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夏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28 20:00:57
《夏天里的解暑神器》
炎炎夏日,热浪裹着蝉鸣涌进教室。正当我们被暑气蒸得无精打采时,老师笑眯眯地捧来一堆翠绿的西瓜苗——我们班夏天的“解暑工程”,就这样启动了!
我领到一株嫩苗,小心翼翼地把它种下,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快长大。可没过几天,我的苗却蔫了。看着我那株耷拉着脑袋的小苗,再瞧瞧同学盆里愈发精神的瓜藤,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原来,想把希望种进土里,并不是那么简单。
转眼到了收获季。期待已久的“吃瓜大会”终于到来!当圆滚滚的西瓜被搬进教室时,欢呼声瞬间点燃了整个课堂。同学们轮番上场,有的揭秘西瓜价格,有的分享创意吃法,教室里笑声、赞叹声汇成一片。
最激动人心的切瓜仪式开始了!老师手起刀落,“咔嚓”一声,鲜红的瓜瓤露了出来,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咬下一大口,甘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仿佛一股清泉流进心田。就在这时,我想起之前查过的资料:这美味原来跋涉了千年,从非洲经丝绸之路而来,曾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珍品。而此刻,我们却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分享这份来自泥土和汗水的甜蜜。
从一颗种子到一捧甘甜,这个夏天让我懂得:真正的“解暑神器”,不只是西瓜的清凉,更是亲手耕耘后,那份无比甜美的成就感。这份成长的礼物,比任何瓜果都更耐人寻味。
《舌尖上的科学冒险》
夏日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 洒满我的小书桌.空调呼呼运转着,做完作业的我口干舌燥,想着到了科学老师讲过的制作汽水实验!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划破闷热的午后,我立刻变身小小科学家之旅开启了我的探索之旅。
翻开书本,第9页上的方法仿佛在向我招手.需要的材料很简单:白糖、小苏打、柠檬、水瓶.原理却妙不可言--酸碱中和产生二氧化炭,正是那些在舌尖跳舞的小气泡的真身,第一次尝试,我选择了香水柠檬,那黄绿色的柠檬散发着桅子花香像个小太阳,在案板上滚来滚去 我提刀小心地把它切成两半瞬间,酸涩的清香在空气中炸开,如同无数个微小的烟花。我拿着柠檬双手用力挤压,晶莹的汁水滴答落入量杯,像夏日骤雨敲打窗棂。
我先在瓶底铺上一层白糖,然后倒入了约30毫升柠檬汁,接着是100毫升清水.最后的关键时刻到了——加入半勺小苏打!
揺晃!我眼中满是激动,屏住呼吸,像拆弹专家般谨慎地将白色粉末投入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手拿起瓶子,将瓶子横向勺速摇晃几次。
放下瓶子,一秒,两秒,三秒......瓶子安静得让人心慌.只有零星的气泡懒洋洋上浮,转瞬破灭.拧开瓶盖,没有期待的 "嗤嗤”声,只有淡淡的柠檬和栀子香混着苏打水的涩味.尝一口,那味道像极了兑了糖的洗洁精水,平淡得让人失望,失败的滋味, 原来这么酸涩。“为什么?"我不甘心就此放弃,问了AI眼神飞快扫过每一行目光定在一行小字上:“需要用很酸的柠檬汁水更容易成功哦!”
原来,香水柠檬虽然香气独特,但酸度不够,就像穿着华丽礼服却不会跳舞的演员无法与小苏打完美共舞。擦干手上黏腻的汁水,我决定重来一次。这次请出"实力派演员"—浓缩柠檬汁,它装在棕色的玻璃瓶里,像神秘的魔法药水,一打开就散发出了尖锐的酸味。
重复之前的步骤,但当小苏打摇晃均匀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嗤--"的一声轻响从瓶口溢出,像夏日的蝉突然苏醒.我急忙摇晃瓶身,密密麻的气泡从瓶底升起,像一场逆向的暴风雪,瓶壁渐蒙上白雾,我打开瓶盖,"噗-"的喷气声宛如胜利的号角,迫不及待地灌下一口,无数小气泡在舌尖炸开,那熟悉的冰爽刺激感让我欢呼雀跃:"成功了!是柠檬汽水!"
