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每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2 07:51:01
《无漂流不夏天》
上
我的妈妈是一个漂流爱好者,每个夏天她都要漂流,享受凉爽的感觉。小时候,由于我身高太矮,不能漂流,只能在家里吹风扇。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也要漂流,让清凉的感觉覆盖整个夏天!
7月18日,妈妈带我去浏阳黄石洞漂流。太阳像个大火球,晒得我变成了“猩猩”,望着长长的队伍,再看看嬉皮笑脸的“大火球”,我差点气晕。没过一会儿,汗水就帮我洗了个澡。
上了船,接触水的一瞬间,我的毛孔顿时舒展开来,清水淹没了汗水,我全身清凉无比!不知不觉,我们就漂到了第一个落差点。只见我们的橡皮艇以每小时200千米的速度冲下激流,只听“哗啦啦”,溅起的水花把我淋了个透心凉,就连妈妈也变成了落汤鸡!我们那银铃般的笑声随着溪流急速流下……
漂完流,就到了最凉爽的桨板区,妈妈懒洋洋的趴在桨板上,谁知我爬过去,抱着妈妈用力一翻,我俩都摔进了水里。哇!这感觉,仿佛在天堂一样。妈妈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怎么也不肯上板,一直在水里泡着,她说太解压了,她可以泡上一整天。
恋恋不舍地离开桨板区,我们就要回家了,浏阳黄石洞漂流真是好玩又有趣的地方,真希望每天都能来。
下
经历了上次浏阳漂流,我马上就要变成漂流爱好者啦!妈妈为了帮助我完成目标,8月2日妈妈又带我去漂流了,这次我们要去“宁乡沩山漂流!”
到了宁乡,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我,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浏阳的经历。还好周围有一个小溪流,望着那清澈见底的水,我跳了进去,哇!凉爽包围了我,我恨不得在里面泡一辈子!
上了小船,我们漂下了第一个落差点,一下子我的全身被“冰块”淹没,呛得我不分东西!在经过数十个落差点的考验后,我们终于到了“迷雾森林”!
刚进入迷雾森林,妈妈就看见了宁乡名人“烧烧满”在直播,妈妈可是他的粉丝!不一会儿,浓浓迷雾便遮住了我的去路,让我变成了大海中的一只小鸭子。
晕乎乎地走出迷雾森林,映入眼帘的是一番恐怖的景象,这是一个90 °的大坡,来不及了,想逃也逃不掉了,只听“轰隆隆”一声,我差点被震晕,脸全被水覆盖,等我反应过来时,船已经被水给“霸占”了!
我的妈妈是一位漂流爱好者,我也成为了一位漂流爱好者!不得不说,黄石洞漂流清凉有美景,沩山漂流刺激有创意,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呢?
《爱玩手机的爸爸》
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有的人的爸爸喜欢睡懒觉,有的人的爸爸喜欢帮助妈妈分担家务,还有的人的爸爸喜欢工作,而我的爸爸却喜欢玩手机。
爸爸的个子高高的,瘦瘦的,他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的嘴巴旁边有一圈胡子,还总喜欢用胡子在我的脸上蹭来蹭去。
有一天晚上,我、妈妈、爸爸一起睡觉。他在床边玩手机,手机的亮光让我睡不着,我对他说:“爸爸,你别玩手机了。”可是他并没有放下手机,反而转了个身继续玩,整个房间已经乌漆麻黑了,只有他的手机发出了白色的亮光。渐渐地,我终于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不知过了多久,我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中发现他还在玩手机。我说:“爸爸,你别再玩手机了,已经很晚了。”最后,他终于不情愿地放下手机睡觉了。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奶奶家。妈妈在开车,爸爸玩手机,我觉得太无聊,就让爸爸和我一起玩游戏。我把游戏规则讲了一下,我们就开始做游戏了。可是他却经常犯规,当我提醒他时,他反而还问我:“你讲过这个规则吗?”我说:“你是不是玩手机太入迷了,没有听到我说了什么规则吧?”最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认真地玩起了游戏。
这就是我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我好想让他放下手机,陪我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
《有你,真好》
成长路上有风雨,但只要有真挚的友情相伴,每个脚印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来。这世界人来人往,同桌,能与你为伴,真好!
