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抽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17 23:00:40
《友谊落在乒乓球拍上》
有些友谊在晴空下生长,我们的却在雨水中抽芽。记忆里那场秋雨落下,乒乓球在蓝色的球台上跳跃,划出白色的弧线,清脆的撞击声混杂着点滴雨声,友谊的种子就在此刻破土萌发。
他相貌清秀,身姿挺拔,像一棵小白杨。蓝色的校服穿在他的身上总是挺括如新。一对乌黑的眼睛,如黑色宝石一般闪闪发光,眼神中总带着几分让人难以察觉的笑意,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常常说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我总觉得他的脑袋瓜仿佛是一块海绵,知识点灌到脑瓜便“嗖”地一声被他吸纳。然而真正拉近我们距离的,不是他耀眼的光芒,而是那个雨天乒乓球台的一次邀约。
刚来班级,面对互不熟悉的同学,我总是“稳坐小板凳”,寡言少语,内心是满满的不适应。一次午休,紧靠着的座位旁边伸出一只手,还有一张纸条:“你会打乒乓球吗?明天中午带上球拍操场较量怎么样?”落款还画了一只有几分滑稽的小青蛙。我一偏头,就对上那双含笑的眼睛,我说不出拒绝,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天公不作美,从早上就下起了小雨,待到第四节课还没有放晴的意思,我内心有几分着急,摸了摸桌子里的球拍,迟疑之后还是把它收到了书包里。第四节课铃声一落,去食堂的同学百米冲刺,而他用尺子戳了戳我的手臂,右手拿着球拍向我挥了挥,而我俩在对视中里读懂了彼此的心意,一鼓作气地跑下楼。
雨点在操场散乱砸在身上,蓝色乒乓台上积了浅浅一层水,我们一把掀倒桌上的积水,带起校服的帽子,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在雨中打起了乒乓球。球拍沾了水,每次挥拍都甩出细碎的银珠,球也逐渐失去了清脆的击桌声,在雨帘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我们冒着雨打得不亦乐乎,他还神神秘秘地告诉我:“雨里的球会自己转弯!”直到巡查老师的呵斥声穿过雨水传来时,我们正打得热火朝天,那是第十七个回合,我俩的外套早已被雨水打湿,颜色都深了一个度,球鞋踩着积水发出咕唧声,他最后那个旋球撞在球台上,弹起的水花模糊了镜片。我们就这样仓皇收起球拍直冲上楼去。
如今的我们早已熟悉,球台自然也成了我们最常去的基地,回想起那天坠落在身上的雨滴,都成了记忆里友谊绽开的水波似的礼花。那副被雨水泡过的球拍边缘已经微微卷起,握柄处还有干了的黄色水渍纹。我们两个都换了一个新的球拍,不过旧的那个,我早已收在了我的书桌盒子里,握柄处上歪歪扭扭地刻着日期——正是我们淋雨打乒乓球的那一天。
那副旧球拍上的水渍是我们友谊最独特的印记,有些相遇,始于一次冒雨的邀约,却足以照亮无数个平凡的日子。
(指导老师 王啸)
教师评语:
汤程佳同学的这份作文标题别出心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通过运动器具完成了诗意的情感转译。全文以微观叙事为切口,抓住了“乒乓球拍”这一象征物,细节描写丰富,通过“雨中打乒乓球”这一典型场景勾勒了属于少年人独有的纯粹和执着,在别人看来或许有些“傻气”的淋雨行为,恰是最为动人的青春印记。全文展现了真挚的少年情谊,质朴而有温度。
《四季》
嫩柳抽芽,小燕子飞过来说:“春天来了。”
野花芬芳,知了拼命地喊:“夏天来了。”
橙果累累,南飞的白鹭说:“秋天到了。”
松柏挺拔,雪精灵飞舞着说:“冬天到了。”
《告别昨日,再启征程!》
花朵落下,绿叶抽芽。转眼之间,毕业季,又在不知不觉中来临。而我,也将要在今天离开朝夕相处了六年的母校。
今天,我的心中有相聚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忧伤;今天,我的心中有对初中生活的憧憬,也有对母校的依依不舍。
毕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分别;毕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离去;毕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难以相见……
六年,就这样在指尖匆匆滑过,流入浩瀚的时间长河。
六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不禁想起过去六年中与同学的嬉戏打闹,感觉还没来得及回味,就被匆匆拉入下一个时间节点。
六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转眼之间,校园里的银杏树也披上了岁月的尘埃。六年的小学生涯也就此结束了,校园里满是依依不舍之情。难忘老师的教诲,难忘同学间的打闹,难忘母校的花草,难忘所有。可离开了母校,我们只有祝福,也只剩祝福了,这就是毕业。毕业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是痛苦的,初中的大门向我们敞开,新的集体盼望着我们,这是幸福。与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和母校,最后说一次再见,这是痛苦。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送走了小学生活,我们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我会铭记这充满着真情的六年学习时光,我也会带着激情迎接下一段征程。
《春天的故事》