夕阳西下,我望着桌上的两瓶"大作"一瓶散发着优雅花香,却沉静如水,一瓶酸得不行,却充满快乐的气泡.金色的阳光为它们镀上温暖的光晕,仿佛在诉说着科学探索的真谛——有时最迷人的不一定最有效,而有效的反而往往需要牺牲些许诗意。
那个午后,我尝到的不仅是舌尖的酸甜与涩,更品出了生活的真谛,既要懂得欣赏过程的浪漫,也要学会严谨。这杯自制的汽水,原来盛满了成长的滋味。
《夏日汕头的快乐时光》
这个暑假,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去汕头旅行的经历。我们早早定好了7月14日出发,提前一天还一起去商场买了好多零食:薯片、果冻、饮料……应有尽有!
出发那天,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心情就像窗外的阳光一样明媚。到达酒店放下行李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冲向沙滩。光脚踩在沙子上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软软的、绵绵的,一踩一个脚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海盐味,海水冰冰凉凉的,扑在脚上特别舒服。
第二天,爸爸带我去水上乐园玩。我们泼水、滑梯,玩得不想上岸。结束后,爸爸还带我去吃了当地的美食。不过最“辛苦”的是,吃完之后我们居然走了三公里才回到酒店!虽然我的皮肤被晒黑了一些,但心里却特别充实。
后来,我们还去了汕头市区,那里简直就是“小吃天堂”!水果糖、粿条、潮汕火锅……各式各样的小吃让我大饱口福。
这趟旅行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却让我收获了许多快乐。我喜欢汕头的海、汕头的食物,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暑假经历!
《夏日雨韵》
雨水滋润万物,带来生机,一年四季的雨各有不同:春雨绵延不绝、夏雨来去一阵风、秋雨淅淅沥沥、冬雨严寒与冷漠,四季的雨,我最爱的是夏雨。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眼前还蓝天白云,远处的天边突然乌云堆积,一片昏暗。人们倍感闷热,透不过气来,好像在蒸桑拿一样,汗如雨滴。蜻蜓低飞,小草、大树叶子也蔫了。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那一瞬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紧接着传来“轰隆隆、轰隆隆”的一阵阵雷声,不禁让人浑身震颤。那是老天爷闷得透不过气了,在喘气,在吼叫,在发怒吧?不一会儿,雨点儿如接到到号令般啪嗒啪嗒地从天而降,黄豆大的雨点儿从天而落,四处飞溅,砸在树叶上,“滴答滴答”地响;砸在石头上,“啪啪啪啪”地响;砸在水面上,叮咚叮咚地响,还漾出一圈圈波纹……
向外望去,许许多多的雨点儿连成了一道雨幕,透过雨幕看到的世界朦朦胧胧的。远处青翠的高山若隐若现,山一座连着一座。远远望去,山上一两间屋子和整座大山似乎合为了一体。山脚下,水塘里的荷花开得正盛。那满池的荷花在风雨中翩翩起舞,雨滴似晶莹剔透的珍珠一般在绿色圆盘里跳来跳去,真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啊!远处的青山甘愿做背景板来相映衬,这所有的一切才成了世间最美的画卷啊!
这场倾盆暴雨下了二十来分钟,酣畅淋漓,无比痛快!没多久又是雨过天晴,天空架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出来走一走,大大小小的水洼数也数不清,映照出一角蓝蓝的天空。荷叶上、荷花花瓣上,一颗颗“小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空气里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沁人心脾。
夏雨为这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清凉,为植物带来了勃勃生机。
我喜欢这夏天的雨,喜欢这独特的夏日雨韵!
