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伊甸园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10:06
《心中的伊甸园》
乘一只小舟,漂泊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千年来科学的发展如同河水中的湍流,如此急切的推着我们向前奔去。自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英法美等国先后掀起政治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变。到十九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世界格局更是被重新编排成另一番模样。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是科技改变了生活。显微镜让人们在微观世界里纵横,航天飞机让人们在宇宙中探索,而今盛行的互联网,一夜之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也成了“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无不说明科技创造了生活。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可老百姓的幸福感却没有随之增长。前不久,有网友感叹道:现在生活好了,回老家过年时,不再是一家围坐在一起,尽情享受亲情和温暖,而是一人捧一手机,快速地发着拜年短信,而年味儿和人情味儿反倒淡了。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人们,究竟在渴望什么?
我想起了孔子的大同社会,想起了陶潜的桃花源,想起了《圣经》中的伊甸圣地。是的,原来千百年来人们渴望的不过是一份生活的闲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伊甸园”,它不是科学、营养、追求细致的讲究,而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不是方正的印刷体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的生硬,而是一纸“红笺小字”传达的真挚的感情;不是坐在空调车内飞速行驶的憋闷,而是一次“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酣畅与舒展。
而现实是,尽管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人类在机器的陪伴下,不再需要那些亲切的问候与关怀。但果真是这样吗?不,绝对不是。虚拟的网络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丰足的物质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真善美的传递依靠人文的桥梁,爱与诚的表达是人类最美丽的文化。最动人的是那一声声关切的话语,最绮丽的是那一笔笔用心的描画。人文的关怀创造了和谐,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她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彼此的兄弟姐妹,和同为一家;她让国与国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城堡,而是能够互伸援手的盟友,赢得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我们需要人文,我们呼唤人文!
但这决不是对科学的否定,科技是现代社会的支撑,也是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动力。科技的发展能够激发我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引导我们在多个领域中探索,遨游。它是联系未知与已知的纽带,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有了科学的引航,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长。由此为人类带来的福祉,不正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吗?科学与人文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而科学与人文能够共存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生!
抛掉那些成见吧,让我们呼唤人文,呼唤科学,人文与科学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会助人类走得更远。
《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我酷爱文学写作,斗室的小窗下,便是我八小时外的生活环境。窗对面是一幢高楼的墙壁,青灰色的砖,水泥勾成的砖缝,恰如桌上稿纸的格子,无穷无尽。逢阴雨天,偶尔能看到一只蜗牛,拖着沉重的硬壳房子,缓慢地、艰难地从下往上爬着,不知怎的,我忽然觉得,我就是那只蜗牛,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龋踊前行。
一天,女儿在窗台上摆了两盆花,一盆水仙,一盆万年青,又在窗外栽了一片竹子,如玉的花,苍翠的叶,摇曳斑驳的竹影,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微风吹动竹叶,沙沙沙,好似一曲轻音乐。真是目视之而为色,鼻嗅之而为香,耳听之而为声。
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疲惫顿失,这时再奋笔疾书,则灵感突至,文思如泉,写出的诗文亦大有增色。 这使我领悟到,环境能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情绪、健康,乃至整个生活。蜗居繁杂的闹市,当然比不了乡村的幽雅、恬静,然而人为万物之灵,可以改造环境,在闹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伊甸园吧!
《故乡,我的伊甸园》
妈妈病了,被送进了医院。
夜,病房里一片宁静。我看着被风撩起的窗帘恬静地起伏着,灯光下妈妈瘦削的脸。虽然周身骨架象散了一样,但我仍不想入睡。这夜的宁静,恰似一乱清新的池水,将我记忆的种子再度浮起。
我想起了我的家。但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哟。在它东面,是一条宽马路,人流车马闹闹攘攘。南面是电器厂,机器的轰鸣声不断,大烟囱一刻不停地排放着黑烟。西面和北面是两处散发着恶臭的水塘,那绿色的水面上,有时漂着翻白肚的鱼,有时又是死猫烂狗、死耗子……自从搬进了这个家,妈妈先是神经衰弱、失眠,后来血压高、心率加速。昨天,在刺耳的噪声中,妈妈颓然倒下。
我曾多次劝妈妈换个环境,最好能回到老家去,但妈妈总是挂牵这那的不答应。
我的故乡,是苏北的一个小村,那里是我的伊甸园,是真正美丽的地方。
自从有了记忆,我就深深地爱上了那古朴的小村,爱她晨霭中的鸟鸣,爱她有美女般的行行垂柳,爱听那打渔人粗犷的歌声,爱她不时变幻的美姿:阳春三月,飞絮蒙蒙,满村的梨花,雪白一片。屋檐下,栖息着一对交颈呢喃的新燕……
当太阳将天边烧红的时候,牧归的牛儿眸眸叫,牧童手持横笛吹出一申串迷人的旋律。
金风送来了果园的飘香,小河水弹奏起收获之歌。
冬天来了,堆起了雪人,瞧,多象我。
我仍记得年轻的妈妈是那么甜蜜地亲咖我。
但是现在妈妈老了,脾气也变了!
