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枯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9 00:38:04
《枯木朽株的典故》
“枯木朽株”——枯槁的树干、腐朽的树根,比喻不中用的人和东西。
这句成语出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邹阳原是汉景帝时吴王刘濞〔pì〕的部下,后来投奔梁孝王刘武。在他还没有受到梁孝王器重之前,曾被梁孝王的近臣羊胜、公孙诡所谗毁,因而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自行表白。书中有这么一段原文: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miǎn〕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抵,轮囷〔jūn〕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只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赢〔léi〕,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极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心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这段话大意是:
我听说过:明月之珠和夜光之璧,都是稀世之宝,但如果你在黑暗之中把它投向过路的人,那么任何人都会拔出剑来,向你怒目而视,为什么?因为事先没有声明,来得突然。而蟠根曲干的树木,虽然古怪离奇,却可以做成皇上的车子,为什么?因为皇上的左右早已看中它了。由此可见,突然而来的,纵使是随珠和璧,也只能惹人怀疑而得不到赏识;如果有人引荐,那么即使是枯木朽株,也可以建立功劳而不被丢弃。如今,没有得志的穷士,虽有唐尧、虞舜的能力、伊尹〔yǐn〕管仲的辩才,龙逢、比干的忠心,只因素来没人预先推荐,即使他要想尽忠于当世的君王,而君王对他也难免要拔出剑来,怒目而视。这样,就使不得志的穷士没有机会像枯木朽株那样尽其效用了。
邹阳在这段话里,自比随珠和璧,因为没人推荐,反而不如枯木朽株之被重用。他把“枯木朽株”比喻羊胜等平庸之辈。
汉司马相如劝汉武帝不要过分喜好打猎的《谏猎疏》中,也有“枯木朽株”一语。
“枯木朽株”或作“枯株朽木”,比喻无德无能的人或衰微的力量。也可用以谦虚自比。例如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亮已如枯林朽枝,不应与论此事……”又如《红楼梦》第七回描写贾宝玉初会秦钟时,宝玉自叹不如,自思道:“天下竞有这等的人物!……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
“枯木朽株”还可以比喻年老体弱的人。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对着镜子,我看到了一张枯槁的脸,60年的风,在我的脸上刻下了岁月的刀痕,再也不见吹弹可破的肌肤,红润的双唇,洁白的牙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藉。”此刻,我的心中涌起了这千百年来的佣怅。
翻开旧时的相册,看着一个个的我。人生啊,竟如白驹过晾,转瞬即逝。我清楚地记得昨天我还趴在爷爷的膝上听故事,今天,我周围的小家伙们都嚷着叫我讲故事。我还清楚地记得昨天婚宴上姗烧的红烛,今天,身边的他只是静静地守在我的身旁。我渝楚地记得昨天我还在死亡线上挣扎,为了另一个生命,放弃生的希望;今天,乖巧的女儿又有了一个乖巧的女儿,现在她还“姥姥,姥姥”直嚷咬。
昨天,太多令人回忆的昨天哟。我曾经举步维艰、屡仆屡起;我曾经平步青云,令人艳羡;我也曾经经历爱的编织,梦的破灭。今天,我相信我是幸福的了,没有年少时的轻狂,我学会做一个60岁的人,去微笑面对每一个人。看看四壁,这就是我的家,我曾经如“春燕衔泥”般苦心营造的家。今天,它带给我宁静、安详,带给我的子女温馨、幸福。我莫名地感动着,是为那挚深的母爱,还是为那风风雨雨的60年?
我该是幸福的了。脸上的条条皱纹是时间给我的增礼,它告诉我:你可以做奶奶了。头上的根根银丝是李命对我的恩踢,它告诉我:你的每一根银丝下都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玉不琢,不成器”,人也一样。生命如大浪淘沙,只有在破硫碰碰中,才能完整一段人生。我的60年,该是无愧于心了。
“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峨逸地、曲折地渡过了海”,我记起了冰心的一句话。青春,只是我们渡海的舟,而我们真正追求的是彼岸,真正到达彼岸的那天,也许就是现在。60年来的风雨征程,舟是旧了、破了,而人生就趋于完整了。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卑又从容。”舟是靠岸了,而岸上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让我们把这60年来积累的勇气与智慧换成岸上的第一步。这一步,我们得走得从从容容。当我60岁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该踏出自己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