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那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1 08:25:10
《我的漫画老师》
你看过漫画书吗?那些活蹦乱跳的角色,总有着令人过目不忘的鲜明特点——夸张的发型、神奇的能力、独特的个性。如果把漫画和我的班主任陈老师结合在一起,那一定是既奇妙又温暖的存在。
陈老师有一张标准的鹅蛋脸,额前没有一丝刘海,显得干净又精神。最特别的是她的笑容像被春风吹开的湖面,总是漾着温柔的涟漪。即便在略显烦躁的午自习,她也从不会提高声调,而是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轻轻扫过教室,喧闹便会奇迹般平息。
她好像真的拥有某种超能力。最让我惊叹的,是她的“过目不忘”。每次听写批改后,她都能准确说出每个人写错的字:“小梒的‘嘱’字多了一横,小鑫的‘宝’字少了一点。”仿佛她的脑海里装着一台精密的扫描仪,把我们的错误都存档归类。这让我们又佩服又“害怕”,再也不敢心存侥幸。
不过,最像漫画设定的,还是她那“刀子嘴豆腐心”的绝技。“谁再说话,就去太阳底下罚站!”她故作严肃地发出警告,眼角却藏着藏不住的笑意。陈老师这句“威胁”说了无数遍,却没有一个同学真正去罚站。就像漫画里那些嘴上凶狠实则温柔的角色,她的心里装着我们每个孩子。
陈老师的字,是另一个让人羡慕的“超能力”。无论是板书还是批语,每个字都像从字帖上拓下来般工整秀丽。我明白,一定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开出的花。
课间的陈老师,会卸下老师的“身份”,变成和我们同龄的朋友。她认真听我们讲旅行趣事,聊新买的贴纸,甚至愿意听我们任何欣喜和让人尴尬的过去。那时她的眼睛格外明亮,仿佛能透过岁月,看见童年的自己。
这就是我的陈老师——一个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老师。她用平和滋养我们的心灵,用认真教会我们坚持,用过目不忘的关注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在她身边学习的每一天,都像翻阅一本精彩又温暖的漫画,每一页都藏着成长的小惊喜。
《变成荷花的那些春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古人赠予荷花的极致赞美。此刻,我仿佛真的化身成了一朵荷花,置身于一片碧绿的世界之中。脚底下,是那散发着独特气息的淤泥,时不时有丝丝清泉从泥缝间涌上来,带着丝丝凉意。我头顶着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花瓣粉嫩如少女的脸颊,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宛如一位羞涩的仙子。而在我的对面,是一条热闹又充满故事的街道。
清晨,时光尚早,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三三两两的清洁工在辛勤地打扫着。他们就像城市的守护者,手中的扫帚是他们的武器,将街道上的灰尘和垃圾一一清扫干净。他们弯着腰,认真地清理着每一个角落,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这些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他们,如此辛苦无私,然而又有多少人能记住他们的付出,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说一声感谢呢?