我叹了口气,将手插进兜里,无意中触到了一封硬梆梆的信,这是堂哥写来的。说最近我们家乡发现了蕴量相当大的煤矿,不久就要开采了。说我们家乡会更富起来。是的,会更富裕的,我对此也很高兴。但我同时又有担心,等待着我家乡的会不会是煤灰狂舞的命运呢?如果能够妥善地处理好“三废”问题,那么,现代工业一定会为我的伊甸园增色的。
《背叛上帝耳朵伊甸园》
《圣经》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把他们安排在神秘的伊甸园里,使人类在那里繁衍生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其实这只不过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们杜撰的故事,在上帝的日记《成天说》中记录了人类真正的起源和转变。
上帝很喜欢到他的属地走走,而这里面他最喜欢的又得说是地球了。整个宇宙中只有这个星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生命的欢乐和希望的祈祷。这里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比圣殿中画像的颜色还要丰富和鲜艳;这里也有着动人的歌声,比海岸魔女的声音更加诱人。
但是地球太美好了,这使得其他所有的星球都显得那么的荒凉和冷漠,只有孤寂。上帝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他要让所有的星球都像地球那样欣欣向荣,他要让整个宇宙都充满欢歌笑语。于是上帝创造了最聪慧的人类—亚当和夏娃,他希望人类能够改变这一切。
伊甸园—月球是距离圣殿最近的星球,上帝决定让他们从这里开始改造。亚当和夏娃被带到了这里,这里只有寒冷和荒芜,没有一丝生气。亚当和夏娃在这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这里。然而这里实在是太单调了,于是上帝派去了他的亲信—小鸭子去陪伴这两个孤独的人。这里才是人类最初的家园—伊甸园。
小鸭子曾和上帝去过很多地方,这里面他最喜欢的就是地球了—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一年四季都充满了活力—春天那里会有绿色的草,红色的花,有着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有着鸟儿的鸣咐,有可以和他一起玩耍的虫儿;夏天那里比圣殿凉快,有着蔚蓝色的大海,有着总在不停地奔腾的泡沫,有着时不时就撞到身上的小飞虫儿;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到处都是果实,甜的酸的,大的小的,他常常和上帝在铺满落叶的森林中休息;冬天虽然冷,但却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孕育着新的生命。
亚当和夏娃早已对月球上的生活感到厌烦,他们忍受不了这么单调的生活,听了小鸭子的描述他们知道了原来宇宙中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他们不再专心工作,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才能到地球上去。他们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个梦—到地球上去。
终于有一天,上帝来到月球看看他们的工作进展如何,结果上帝大失所望,他们的工作毫无进展,_上帝大怒。当亚当和夏娃请求__仁帝让他们到地球上生活的时候,上帝明白了是鸭子多嘴,他一怒之下把鸭子的嘴捏扁了,罚他终身不得讲话。
一个月以后,上帝来到了地球,他敢肯定亚当和夏娃一定求他,让他们重新回到月球上去,因为从来到地球的那一天起,上帝就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种种灾难、痛苦。然后结果让上帝大为吃惊,亚当和夏娃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快乐,虽然这里充满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危险和血腥,但是这个星球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正涵义。这里充满了生命的高尚,也有着希望的号角,他们每天都生活得充实而有乐趣。他们决心让这个星球变得更美好。为了纪念他们的第一个家园,他们把这里叫做“伊甸园”。
上帝已无话可说,他只能默默地祝福人类,赞美地球。
就这样,为了这个可爱的地球,人类背叛了上帝的伊甸园,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校园里的“我”》
伊甸园样静谧的云霓飘逝了。
有了流动的追求流行的色彩。
校园,便荡漾着一种活力,一种名副其实成为时代万花筒一部分的强烈感觉。
社会的手时时伸过来,强拉硬扯要校园与它一起奔跑。而这儿的一双双年轻的手臂,早就“不安分”地长长地从课堂伸出来,欣欣地迎接着风声雨声。
年轻的心最崇尚变化。
年轻的人最喜欢多样。
昔日,老师、家长自信得俨然是说一不二的将军,统帅粉孩子和学生。可如今.正是在他们为社会形响优心仲仲时,学生们却不怀成见地、欢喜地关注着大街上的流行色,大胆地让脚步合上涌动的节奏,捉取感兴趣的、最时绪的装点在发髻、衣襟和心之门扉,’把一阵阵“热”引向校园的课堂和林荫道。
于是,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摆上了课桌。
某种社会情绪在稚气的脸上也现出痕迹。
霹雳舞、钢丝头、T恤衫、经商热、尼采热、出国热……流行,像漫天滚过的一串雷鸣、漫地席卷的一阵疾风,你能分得清哪是校园哪是社会吗?
校园,是一架敏感的度量仪,测试6着社会流行的广度和深度。
流行,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态度、话题、观念甚至一句口头禅等等的竞相效仿、追求而形成的大众性的普遍的短期行为现象,多以“热”、“时堪”、“时尚.”等形式表现着‘。反映着人们一定的精神和悄绪面貌.它在一个迅速变动的时代及青年群中特别容易产生。
如果说凝固、缺乏变化使人死气沉沉,那么因流行而带来的环境的流动,则使学子们渐渐放弃了拘谨、呆板,而开始潇潇洒洒地置身于阳光下、潮流中。
校园流行,又具有它独特的色彩。你看——
校园,流行着潇洒而富于个性的“我”。
大家争着以别致的色泽—一笔笔刺激性的色泽——鲜黄(那是辩论会上、竞选仪式上富于挑战的身影吧),一笔笔赏心悦目的翠绿、湛蓝(那是课堂上别出新裁的提间、操场上令路人羡慕的龙腾虎跃吧)……一走向人群,汇成一个迷彩的青春世界:狂傲的、活泼的、热情的、抑郁的……各具风采却流行着一个声音:“我认为……”
于是,不管三毛、琼瑶、席慕蓉、金庸……怎祥在课堂的教科书下、深夜不眠的小屋里流行得疯狂,我们不会“花眼”;不管流行歌曲怎样像走马灯似地令人唱着一支永远唱不完又不断变幻调子的长曲,可我们不会“哑嗓”。
大众议论的流行话题多是身边的经济生活和各界社会名流。而校园,这“名流”主要是影星、歌星、球星、舞星、笑星们。谈“星”、谈人生、谈深沉、谈明天、谈高考……校园里不衰的流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