《夏日飘雪记》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去了四川成都的西岭雪山,那是我暑假里最快乐的一天!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排队的人好多呀,像一条长长的龙。地上的草还湿湿的,空气特别清新。我们坐上了缆车,缓缓向山顶出发。一开始,山下全是绿色的树和草地,可当缆车越升越高,窗外的景色就开始变了——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终于到了山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到处都是雪,白茫茫一片。雪地上可热闹了:有的人在拍照,有的人在堆雪人,还有的人在打雪仗、滑雪……我和哥哥看得心痒痒,赶紧拿上雪橇,找了一个斜坡准备滑下去。
第一次坐在雪橇上往下滑的时候,我有点害怕,手紧紧抓着两边,眼睛都不敢睁开,生怕会摔跤。但滑了一次之后,我就放开胆子了!每一次往下冲,风从耳边呼呼吹过,雪橇在雪地上飞驰,那种感觉又刺激又开心,我和哥哥笑得停不下来。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照在雪地上,好像给雪山披上了一层金纱。我们一家人站在雪地里,听着偶尔传来的鸟叫声,看着美丽的夕阳,感受着这一刻的宁静和幸福。
这一天,我在雪山上尽情玩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这真是我暑假里最快乐、最难忘的一天!
《一场属于鼓浪屿的夏日奔赴》
这个暑假,我们一家来到厦门。当我们坐上渡船,朝向往已久的鼓浪屿奔赴而去,我对这座被称为“海上花园”的小岛充满着好奇。
从轮船上下来,踏上鼓浪屿这座小岛,我仿佛一头撞进了盛夏的彩色梦境。阳光把蜿蜒的小巷铺得透亮,光影在红瓦屋顶上蹦跳,每一片瓦都像被炙热的阳光点燃了一般,漾出深浅不一的光晕。神奇的是,这边房顶在耀眼的阳光下呈现出灼目的金红,而另一边在老榕树树荫的庇护下,又变成了绛紫色。两边的屋子就这么挨挨挤挤地排列着,小巷在屋隙中穿过,有时候转角处只能容一人通行。走在被岁月磨得温润的石板路上,我就像快活的鱼儿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里畅游。一阵海风吹来,咸咸的,带着点海藻味扑面而来。
沿着小巷往里走,我发现了风格独特的建筑。据说这里很多建筑是由海外华侨建造的,他们将海外所学与家乡传统建筑特点结合,建造了规模宏大、装饰精美,保留着中式雕刻和传统元素的各种各样的楼,海外华侨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思念。看!那古朴的中式庭院的飞檐高高翘起,像振翅的鸟儿,下一秒就想冲上蓝天;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别墅,精美的雕花和高大的石柱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讲述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融合了中西特色的洋楼,它见证了不同文化在这里的碰撞与交融。墙壁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鲜艳夺目,仿佛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用细腻的笔触精心描绘过一般。我漫步在小巷里,边走边看,不时让妈妈给我拍照留念,盛夏的时光就这样在光影斑驳的石板路上悠悠流转。
我们来到了海边,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赤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任由细腻的沙子在脚底下慢慢地下沉,真是舒服极了。远处一艘艘帆船缓缓地行驶在海面上,犹如一片片轻盈的树叶,在海中飘荡。几只海鸥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时而低飞掠过海面,溅起朵朵洁白的浪花。沿着海岸线走,我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贝壳,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捡起来,要把这些美丽的贝壳带回家作纪念。