艳阳高照,万里碧空如洗。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我连忙朝声源望去。只见那里尘土飞扬,挖掘机的轰鸣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工人们挥汗如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执着。他们一边用力地劳作,一边大声吆喝着,那声音仿佛是对生活的呐喊。城市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可爱的人,用自己的双手为城市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夕阳西斜,渔舟唱晚。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扯了几缕残云披在身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仿佛为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件金黄的薄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宁静。繁忙的城市渐渐归于平静,仿佛在积蓄着下一次的活力。
一天下来,我见到了许多令人感动又心酸的场景,这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含义。生活从来都不容易,那些看似美好的时光,其实是别人用汗水和牺牲换来的。我们生存于世间,受惠于他人,这是命运的恩赐,我们应当心怀感激,好好珍惜,而不应将其视为理所当然。无论是我,还是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应如此。
《替补席》
那些在阴影里蓄力的日子,终将成为破晓时的锋芒。
——题记
只听“刷”的一声,球应声钻入网角,观众为我而鼓掌,队友为我而欢呼,教练为我而自豪,我漫步于场上,注视着身边的一切,也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我与足球的经历是曲折、起伏的。我很小便觉察了我对足球的喜爱,作为资深老球迷的父亲将我的喜爱具现了出来,我开始与这个圆滚滚的东西接触、玩耍,我还参加了校内的足球队进行训练。那时的我,认为未来一片光明。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主角”,我在队内的表现十分平凡,虽不拙劣,却也并不亮眼。我老实本分的练习教练所授的技能,将位置的安排牢记于心并严格遵守,可是到了实际比赛中,门前的机会总是一瞬而逝,我虽处正确的位置,但进球总是在阴差阳错之下与我失之交臂。
我开始被安排在替补席,仿佛那个阴暗,无人在意的角落才是我的归宿,我的世界开始变得昏暗,每每坐在后面看着教练对场上人员的激情指挥,队友进球后被众人追捧,心里总免不了一瞬空虚,也就是那时起,我下定决心,立志要在这片绿茵舞台上绽放自我。
清晨,金灿灿的阳光被涂抹在球门外框上,晶莹的露珠挂在草尖,清风带来充满活力的鸟鸣声……圆滚滚的足球此刻也变得特别听话,似乎都在为我喝采,此刻的我置身于舞台上,尽情绽放。
那些日子,我在草坪上亲吻第一缕朝阳,在足球里告别最后一抹夕阳。传球击打门柱的“咚”“咚”声与带球擦过草地的“沙”“沙”声成为了我一天的主旋律,日子就这样一日又一日的流逝着。
在一次新的比赛中,由于主力队员的缺席,教练换上了替补的我,重新站在这舞台上,一切是这么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渐渐的,我适应了场上局势,平日里形式肌肉记忆的动作在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也懂得变通,时刻瞟向门前的位置,伺机而动。终于,足球经过对手的解围,落在了我的脚下,我没有犹豫,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虽已过去许久,但我总会想起那个替补席角落的影子。原来生命中最动人的绽放,从不是站在山巅的辉煌,而是在山谷中的攀爬。那些无人看见的角落,才是真正的舞台!
(指导教师:宋双均)
教师评语:本文以“替补席”这一独特视角切入,写出了平凡者在集体中的挣扎与突围。作者善于营造反差感:从“阴暗角落”到“绿茵舞台”,从“无人问津”到“万众瞩目”,情感张力十足。文中对训练场景的描写富有动感与画面感,尤其是“传球击打门柱的咚咚声”等细节,真实再现了训练的枯燥与坚持的不易。结尾点题深刻,富有哲理,是一篇充满力量与温度的成长叙事。
《种西瓜那些事儿》
从三月到九月,我们2202班一起走过了一段特别的路——种西瓜。还记得三年级时,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株小小的瓜苗。我们满心欢喜地把它们带回家,像照顾小宝宝一样呵护它们。每天浇水、观察、记录,看着瓜苗一点点长高,藤蔓慢慢延伸,我仿佛能听见生命悄悄拔节的声音。
当然,并不是每一株瓜苗都能顺利长大。我的第一株苗不久就枯萎了,我很难过,但没有放弃。重新领来一株,继续耐心培育。虽然第二次尝试依旧以失败告终,但我并没有灰心。当我看到同学家的西瓜开出黄色小花、甚至结出果实时,我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原来,快乐并不只属于自己——别人的收获,同样值得喝彩。