是您给予我慰籍。你还记得吗?那次,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盯着那88分发呆,我那么努力了,为何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我泪流满面。这时你拉我到操场上散步,你边走边唱起了那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你看,刚才还雷雨交加,现在是晴天丽日。生活也是这样,别难过了,继续努力!好成绩会与你相伴的!”我愣住了,想想也对啊,心情也不再难过了。同桌,有你,真好!
是你给予我勇气。记得那次老师要选一些同学去参加作文比赛,我多想让老师选我,但又不敢举手,你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撕下一张便签写上:“你可以的,我相信你!”然后折成一只千纸鹤推在我面前,你看着我,微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我立马举起手报名参加。比赛过后,我荣获二等奖。那个千纸鹤一直藏在我的抽屉里。同桌,有你,真好!
是你给予我温暖。那天我因为路上的泥坑而摔倒了,你赶紧骑着自行车载我回家,而你却弄得满身泥水。你总是在我遇到困难时为我伸出温暖的手,给予我帮助。同桌,有你,真好!
虽然我们未来的路可能会不同,但我坚信我们的友谊会像阳光一样灿烂。同桌,有你,真好!
《晕染在墨香里的热爱》
墨香,宛如一位忠实且温柔的闹钟,在每个周末的清晨六点,准时将我唤醒。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古朴的砚台上,宛如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我已然伫立在那充满墨香的书院前。
犹记得考书法九级的前一夜,我久久凝视着《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句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些被王羲之写在蚕茧纸上的字,仿佛有了生命,此刻正在我的宣纸上微微颤动,好似在与我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去年冬天参加市级比赛时,命运跟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我的右手大拇指生了冻疮,医生建议停笔两周,可决赛就在三天后。妈妈心疼地把暖手宝剪成小块,小心翼翼地贴在我的大母指指缝间。我戴着露手指的手套,毅然决然地继续练字。每一次写“捺”画,都要用力顿笔,那疼痛如同一把尖锐的针,每一次收锋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决赛那天,当我写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最后一横,宣纸的角落悄然晕开了一朵淡红的梅花——那是冻疮裂开渗出的血珠,它竟成了这张作品最独特、最珍贵的印章。
时光回溯到六年前,那时我刚上完幼儿园大班。在少年宫,我邂逅了书法。老师笔下的“永”字,宛如一位灵动的舞者,笔尖行走时如同跳舞时的足尖,轻盈而优雅。墨色渐渐由浓转淡,仿佛字也有了会呼吸的脉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来我才明白,那种着迷便是“一见钟情”。如今,每一次临帖,我都像是在与颜真卿、苏轼这些老朋友促膝长谈。我懂得了,真正的美,从来不怕被重复千万遍,就像经典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四年级的那个冬天,我们前往敬老院写春联。一位老爷爷盯着我写的“福”字,聚精会神地看了很久。他笑着说,这个字右半边的“田”像笑着的眼睛,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私塾先生说的“字要有筋骨,更要有温度”。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书法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横平竖直的功夫,更是一场将中国千年文化基因融入血脉的神圣仪式。当我的毛笔轻轻亲吻着宣纸,仿佛能感受到无数先辈的手正与我隔空相握。