树枝抽芽,遍地开花,山头也抹上了几层新绿,草丛中点缀着数点鲜亮的色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春醒了。迎着叶隙间洒下来的阳光,闻着各种花的清香,春天醒了。而我,在缓缓流淌的泉水与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中渐渐回忆起那个春天的故事。
白驹过隙,我们已过了多少个春天,于春天的记忆又留存些什么呢?是沐浴阳光,是迎着微风,是卧躺草地,还是手抚流水……不过,我所记住的是一件平凡的事。
那年春日,我与母亲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坑坑洼洼的田埂上,身旁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我依稀记得鼻息中的青草味。
我与母亲的此次出行,是去寻找一中植物,俗称“蒿”。这种植物与糯米混合可以制作成一种传统食品——蒿粑。
我记得我们去的那处田野有许多蒿,母亲根本无心管我,还让我帮忙。可当初我就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子,在地上随便摘了几种草混在一起便扔进了篮子,抓了几次便上了瘾,不多久便有满满一篮子了。“妈妈,我摘了这么多!你快过来看看。”我正想冲妈妈兴奋地叫嚷,抬头却发现母亲正逆着阳光居高临下地看着我。
“你个傻小子!这哪是蒿,这是一篮子野草!”母亲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我也傻傻地跟着笑。后来怎么样我就记不清了,但那时的尴尬却让我记忆犹新。
这件往事在我心中早已泛黄,但时光再荏苒,总不能清除我的记忆吧。我想,若是你,你也不愿意忘记这个在春天里发生的珍贵的故事吧。
《焊工谣》
不种豆来不种瓜,
心头火种_正抽芽,
焊锡落下白金点,
爆开朵朵电子花。
《爱是轻风拂过湖面》
每个人都有一个潜借懂懂抽芽的童年,接着一个莽莽撞撞的少年。在那些纤细敏感的岁月里,青葱般的我们需要一个个鼓励的眼神在前面引导,需要一双双温暖的大手在背后扶持。只有在和风中,幼苗才能茁壮长成大树,才能坦然面对日后的风风雨雨。这些想法形成时,我早已远离了那段成长岁月。
小学时,曾兴致勃勃地学写过一首诗,并且在学校的“国庆特辑板报中刊出了。在小小自得的驱使之下,几次来到板报前细细读它,心里还翻动着新的写诗的念头。几日后,一个我喜欢的老师猛然找到我,间我那首诗是从哪里抄的,那严厉口吻和眼神吓得我无力辩解,哭得很委屈、很伤心,关于出刊的自得和写诗的念头也在抽泣间远离了我。之后我再也没有写过诗。
事后,那位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她也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她无心的一句话曾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翻起了波浪。稍大后,心平气和地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幼稚,我从未抱怨过她,只是,这件事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尤其在自己当上老师之后—老师有意无意的言行,对学生竟有这么大的影响,我该怎样小心翼翼地面对那些让我又爱又恼的孩子呢?
身为老师,自然不会忽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但同时认为在信息极为丰富的今天,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工具,填补知识点的空白不是太难的事。而一个人的心灵一且受到伤害、性格一旦扭曲,要改变就太困难了。即使是时下受到重视的挫折教育,也不能以损害学生心理为代价。虽然老师只是学生生命中一个小小的组成,我希望,在有幸和他们相伴的日子里,不会因自己无意中的急躁、冷漠伤害到这些幼嫩的心,希望自己的爱能像一阵阵轻风,滑过他们心灵的湖面,留下一片使他们轻灵生动的涟漪,荡漾开去。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应试而有些急躁,不觉中离弃对学生亲近和气的心态,幸而一件小事提醒了我。一天,办公室一个语文老师告诉我,她班上有个学生在作文里说我像他的妈妈。乍一听,我脸红了,一个刚毕业的姑娘,竟被比自己还高的大男孩w·妈妈”。看过他的作文之后才知道,缘起是在一堂复习课上,我发现他没有书,便间他怎么回事,在他怯生生的回答“丢了”之后,我没有责怪他,只是轻轻地告诉他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拿一本。若不是读这篇作文,我早就忘记这件事了。
平平常常一件事,随随便便一句话,竟让一个失去母亲的学生感到了温暖的母爱。无意的和善意的爱竟能给人如许的温暖,试想我有没有因无意的粗暴伤害过学生,只是自己不知情呢?有,一定有。想到这一点,我感到了一种并非空穴而来的不安。这种不安一直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忽视学生的内心细腻的感受,直到我离开讲台的那一天。
经常忆起从教的日子,但能唤起心底温馨的不是赛课的获奖,不是学生考试或活动夺魁这些成功的喧哗,而是那些如轻风般掠过心底又无迹可循的爱的琐碎;那个说我像妈妈的沉默男孩,那个拉着我的手说心事、日渐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孩,那张在教师节悄悄来到抽屉里的自制卡片,在春游路上围在身边的叽叽喳喳。在我劳累时抢着帮我发作业的那些小手……老师付出的爱的回报,学生对老师的爱。学生的爱也像一阵阵轻风,拂过我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荡漾开去,满心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