时间悄悄流逝,越来越多的同学家里传来了好消息。最让大家兴奋的是,这学期李林峰家结出了一个大西瓜,那是一种近乎伟大的胜利!于是,李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吃瓜大会”。那一刻,甜的不只是西瓜,更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这半年的种瓜时光,让我懂得了许多。我学会了坚持,哪怕失败也要再来一次;明白了付出才有回报,哪怕过程漫长;更理解了分享与欣赏——成长不是独自的成功,而是学会为他人的果实鼓掌。
这是一段关于土地、成长和友谊的旅程。而我们,就像那一株株瓜苗,在阳光与汗水中,悄悄长大了。
《牢笼》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那些看似触手可及的自由,其实往往隐藏着一个个越来越“幽暗”的牢笼。终于,一个学期的漫长旅程缓缓画上了句号,迎来了我们翘首以盼的假期。
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啊!那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无垠的蓝天仿佛也在诉说着自由的故事,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无尽的诱惑。我恨不得立刻挣脱身上沉重的枷锁,把压力如山的书包扔到一旁,像刚刚破壳的小鸟一样,展开翅膀,迎接风的拥抱,跃向幸福的彼岸。
然而,就在我满怀憧憬地向前奔跑时,却没有留意到身后那抹不寻常的笑容。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正悄无声息地拉开序幕,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紧紧笼罩。
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躺在沙发上,任由自己沉醉在幻想编织的美好世界中。“哇,自由的感觉真好!”我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但就在我即将踏上屋顶、掀起一片天的那一刻,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所谓的“自由”,其实只是换了一个牢笼而已。
果然,第二天一早,那无形中响起的闹钟就像一只凶猛的怪兽,不断吞噬着我体内残余的喜悦和宁静,直到把我变成一摊无助的碎石。“嘿!这是谁定的闹钟?我明明没定啊!”我定了定神,关掉闹钟,一扭头,“嘿!这书包怎么又在这儿?我不是放假了吗?”说完,我又躺了下来,满脸不屑。
“咔嚓!”一个响亮的巴掌声突然在耳边响起,瞬间把我从沉醉中拉回了现实。“起床!上补习班了!一天天的就知道睡懒觉!”一个身影在昏暗的早晨中赫然出现在床头,吓得我一激灵。
刚刚摆脱学校的牢笼,以为可以展翅高飞,却不曾想,天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牢笼。也许摆脱了这个,还有下一个在等着我。一切似乎都已经被设定好了,无处可逃。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呐喊着、无助着,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希望能够退出这个精心设计的“游戏”,但这一切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生活中,你越是想逃脱,就越是被迫面对;你越是挣扎,就越是深陷其中。而那些试图反抗的人们,迟早会被现实的巨轮碾成粉尘,甚至化成粉尘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啊!你们难道不曾想过是谁设下了这个“局”吗?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荒唐和可笑吗?人生似乎总是不那么完美,它总是充满了遗憾和束缚。但请记住,即使身处牢笼之中,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勇敢和坚定的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尽的束缚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吧!即使前路坎坷、布满荆棘,也要坚定地迈出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牢笼,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岁月藏暖,感恩于心》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温暖。——题记
岁月以恒定的速度向前驶去,而我与外婆的件件往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温暖着我的心灵。
学校门口的守候
夏季幼儿园放学,虽是四五点的时间,阳光依旧照得人刺眼。但外婆总是按时地守候在门口,撑着把灰色大伞,耐心等待着我。阳光洒在外婆佝偻苍老的背影上,银色头发与金色阳光碰撞出别样色彩。“外婆!”我高兴地向外婆奔去,她转过头,笑容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将小小的我抱起,朝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欢声笑语,一老一小快乐地讲着趣事,声音在天空中回响,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外婆在学校门口的守候,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暖。
