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时势造英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38:38
《时势造英雄》
沧海横流,浪花淘尽英雄。从二战后1950年那届世界杯到本届杯赛,世界杯已有48年的历史,之中涌现出的球星不计其数。这48年中世界足坛技战术的变化,无不在这些球星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正是所谓“时势造英雄”。
一、个人技术的时代
这个时代从1950年到1974年。球星中突出的代表是贝利、加林查、尤西比奥等人。其中贝利拥有“球王”之称,代表性最强。
那时国际足坛是个人技术的天下,无论是进攻和防守对整体的强调都远不如现今的世界杯。尤其是防守时几乎全部是盯人,基本没有区域。在禁区前30米区域防守尤其不严,而在进攻中由于设置内锋式边锋,前场进攻多以几个人的局部配合为主,鲜见前卫和后卫的大范围扯动。
总的说来,那个时代的场上队形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显得比较松散。
贝利等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华,他们出色的球感以及盘带技术使对手在人盯人的条件下基本无法防住他们的个人突破。若没有几个人的“协同作战”,根本无法对付这些个人技术出色的控球队员。各队被迫安排更多的球员实施盯人,但这却给防守队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能够在对手传出球后迅速回到自己的本来位置,防住对手二线球员的插上或是另一名或几名前锋。
于是,世界足坛战术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首先在防守中出现。
二、逼迫的时代
从1978年世界杯开始,各队在防守中的策略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以围抢为主,区域防守从这时开始出现。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人们发现缩小对手的拿球空间、紧逼对手使其不能从容控球,是对付那些个人技术出色的控球队员几乎唯一有效的方法。1978年那届杯赛有“最粗野的一届世界杯”之称,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情况的体现。控球队员正是在对手这种防守策略下,被迫快速出球,于是从那届杯赛开始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球场上的节奏越来越快,铲球也越来越多。
边锋和内锋也正是在这个时代退出了球场,取而代之的是边后卫和边前卫,他们在进攻时的责任是同前锋配合扯开对手的防线,防守时则要与中卫协同,或者是一起阻截或者是“拾遗补缺”。
以马拉多纳为代表的一代球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马氏的了不起之处在于在对手的紧逼之下仍能准确出球和控球,并能灵巧地躲过对手利用身体的冲撞。在一对一的拼抢中,对手很难挤倒他。马拉多纳当然是世界足球史上百年一遇的人物,但无论是像他、克鲁伊夫和普拉蒂尼这样明垂青史的球星还是罗西、斯基拉奇这样昙花一现的人物,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他们在射门或传球时几乎可以不做任何调整,在身体处于任何条件下都能准确出球,并善于在小范围内移动和捕捉战机。
这些,都是在凶猛地围抢和紧逼下逼出来的。
到了1990年,德国人利用“352”这一基本阵形将紧逼和围抢推到最高峰。无论是在进攻还是防守中,德国人总能保持局部的人数优势。留给对手的空间在他们不知疲倦的奔跑中变得小得不能再小。在德国人成效显著的防守面前,几乎没有一个队能从容组织起进攻。有人给德国人的这种打法起了个凶狠但很恰当的名字:“逼迫”式踢法。
那届杯赛的进球,出奇的少。
三、速度的时代
以巴西人彻底丢掉了传统的局部配合和短传渗透,改之以简练的、更有效率和速度更快的进攻为代表,世界杯赛场上又一次出现了一个时代—速度的时代。
这个时代始于1994年,直到今天。
巴西人打法的改变始于1990年,但收到成效却是在1994年,那一届杯赛罗马里奥和贝贝托向全世界证明了前锋进球不一定非要带球过人—只要你拥有速度。
在对手三五个人的逼迫下,最有效的进攻就是不停的一脚出球,利用整体的快速移动调开对手的防线。让对手跟在球背后疲于奔命。
无论是罗马里奥还是罗纳尔多,亦或是维埃里、欧文、苏克等等,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球星,题目除了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平衡感,球技外,还调用了超人的启动速度,能在30米,20米,甚至10米的冲刺中迅速摆脱对手。
可以预计的是,进攻技术的发展和定位球技术的提高一级国际足联对防守动作的限制将使世界足坛开始一个新的篇章,龟缩于禁区前的密集防守没有出路,即使惯打防守的球队也必须把防守扩大到禁区前30米区域。
足球赛将会变得更像一场田径赛跑,因为要想抑制住对手的速度,就必须拥有比对手更快的速度。但这不会是一场赛跑,因为这个时代对球员的传停球技术的要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本届杯赛最大的成果就是让人对这种变革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进人四强的球队,基本都是这届杯赛速度最快的球队。他们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队。
令人高兴的结果是进球将会多起来,世界杯将变得更有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