不知不觉,夕阳缓缓西沉,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红,鼓浪屿这座小岛仿佛浸在了温热的橘子水中一般,老房子的屋顶泛起了一层朦胧的光,海风更轻柔了……我喜欢鼓浪屿!喜欢这里会跳的阳光、会讲故事的老房子,还有带着咸味的海风。
(小作者是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四年级学生)
后 记
要是下次能再去鼓浪屿,我还要捡满一口袋贝壳,想在海边古老的房子里住住,听一整夜海浪声。
家长感言
读着孩子笔下的鼓浪屿,让我十分惊喜。看到她用心观察光影、海浪、贝壳,用文字珍藏这份美好,我非常欣慰。
教师赏析
文章按游览顺序展开:乘船登岛——逛巷子——观建筑——海滩拾贝——赏夕阳,脉络清晰,语言充满灵趣和想象力,让读者仿佛同游鼓浪屿。愿这些用心记录的美好瞬间,连同那些闪亮的贝壳,成为成长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宝。(谢玉滢)
《北京之旅》
炎炎夏日,蝉鸣声声,我和外公跟着旅行团开启了北京之旅。
我们坐着大巴车前往义乌机场,顺利通过安检后,来到了候机厅。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登上了飞机。
飞机缓缓起飞,我打开了窗盖,看见了深蓝色和浅蓝色的天空交错着,朵朵白云飘在眼前,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我居然乘着飞机到了那么高的天空,我兴奋得东看西看,不知不觉中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外公摇醒了我。突然飞机发出“轰”的一声,一下子让我紧张起来,紧接着是轮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我这才回过神来:飞机降落了。在滑行了一段时间后,飞机顺利降落在了北京大兴机场!在机场里等行李的时候,我和外公感觉到了机场真大,足足有几十个操场那么大。离开飞机场,我们坐上大巴车,一路上听着导游的介绍,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第一天凌晨两点,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国旗如同火红的太阳缓缓升起,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接着,我们去了天坛。祈年殿没有用一根钉子,都是用榫卯结构造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我为古人感到骄傲!走着走着,导游指向一棵树,向我们介绍:“这棵是邓小平爷爷种的树,是天坛松树中长得最高的。” 我抬头一看,哇,它就像巨人一样,保护着整个天坛。
最后,我们去了万里长城。那天的下午,太阳像火炉一样照在大地上,我和外公坐在缆车上,“空调” 呼呼地吹着,凉快极了。缆车由钢绳从山的这一头牵引到山的另一头,我第一次坐缆车十分兴奋。只见缆车缓缓滑出,我左看右看,眼睛都快不够使了。脚下的风景可真美啊!郁郁葱葱的树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跟我打招呼。过了一会儿缆车到达了终点,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缆车,登上了长城的台阶。长城的城墙由一块块巨石砌成的,都是长条形的。走在结实牢固的台阶上,我的脚下充满力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看向远处,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盘旋在一座座大山之中,雄伟极了。每当我疲惫之后,外公总是会鼓励我,看着远处的群里,我的疲惫感消散了不少,我一鼓作气爬上了好汉峰,成功的当了一回 “好汉”。
天安门广场的晨光、颐和园的长廊、胡同里的小糖人……都填满了我的记忆,这个暑假,这次北京行,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岭南夏日荔飘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个漫长又炎热的暑假,荔枝成了我家饭桌上的“常客”。每次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它那灯笼似、还带点扎手的红外套,就能看见里头晶莹剔透的果肉,凑近一闻,一股蜜一样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最让人上瘾的是那一口咬下去的瞬间——清甜的汁水一下子溢满口腔,根本停不下来!