坚持路上的激励
长大一些,外婆教会了我坚持。刚上小学的我立志每天早起晨读半小时。但是一周之后,我的热情便慢慢消退,对于早起也有抵触情绪。外婆发现了我想放弃。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人生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都需要你用一颗坚持的心去解决,现在你怎么能轻言放弃?”我思索了一番,还是轻声说:“这太难了。”外婆没有回答我,而是拿出她事先准备好的本子,对我说道:“从明天起,外婆也早起晨读文章半小时,我们每人每天早起都记在本子上,到了月末,谁次数多谁就获得奖励.”听到“奖励”二字,我两眼放光,于是每天乐此不疲地和外婆比拼。在外婆地激励下,晨读的良好习惯我至今还一直保持着。
前进路上的陪伴
炎炎夏日,蝉声连绵,期末考试的日子已临近,我的压力似泰山从天而降,重重地压在我的头上。回到家,饭没吃几口,我便迅速丢下碗筷,飞速冲入房间,埋头进入紧张的学习中去了。时针“嘀嗒”走过,时间也悄悄从我身边溜走,伴随着窗外的蝉鸣和布满星星的夜空,我的眼睑逐渐开始下垂……深夜,外婆悄然进入我的房间:“喝口茶,解解渴吧!”我答应着,一饮而尽,凉茶顺着我的喉咙滑下,一股清凉瞬间来到大脑。我感激地望着外婆,她用柔和的目光回应着我:“我陪你”。恍惚间,疲惫感渐渐消失,力量感随着她的爱溢满全身。于是在挑灯夜读的日子里,外婆时刻陪伴着我。
岁月悠悠,温暖依旧。外婆,您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您的陪伴、关爱与鼓励,点点滴滴地藏在了我成长的岁月里,我会永远珍惜,永远铭记。
《读《飞鸟集》有感》
翻开泰戈尔的《飞鸟集》,那些简短的诗句,像一只只轻盈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进了我的心里。初读时,只觉得它们自由自在,充满灵性,仿佛能带我逃离作业和考试的烦恼。可再细细品味,我却在这些看似轻盈的诗句背后,触摸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力量——原来,鸟儿要飞得高,也需要有稳稳的力量托着它。
泰戈尔笔下的飞鸟,是自由的化身。那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深深打动了我。它告诉我们,努力过、追寻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即使没有显赫的成果。这不就像我们默默努力,可能暂时看不到成绩,但那份付出同样珍贵吗?鸟儿向往广阔的天空,就像我们渴望探索未知、追求梦想。然而,书里也常常提到“网”、“笼”这些字眼。我忽然明白,鸟儿飞翔时,看似无拘无束,其实也在用力挣脱那些看不见的束缚,比如逆风,比如疲惫。就像泰戈尔写的:“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再在天空翱翔了。” 这让我想到,如果我们被过度的游戏、虚荣心或者懒惰束缚住,不也像翅膀绑上了重物,还怎么飞向理想的远方?原来,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有力量去挣脱那些阻碍我们向上的东西。
更让我有感触的是,泰戈尔诗里,飞鸟总离不开大地。他说:“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这句话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想法。天空的鸟儿飞得再高,也要落回树枝休息,而树枝的力量,深深扎根在泥土里。这多像我们啊!我们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拥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那是我们的“天空”),但我们脚下踩着的,是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学习的责任(那是我们的“大地”)。我们不能只想着飞,而忘记了脚下支撑我们的力量。就像诗里另一句说的:“群星并不因为自己看似萤火虫而怯于出现。” 我们每个人,即使现在看起来渺小普通,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就能像星星一样,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闪闪发光。
泰戈尔还有一句特别震撼我:“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这里的“痛”,我想就是生活中那些不如意:朋友的误会、成长的烦恼……这些不就是我们书包里沉甸甸的重量吗?而“报之以歌”,就是像飞鸟穿越风雨后依然歌唱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努力的行动去改变。飞鸟俯视大地,看到人间百态,它没有逃避,这种勇敢的“看见”和“承担”,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合上书,那只精神的飞鸟仿佛还在眼前。它不再仅仅是自由的符号,更像一个启示:生命的美好,或许就在于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心怀梦想,渴望飞翔的自由;也要脚踏实地,不惧承担那份属于我们的责任与重量——就像我每天背着的书包,里面装着知识的重量,也装着未来的希望。飞鸟的翅膀向往天空的无垠,而大地的力量托举着它每一次振翅——我们的人生,不也正是在这“想飞”的渴望与“站稳”的踏实之间,找寻平衡,努力向上吗?