那些在晨光中颤动的笔锋,宛如灵动的精灵;那些在寒冬里绽放的血红“梅花”,恰似坚韧的勋章;那些被老爷爷认可的温暖笑意,如同璀璨的星光。这些都是时间赠予我的秘密礼物。书法教会我的,不只是运笔的技巧,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每当我展开一卷新的宣纸,就像是在续写中华民族这本永远未完的壮丽史诗。而我墨黑色的字迹,正是五千年文化跳动的最新脉搏。这份热爱,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印章,在未来的每一天,继续印刻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丽印记。
《童年傻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很有趣。我的童年就像是一个摇篮,里面装着无尽的趣事。
在我3岁的时候,妈妈给了我一个塑料水杯,就去和邻居唠嗑了。因为那时是冬天,所以我们都穿着棉袄。我在水杯上面乱涂乱画,突然,我的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现在是冬天,这个杯子一定很冷,但它又没有衣服穿,怎么办呢?于是我把它放在煤气灶上,小心翼翼地开了火。我的心里很高兴,认为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
忽然,我闻到了一阵阵刺鼻的气味,原来是塑料水杯燃了起来,我想关掉煤气,可我却没有力气关掉,我哭了起来。听到动静的妈妈连忙跑过来,看到眼前的一幕,哭笑不得,说:“我的小祖宗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说完就关掉了煤气。
还有一次,妈妈买了个西瓜回来,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瓜还没切就直接咬了下去,把我的一个小牙都磕了下来,疼得哇哇哭。从那以后,我才知道任何水果都是要去皮的。
还有一件更傻的事呢!有一次,我在家里想帮妈妈洗点东西,因为我发现妈妈啥东西都得洗一下。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正巧妈妈买了根棉花糖,说是给我的,于是我拿着那根棉花糖,到厨房打开水龙头,过了几秒钟,那根棉花糖只剩下了一根棍子。只留我在水龙头前发呆。
你们说,我的童年是不是很傻呢?
《我的心愿》
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无数梦与愿,它们如同星辰,点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在我这颗年轻的心里,有一个最为深切而温暖的心愿——希望爸爸能戒掉烟瘾。 爸爸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从我记事起,他的手里总是捏着一支烟。每当他沉浸在工作或是思考问题时,那缕缕升起的烟雾,就像不请自来的陪伴,悄无声息地环绕在他身边。起 初我并未太在意,毕竟周围很多大人都抽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担忧起来。每当看到爸爸因吸烟而咳嗽的时候我知道,烟对爸爸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而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爸爸因为这无形的“杀手:”而削弱了健康。 我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爸爸,我开始寻找各种资料,了解了戒烟的方法和技巧,甚至在网上下载了戒烟辅导APP,和爸爸一起学习.分享,每当他想抽烟时,我就会陪他聊天、散步,或是给他一些小 奖励,鼓励他继续坚持,同时我也希望家里能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我还梦想着,有一天,科学家们能够发明出更有效的戒烟产品或技术,让像爸爸这样长期吸烟的人能够轻松戒掉,陪伴爸爸一步步走向健康。因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深的痕迹也能愈合。
这就是我的心愿,简单而又深切,希望爸爸能戒烟,拥有更好的自己,也让我们的家更加温馨和谐。
《藏在米枕里的暖》
每个夜晚,我都甜甜地进入梦乡,伴着淡淡的米香,伴着浓浓的暖意,枕着那一方小小的米枕,我梦见了金黄的银杏叶和稻花,和一群与我奔跑在田野间的孩子们......
