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北的山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12:34:58
《雨岔大峡谷》
陕北的山是土做的,山上除了土就是树。
几亿年前,一次大地震让一座黄土大山分成了两半,“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峡谷,美其名曰“雨岔大峡谷”。
去时日上三竿,峡谷内的气温很低,因为刚下过雨,壁上滴着水,这在干旱的陕北,可是件好事儿。
我们走在峡谷的底端,地上一块一块圆溜溜的小石头,大大小小,镶嵌在淤泥中,一点也不让人望而畏之,嫌它脏,躲得远远的,反而让我忍不住靠近它,如果它再小一点,或者给我个大大的勺子,我真想一口一口把它吃掉——它实在像极了巧克力,而那一块块石头便是巧克力豆,加上峡谷内水的清香,简直让人食欲大开!
巧克力——深深的,粘粘的淤泥旁是汩汩的溪流,在巧克力上缓缓流过,却依然清澈,因为淤泥在其中也沉淀了下来。那溪流水量一点儿也不大,和黄河是两个世界的,一个汹涌澎湃,一个涓涓不息。峡谷内的流水滴滴答答,从壁上滴下来,滴滴答答……
我抬头寻找滴水的源头,定睛细看,峡谷的壁真是独特,我摸着,感觉有细细的沙石掉下来,湿湿的,像是浸过溪水的土地,但看着,又散发出石头的光辉,阳光照上去,它将其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来,这是泥土没有的。
往前看,哇,这既不像泥也不像石的壁,连成了一片,浅浅的青苔依附在上(next88)面,所连成的曲线才是雨岔的宝藏!
壁经过几百年的雨水冲刷,留下了一条一条深深浅浅的刷痕,同时也磨去了棱角。
壁是柔美的,像一个江南女子,在神州大地上跳着一曲春江花月夜,时而将手臂舒展开来,时而将手臂蜷于胸前。雨岔峡谷有千万个景,每一处,从每一颗石子儿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正视,回眸,仰首,俯瞰,细看,远观……
在一处仰望,壁像动物的脊柱,凸起,又像浪花一样弯起身板,它是柔美的,人们很难想象得出一座屹立在大地上不倒的峡谷竟有如此柔美的姿态,像是一位舞者展开双臂,又像是浩瀚无边的大海掀起的万丈狂澜——柔与刚相交辉映,我想,我已无法可想!
往前走一点路,回首。已而日当午,阳光直射入峡谷,挡在谷口的树,照射下来的是斑斑点点的,倏忽不定的,摇摇摆摆的,映在壁上。有的阳光洒下来,倾泻下来,在地上——巧克力和巧克力豆上,和源源流淌的溪水中,波光粼粼,水中发生的折射让溪水中的水生植物显露出来,“藻荇交横”。
它像一锅巧克力浆,用勺子搅了搅,被调皮的小孩掰成两半,接着在其中撒上松松软软的抹茶粉沫——峡谷壁上一片一片的苔藓。总有小孩们闻香而来,也只有有着赤子之心的孩子才能和它融为一体,感受它那变幻不定的姿态,充分发挥想象,挖掘雨岔中的宝藏!
《抢救东北虎刻不容缓》
北虎,顾名思义,只生长在我国东北的山林中,在人们心目中往往代表虎中之最.但,谁能想到,它如今的处境竟如此险恶?J食无凭,居无依,已濒临灭种之灾。看了保护野生动物组织的调查报告,谁能不动情至
所以动情者,不仅在于虎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联。诸葛亮论及金陵地势险要时曾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说,后人简称之为“虎踞龙盘”。又如形容热烈而有声势的场面时,常称之为“龙腾虎跃”;而描述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则比喻为“龙争虎斗”。艺术领域中虎又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寅笔下绘出的虎至今栩栩如生,《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犹在脍炙人口。
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虎和龙都占有重要位置.左青龙,右白虎,也是见于经传的。如果说龙象征着文采神圣,虎就是勇武权威的象征,两者均有民族之魂的美喻。龙是幻想的天上神灵,虎是实存的山中之王,“云从龙,虎从风”自古咸为人知。龙无云便失去凭依,虎无林何以风为?如今东北虎的现状,实在令人“谈虎心哀”,哀其将在我们这一代绝迹.本文意在引起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深明“木材有价,虎无价,莫作当代负虎人”之理;厉行“爱我民族传统文化,护我珍稀动物东北虎”之举.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万代,遗恨绵绵无穷期。大自然造就一个珍奇物种往往需要万年、亿年,而灭绝它却可在一朝一夕.关键时刻,事在人为,让我们携起手来,挽留东北虎于人间,繁衍东北虎于后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