《那些年的圣诞节作文》
那些年的圣诞节作文
圣诞节原本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它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因此这一天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西方小孩来说这一天是他们日日夜夜盼望着的。圣诞节终究离不开圣诞老人,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离不开母亲那样。传说,在这天,小孩们许着自己的心愿,并将一个大大的袜子放在自己的床头前,到了半夜时,圣诞老人会从屋顶下沿着烟窗慢慢的爬进屋里,将你想要的物品放入那只大大的袜子里,然后又从烟窗里爬走……
小学时,由于我的家境比较特殊,自己与奶奶两人在城里生活。在城里,我每天都要去上学而奶奶就在屋里等我放学后给我做一些美味佳肴,好好的补贴补贴我。父母在外工作,每隔一个星期会抽空来看看我,陪陪我。刚开始我还不适应,每天都打电话给父母,每天都期盼着父母能来看看自己。但是,父母因为工作实在是太忙有时一两个星期也没能来陪我,那时我几乎每次都哭。
在12月25日那天,正好是星期天,这天我特别的高兴,因为这是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父母该回来陪我了。于是心里盼望着父母早日到来,由于想念过于强烈,自己开始自言自语起来:父母什么时候到啊?嗯,他们应该一会儿就来了吧!再等等就会来了!自己怀着一颗思念的心,独自站在窗前,俯视前方的一切事物,眼睛不停的来回旋转,生怕漏过一个视角。
太阳很快往下倾斜了,白云被照耀的金灿灿的,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顿时使我全身发热。父母什么时候来呀!这太阳都快下山了,他们怎么还没有来,会不会不来了。呃,别乱想,他们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心中冒出了许多的猜测,不过又被自己的坚持给打压了下去。
嘟嘟嘟嘟……电话铃响了,我赶紧走过去。呀!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得赶快接上问问到底什么时候来。
喂!小雨呀!妈妈和爸爸今天有事可能来不了了,你听话,下次妈妈来的时候给你带上礼物,记住多穿点衣服天气有点凉哟!不希望听见的话顿时响起,我的脸也顿时火辣辣的,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眼眶也湿润了。
哦!那你们下次早点……回来!我吞吞吐吐的说出了几个字,说完眼泪蜂拥而至的冒出来了,我强忍着不准自己发出一点儿哭声。
电话挂了,我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哭声惊扰了奶奶,奶奶着急地走到我跟前说道:小雨,你怎么了,那里不舒服呀!是不是生病了呀!
我迅速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奶奶说道:没事,就是妈妈她们今天不回来了,我有点儿想她们。
奶奶一把将我拉到沙发前,并叫我坐下,之后她坐在我旁边说着:小雨呀!今天可是圣诞节哟!让奶奶来给你讲讲圣诞节的故事吧!
从小自己就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下有故事听了当然很开心。很快就将刚才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小雨如果想妈妈了,就在床前放一只大袜子,当小雨睡着后说不准圣诞爷爷会将你的妈妈带来让你看见哦!听着我顿时跑到卧室找出一只自己认为很大的袜子放在床前,心里不时的许着自己的愿望。
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我一人躺在床上正做着美梦,突然门响了,我迷迷糊糊的醒来,顿时眼泪又情不自禁的流淌出来。床前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妈妈呀!妈!我大喊着急忙抱住母亲。那一夜对我来说是无比的神奇,让我无比的开心。
之后,我便开始相信那天是圣诞爷爷把我的母亲带到我眼前的,对圣诞节产生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直到今日我才发现我眼中的圣诞爷爷其实就是自己的奶奶。那天为什么母亲会出现,原来是奶奶偷偷给母亲打电话叫母亲回来看看我,陪陪我。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确是要感谢圣诞节,它让我知道身边有多少人在爱着自己,保护着自己。
【那些年的圣诞节作文】
《那些年我错过的母亲节作文1000字》
那些年我错过的母亲节作文1000字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风霜雨雪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象,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是勇者的画象。母亲就是集慈祥,坚定,勇敢,劳苦等美德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可我的母亲与以上的描述相差甚远罢。
小时候,我会问妈妈,我是你生的,你怎么对我这么凶?妈妈只是笑而不答。
我拿了妈妈的一块钱买了许多糖,当我甜滋滋地回家时,妈妈让我站到桌边不许我吃饭。我哭了,心想,这个妈妈一点也不喜欢我。那年我七岁。
我和邻居小虹下午放学后在外面玩,太阳下山还觉得意犹未荆妈妈找来了,一脸焦急地拎着我的耳朵。狠狠地打我屁股,然后哭着对我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贪玩,让妈多担心!
