去过的地方,满洲里,额尔古纳,室韦……都曾是北方民族曾经征战生活过的地方,如今还养育着一方人,景色美不胜收。再往里展示的都是呼伦贝尔三少民族的生活风貌,越来越精致的民族衣袍,精美的香囊,用桦树皮做成的花样皮包和各类生活里的储物盒子,好看又别致。缀满晶莹雪花的枝桠下,一个憨实的中年人在吹奏悠远的歌谣,净白的帐幕内,有温热的锅炉架在炙热的火上烧着什么,吱吱作响,让我下意识的就以为是真实的人和事。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不禁回望一眼那质朴的牌匾,更深入的了解过北方民族的历史后,方发觉原来他们也同样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和不朽顽强的精神。让我对这个城市后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觉,真心希望这样的文化和文明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
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2
今天下午不上课,全班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请到它的博物馆去。我早知道湛江博物馆离我们学校不远,但我一点想去的念头都没有。可能是我对湛江的感情还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虽然说不用拘在教室上课是一件令人稍感愉悦的事情,不过老师明说了,要交观后感。于是一开始,这只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仅此而已。题外话扯太多了。不过这次湛江博物馆之行,还是有话说的。
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不愉快。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可是眼前的现实和我梦想的相去甚远。或许它只是一栋建筑物,刚好里面存放的是与过去有点关系的东西,又刚好它被称为“博物馆”。
来到门前时,大家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掏出手机和相机,拼命地拍啊,照啊!照了个人的又照集体的。一拨人照完了又换一拨。我们站得的很整齐,表情却僵了。我突然害怕这汹涌的人群,害怕从他们口中发出的声音。老师让我们来的目的我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不会是让我们来到这里拍一堆的照片,回去喜滋滋地传上QQ空间,建了一个新的相册,就叫“博物馆之行”。只是为了让来访的好友看见2009年3月24日,本人去了一趟博物馆。那些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傻傻的拍了很多,但我已不再想上传到哪里。其实这些照片要的话,网上那么一搜,就会闪出了一打。就算拍了照片,
又传上了空间,好友知道你去过。那再往后呢,过后有多少人会解读历史,记住历史。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发生在我们的过去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到此一游的证据罢了。
人群一涌而进,突然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空气混杂起来。身处闹市之中,我们岂能用一颗谧静的的心去感受流淌在我们身旁的一切,它所要倾诉的话语我们又怎么能听得见。我逃也似的跑上了二楼。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看那些我不曾熟悉的'过去,默默地又默默去亲近我们的祖祖辈辈。可是人们都不懂,在这里,连呼吸都是一种亵渎。其实不该说大学生没素质,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通病。多少年了,总是会在一些杂志和报刊上看到类似那样的文章,说中国人到国外旅行,每到一处都是大声的喧哗。以致外国人在一些地方特地用汉语标明不要做什么什么之类。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很气愤,说老外看不起咱中国人。其实我们不能怨别人,是我们自己不要了自己的脸。才丢脸丢到全世界去。熟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犯错不要紧,但要紧的是知错却不改错。中国腾飞了,GDP直线的增长了。在别人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群暴发户而已。不然这么多年了,连大学生都不知道在一些公共场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或许应该这么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说来也是,读了十几年书,也不见在哪个年级开过个人修养问题的课程。中国相传的“礼仪之邦”没有继承下来,谁之过?我从二楼下来,坐在门口坐等着大队伍转移到二楼了,才走进大厅。我观察了一下,坐在门口的那些也许是工作员的阿姨,也是唾沫满天飞,说的不亦乐乎。这里已经没有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回去时,我在门口转了几圈,又看见了那炮口里面塞满了垃圾。扔的人不该,管的人不该。其实不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一幕一幕真的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会想,历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根探源又是为了什么。就像是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和回忆,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也有它的过去和回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不管是之前的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祖先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寸金桥我常常走过。可是我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抗法烈士。我以为这是关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典故。孰不知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啊。原来它承载的是如此沉重的意义。昔日的寸金土地莫不是血流成河,尸骨皑皑。谁可知道,脚下坚立的土地,沉睡着多少灵魂。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誓死都不愿放弃的家园。我们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我们是幸运的,在先人的庇护下,不知天高的成长。我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感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武器先进,想要取得胜利并非是一件难事。可是一百多年前,经济等多方面的实力与西方相差甚远。凭的是满腔的热血,对祖国母亲无限的热爱,对家园的坚定守护。纵然赤手空拳,硬是让敌人畏惧三分。用那血肉身躯,挡住千军和万马。
人总会有一死。好男儿就应当保家卫国,在所不惜。死亡,谁不曾害怕过?这战争没完没了,似乎看不到尽头。我害怕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妻儿身边。我多想像以往一样,在地里回来后,一家人喝着热热的菜汤。前有古者,后有来人。我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前方已尸骨皑皑,后面还有无数的人倒下。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我又看见了她如花的笑靥。如果风会说话,请告诉她,战争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天,要好好的活下去,把孩儿抚养成人。
战争呵,从古至今,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若不是你太过孱弱,你的孩儿怎么会遭受如此的耻辱。可即便这样,我也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战争的世界,我们没有在里面。硝烟四起,妻离子散,家园破碎的悲痛,岂是生在蜜罐、长在蜜罐里的我们能够领悟的。唯一可以窥的一二的,只有那时的诗人留下给我们心海澎湃的诗篇。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座纪念碑,铭记历史,铭记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我们的幸福,曾经牺牲了性命。
【民族博物馆参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