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慈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2:29:05
《读《弟子规》有感》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观《弟子规》有感
山河岁月,绵绵地来,匆匆地去。即使行走万里,亦抵不过这样一处世外相遇。在这样的地方,适合思考自己,抽离自己,回到另外一个时空,与另一个自己相遇。这样的地方就是书的世界。进入书的世界,给人以乐趣,给人以才干,给人以光彩。
宛如中华辽阔的疆土,我华夏的传统文化也在书的世界中占据着巨大的比重。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我在读《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篇时受益匪浅。我最喜欢的两句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为人子女应该恪守的本分:父母教育的时候,必须认真倾听,父母责骂的时候,必须恭顺承受。这句话精准地体现了“孝”作为我国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的要求。
为何要以“孝”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呢?我想,一切美德和善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而父母正是我们生命之始,是我们第一关心与尊重的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人若是连父母都无法关心与尊重,那又如何会关爱尊重其它人?所以说,一个要做大事的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必先经过孝道教育来培养,没有了“孝”,其它品质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国人将“孝“作为评判君子的第一标准,国君也把“孝”作为审核官员的标尺。舜以孝德获得尧帝的禅让;东汉则直接以“举孝廉”的形式选拔官员;魏朝以孝治天下,所以才有了为孝敬祖母而辞官的李密,才有了感动世人的《陈情表》。几千年来,我们已经将“孝”之一字融入血脉,渗入骨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以传承孝道,赡养父母为己任。与西方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文化不同,中国人重孝道,重家庭责任,国人从没有因为成年就离开父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的习惯,而是选择挑起家庭重任,将营造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作为理想目标,让老人有所养,而子女更是耳濡目染,将这品质代代相传。所以四世同堂是国人最大的理想,而这一理想中透露出来的正是“孝”之精髓。
掩卷而思,我们自小就从书籍中不断聆听着“孝”的教育。《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教育着我们爱护小辈,尊敬长辈;《增广贤文》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教育着我们当供养父母,回报恩情;《韩诗外传》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教育着我们当及时行孝,莫要追悔终生。华夏儿女将生活的智慧,将”孝“之大道记入书册,在书中将我中华文明之魂凝聚,形成我泱泱中华具有民族独特性的精神支柱。它不仅是国家的根脉,更是我华夏儿女的血脉传承。在”孝“之一字的血脉传承中,中国人自成谦逊温和的圆融品质,中华民族自成宽容仁爱的国风国格。
我慈孝之心,国人人人皆当有之。
《人要懂得慈孝》
今年春节时的火车票卖得很紧,可恨的大雪又封上了高速公路,害得好多人都没办法回家过年了。这可难为了爸爸。他一放寒假就去买票,先排队买个号,再按号去买火车票。爸爸排了整整一天一夜的队,才买上了几张火车票。
我很纳闷:爸爸为什么一定要回老家过年呢?在宁波过年不也很好吗?也不用为买票这么折腾了呀!我便去问爸爸。爸爸笑了笑,然后语气沉重地说:“傻孩子,你的爷爷奶奶一年没见到我们了,我们也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们了,你难道不想念爷爷奶奶吗?”“想。可是……”还没等我回答完,爸爸又接着说:“可是,爷爷奶奶也很想念我们。如果我们不回去的话,爷爷奶奶将十分冷清,没人跟他们一起吃年夜饭,没人跟他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没人给他们放大鞭炮了。看到别人家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过年,而自己家却冷冷清清,他们将多么伤心啊!”
哦,我懂了,我们每年去老家过年,这是我们对爷爷奶奶的一份孝心呀!人要懂得慈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