儿时的我,常常因枕头而睡不好。外婆听说了后,就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米枕头,软布内裹的是米,睡在上面常发出沙锤轻轻摇晃的沙沙声,轻柔的磨梭声,好像春风的呢喃。米枕会带着淡淡清香,夜里那香味仿佛也是浅粉色的,如同一首催眠曲钻入我的心灵。从那天开始,每一个夜晚我都睡得很安心,感受着外婆的爱的芳香。
六岁搬家的时候,米枕被丢掉了,取而带之的是珍珠棉、天鹅绒,我躺在枕头上,那么柔软那么宁静,却怎么也无法代替那淡淡的稻香带来的安心之感。那个夜晚,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想着那方儿时相伴的米枕。
外婆听说我睡不好,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米枕,可她的眼睛已不如从前那般透亮,满头黑发亦成青丝。岁月流逝,变的是外婆的年老,不变的是缝在米枕里的爱。
夜晚,门缝透过的微弱亮光,仿佛外婆正半靠在椅前缝织着,老花镜架在她的鼻梁上,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仔细地看着针尖的细线,她用干瘦的手紧紧按着布边,吃力地随缝纫机向前推动着。台灯的淡黄光亮映在布上,像一朵又一朵麦穗花悄然绽放。她用粗糙手指抵住布面,一挑,一穿,仿佛褐色的枯树虬根,又好似一条游鱼在粉白色的线间跃起游动着。她皮肤上的皱纹又似水面上的波纹层层漾起。右手紧攥着银针,一针一线的完成枕边的修补。青丝缕缕,在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像裹挟着光辉般。看着,想着,我就在这澄澈的泪水中进入梦乡。
当她清晨递给我时,眼睛中带着彻夜未眠的血丝,眸子里夹着一夜的疲惫与困倦,但她强打起精神,笑着说:“今晚枕着它,就能做个好梦哟。”那一刻,她的目光似一片金色的田野中,麦香盈盈,稻花荡漾其间。她的双手抚摸我时,那样的暖。上面有几道深红的裂口,骨头根根分明,若枯枝,若树根。我甚至清晰的看见指肚上被针扎破的小洞。可这双手替我揩眼泪时,却柔得像绸缎;拥抱我时,暖得像个小火炉。
我捧着米枕,沉甸甸的爱如夏雨闯入心房。透过米白色的布下,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稻花在线间悄然绽开。夜晚,我枕着它,伴着和原来一样的清香,笼罩在金色麦苗香里,睡得好香,好香。我又梦见了一片金色的田野,麦穗摇摆着,香气氤氲,阳光洒在我的脸上,多灿烂啊!我左手拉起外婆,右手拉起妈妈、爸爸和外公,向那片金色的远方奔去。笑声荡漾......
我把自己笼罩在麦香里,笼罩在外婆的爱里;外婆把那份美好而朴素的爱缝在米枕里,把暖藏在米枕里。
语文老师王丹蕾点评:一个看似最普通的亲手制作的米枕,它藏着满满的爱意。文章通过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不仅展现了奶奶的能干,更体现了奶奶对“我”深沉的爱与关怀,细腻地表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令人动容。
《快乐的周末》
成长,是一个人从懵懂到明智,从稚嫩到坚强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挑战和奋斗,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儿争艳斗丽,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感到非常开心。然而,就在我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时,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滑石,摔倒了。我疼得眼泪直流,我以为爸爸妈妈会马上过来安慰我,可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只是站在一旁,用严厉的眼神看着我,告诉我要自己站起来。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惑。我开始质疑,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么对待我?为什么他们不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帮助?我感非常孤独和无助。然而,正是这种痛苦和困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开始明白,爸爸妈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希望我能够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困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自己解决问题。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都没有放弃。我明白了,这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喜悦。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让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我会珍惜这个过程,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成长的痕迹。
指导老师:祁成松
《特别的日子》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特别时刻,让我们感觉突然间长大了不少。对我来说,那个特别的时刻就是我10岁生日那天。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关于恐龙的科普书、漫画书。我平时一看到同学们有恐龙的书籍,就会情不自禁地凑上去,甚至有时会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换过来看几天。我多么想拥有一套属于我自己的恐龙漫画书啊!
可是这一套书有五十多本呢,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我缠了母亲许久,她才勉强答应生日时送我一套。于是我天天盼着生日那天早早到来。时间过得可真慢,终于迎来了我的10岁生日。这一天亲朋好友们送了一大堆生日礼物,可是都没有心思看一眼,终于等到在外工作的母亲回来了,她一手拎着生日蛋糕,一手拎着一只装满书的大袋子,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大步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接过母亲手中的大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牵肠挂肚的、心心念念的漫画书。我激动地一蹦三尺高,回头一看母亲正在那里按着自己的手臂,我问母亲:“你怎么了?”母亲:“还不是你这书太沉了,把我手都拎麻了。”
我心里一颤,是呀!母亲为了我付出了许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一刻,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指导老师:祁成松
《晚上》
一家人吃完晚饭以后,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洗碗;爸爸在沙发上看报纸;爷爷和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小明正坐在明亮的台灯下做作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特别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