我站在一边,热泪含在眼里,心想,这个妈妈真心狠。那年我九岁。
妈妈为我买了一条漂亮裙子,可当我拿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数学卷子时,顿时变了脸,赏给我一个黄桥烧饼。她罚我重做直到全对为止,否则不让我穿新裙子出去玩。我气得脱下裙子,狠狠地关上房门,心头的怨恨夹杂着泪水,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那年我十一岁。
后来,我幻想着去流浪。三毛,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带着她传奇般的经历走进了我的梦中,那富有浪漫气息的流浪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远方雄伟的山,灵秀的水,善良的人,美丽的传说……似乎都在呼唤我多少次在梦中,我背上行囊潇洒地去流浪。与此同时,我与妈妈的矛盾加剧,我是个不优秀,绝对不优秀的女儿,既然我被母亲疼爱的日子已无情地流逝,那我就带着自己的憧憬离开吧。
我简单得收拾了片刻,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忙碌着,为的`琐岁的家务事而操劳着。她那黑发中的白丝,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妈妈瘦了妈妈老了,她的双肩已为我承担了十五年的风雨了!一下子似乎有种东西塞住我的喉咙,刚才已打好腹稿的告别词,到了嘴边却瞬间凝固,无法发出声来。这时,妈妈回过头来,浅浅一笑,说,近天吃鸡肉,你要吃炸鸡还是鼓油鸡?平静的话语中,没有恼怒,有的只是关怀和疼爱。妈妈还是爱我的,我并不是被弃者!霎时我流下了眼泪,打消了离家的念头,默默地走出厨房。那年我十四岁。
今年,我大了,十五岁了,也慢慢读懂了母爱,才知道有一个母亲节。为了尽点自己的孝心,我带了支玫瑰回家,送给妈妈一个灿烂的微笑,说,妈妈,母亲节快乐!
奥,谢谢。她没有显得特别高兴,我很失望。
躺在床上妈妈悄悄走进来,我闭上眼睛,感觉她为我盖好被,理了理我额前的头发,坐在床边好一会儿才出去。
透过门缝,妈妈正呆呆看着那支花,眼里似乎有什么在动,我哭了,跟小时候一样。
也许,我错过了很多个这样的夜晚,我整整错过了十四年。这十四年,她为我付出了那不加修饰的爱,而我却无动于衷,甚至恩将仇报。十五岁,我才知道有母亲节——我真是……
【那些年我错过的母亲节作文1000字】
《那些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关于那些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又是一年元宵节,街上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景象,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上元节,也称中国情人节,后来,慢慢被七夕节代替了。元宵节人们不光是要张灯结彩,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有趣的习俗吧!
吃元宵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元宵节习俗,以前,元宵只有黑芝麻和花生两种口味,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集市上的元宵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什么水果、腊肉、巧克力都遍布市场的每个角落。
相传,清末民初,百姓痛恨袁世凯,因此,把元宵称为元宵,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百姓是希望袁世凯能早点消失,后来,慢慢演变成汤圆了!
在古代,元宵节还有一习俗在民间流行甚广,那便是——送花灯。本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亲时,娘家人所赠送给出嫁女子的礼物,后来变成了老人送给孩子们在元宵节玩耍的.物什了。如今,这个习俗已经不再有了。
走百病。走百病也是元宵节的一项民间习俗,据说,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三五成群的出去走走,若是看见有桥洞的地方,一定要走过去。关于走百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求得来年健康平安,另一种说法则是为了热闹,所以,才要去街上溜达的。
元宵节这个热闹的节日一定少不了耍龙灯,舞狮子。当然,街上车水马龙,耍龙灯,舞狮子的人成群结队。元宵节又叫灯节,而龙又是中国的远古神兽,所以,这便是龙灯的由来。舞狮子一般是在庆祝或热闹的场地进行,当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哪个人不舞狮子,舞狮子的活动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智慧的人想必一定喜欢动脑的游戏吧?在元宵佳节里,猜灯谜是智慧的人的最佳选择。
猜灯谜最早源于清代,相传,清朝的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谜语,他的一位大臣纪晓岚也是一位善于猜谜的能手,随后,便有了猜灯谜这一民间习俗,而且,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猜灯谜猜对了一般会有这样那样的礼品赠送。
这就是元宵节里的那些趣事,这些有趣的习俗不但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色彩,也证实了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关于那些元宵节的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