收到外公叫我们一起去摘荔枝的邀请,我们立马动身赶往他的果园。一路上,不少农民伯伯背着满筐的荔枝,笑呵呵地跟我们打招呼。看着他们丰收的样子,我心里更是期待得不行,巴不得马上飞到田里。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一眼就看见那棵被累累果实压弯了腰的荔枝树,绿叶密密层层,红果点点缀缀,看得我心跳都快了。我赶紧从车上拿出弯钩杆,把树枝轻轻拉低,正要摘几颗先解解馋,才刚掰开一颗,居然就引来了一两只小蜜蜂!它们嗡嗡地围着荔枝打转,怕是也把这香甜错认成花蜜了吧。
外公站在树下,妈妈用杆子勾住高处的枝桠,方便他采摘;爸爸打量了一下树的高度,二话不说,手脚并用,“蹭蹭”就爬了上去,一把一把地将荔枝摘下来扔给我;我就在底下接着,忙得不亦乐乎。
正午的太阳毫不留情,晒得地面发烫,整个世界像个启动的大烤箱。大家脸上的汗像雨一样往下滴,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就这么分工合作,没多久,眼前就摆满了一筐沉甸甸的荔枝。那一刻,我心里也沉甸甸的,装满了说不出的充实。
休息片刻,我们开始给荔枝修剪枝叶。外公熟练地挑出还带叶的荔枝,轻轻一掰,去掉多余的枝条——不能留太长,也不能剪太短。这活儿看起来简单,其实特别考验耐心和细心。忙活了好一阵,一整筐“脸红害羞”的荔枝终于被打理得漂漂亮亮。
回程的车里,溢满了荔枝的香甜。
(小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七年级学生)
后 记
这一次的荔枝之旅太棒了,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摘荔枝的快乐,还让我体会到了甜蜜的来之不易,我还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家长感言
通过这次摘荔枝活动,不仅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还能体现劳动的乐趣,更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教师赏析
晟楠的文章如荔枝般清甜诱人,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果园,感受到采摘的汗水与喜悦。期待你继续用笔尖传递生活的甜与美!(钟千千)
《我的电风扇》
随着夏日的到来,我们家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夏日必备的解暑神器——电风扇。
他通体蓝色,扇叶金灿灿的,像金子一样,而且扇叶很不规则,我猜应该这样可以加大风力吧。风扇的四周被一条金黄的铁片包裹着,十分安全。在风扇中心处有一朵小花,花的中心,还有几个小孔,应该是用来散热的。再看它圆柱形的支撑管,活像一根长长的大水管。风扇下面的底盘是圆的,里面是空的。如果反过来正好可以用来当盘子。
这个风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语音功能,你只要说“小爱小爱”,他就立刻回答你。你只要说出你的需求,他就会照办。
它有三种功能:摇头、定时、风速。它的风速有三档,三档风是风力最大的一档,一档风是风力最小的一档。摇头适合大面积使用。
在夏天拥有一个这样的新朋友,真是太适合我这个爱出汗的小胖孩了。
《王家大院的夏日记忆》
夏日如金,蝉鸣贯耳。我与母亲踏进山西王家大院的那一刻,仿佛钻进了通往幽深岁月的时光隧道,穿梭到了一座雕梁画栋的庭院。放眼望去,整座大院在明澈阳光下默默诉说着昔日荣华。
跟随无数游客,缓步其中,目之所及,无处不是雕刻的盛宴。房檐屋顶、门框窗棂、廊柱扶手以及墙壁的砖石上,随处可见精美的雕刻。这些砖雕、石雕和木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我对两幅石雕印象深刻。
行至东院时,一幅石刻《乳姑奉母》倏然吸引了我的视线:年轻妇人低首侧坐,衣袂轻垂似有无限温柔,她正将自身乳汁哺予白发婆婆。老婆婆脸上交织着感动与不忍,皱纹间满溢着难以言喻的温情。为防一旁嗷嗷待哺的小儿添乱,侍女手拿叮咚作响的拨浪鼓逗耍,引开小儿的注意。看着这幅图,我虽难以置信,脑海中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乌鸦反哺的画面。原来生命之河奔流不息,正是因了这般反哺的深情。
前行几步,一方石雕《吴牛喘月》赫然在目:来自南方的水牛,身骨强壮,却蜷缩在清冷的月华之下。它粗重的喘息和惶惶的眼神,映射出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惧。据导游讲解,当年王氏子孙做官经商,历经二十一代而经久不衰,就是藉此石牛警醒自己,世路之险,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方能行稳致远。
归途中,回想那温情哺乳的故事和石牛警醒的姿态,我蓦然领悟,王家大院的雕刻不仅止于雕琢之巧,更是将“孝”的暖流与“慎”的智慧化入其中,如不灭薪火代代相传。
老师点评:山西王家大院,素有“美在雕刻,魂在雕刻”之说。小作者以“雕刻”为核心切入点,选材极具眼光。王家大院雕刻繁复万千,他却巧妙聚焦于印象最深的两幅,以“以小见大”之法,让读者得以“窥一豹而知全身”,轻松领略建筑的精髓。更难得的是,小作者不仅清晰叙述了雕刻的具象内容,更深入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让文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