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湘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7 17:59:59
《兴马洲游记》
湘江里有一座小岛,它的名字就叫做兴马洲,靠近湘潭的昭山,听说非常美丽。于是我们全家在国庆节期间,一个晴朗的日子,开车从星沙出发到位于暮云镇的这个小岛,整整坐了38公里,这是我第一次觉得长沙县可真大啊!
我们到了兴马洲的渡口,看到兴马洲在湘江中央,离岸边有一段距离,需要坐着船,才能上岛。趁着等渡船的间隙,我在江岸边玩耍,还捡了好多田螺呢。
渡船终于来了,这是人车混装的船,有两层,还挺大的。我爬上二层甲板,欣赏渡江的美景。湘江里的水即碧绿,又清澈,江面宽阔,远处的昭山直立在江边,也是碧绿色的,可真美啊!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丽,让人感到湘江的美丽。
我们登上兴马洲,立马就有一只小狗跟上来,而且这里散养很多鸡,鸭,鹅,还有吃草的黑山羊和可爱的猫咪。我用小零食喂给小动物们,他们可喜欢吃了。
我们顺着路来到露营的地方,这里有非常多的好玩的东西。有人在钓鱼,有挂在树木间的吊床,还有秋千可以荡呀荡,甚至还有个好玩的充气城堡。
我们走到岛的岸边,看到夕阳照在江面上,好像给水面打上标签,一片波光粼粼,景色好美啊!岸边有很多钓鱼的人,不时在夕阳里挥舞钓竿。不时可以看到有鱼儿跳出水面,争抢食物。
我看着这些好玩的美景。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在这玩了很久。夕阳渐渐落下,为了赶最后一班轮渡,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在返回的渡船上,我看着江上的美景,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最美摆渡叔”唐世国700字》
他在湘江撑船摆渡35年,他从水中挽救了25条生命,他被当地群众誉为“最美摆渡叔”,他入选“2019中国好人榜”。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唐世国。
今年60岁的唐世国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下埠头湘江渡口的摆渡人。他5岁学会游泳,8岁便能横渡湘江,26岁开始在渡口摆渡。
唐世国第一次救人是在1984年。当时正值汛季,一名在江边洗菜的妇女不小心滑入了深水区,被水流冲到了江心。听到呼救,正在船上休息的唐世国来不及多想,纵身跳入江中。汹涌的激流夹杂着漩涡,落水妇女时浮时沉,命悬一线。唐世国迎着翻滚的江浪,奋力游向妇女,十米、五米、三米……终于,唐世国拉住了正在下沉的妇女,精疲力尽的他咬紧牙关将妇女拖上了岸。唐世国从此开启了他的英雄时代。
救人最多的一次,是1988年农历正月初三,祁阳县黄泥塘湘江水域发生了翻船事故,40多名乘客落入江中,情况万分危急。当时,唐世国正在岳父家拜年,忽听得有人喊:“翻船了!快救人呀!”唐世国立马出门跑向江边,加入了救人的队伍。寒冷的冬天,江水冰冷刺骨。在寒水中浸泡了两个多小时的他,一共救上了7人。而他自己爬上岸时,全身冻得乌黑发紫,一个踉跄昏倒在地。经抢救苏醒过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让我早一点知道,或许还可以多救几个人”。
每一次听到呼救,唐世国总是毫不迟疑;每一次救人,他都竭尽全力;但每一次救人结束,他都是默默离开,穿着湿透的衣服往家里赶。唐世国是人们心中的救人专业户,是名副其实的草根英雄,他的名字也因此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如今唐世国的两个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想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可唐世国挂念着过江的乡亲,一直不愿离开渡口。35年来,尽管骄阳晒黑了脸庞,江风吹皱了额头,但他依然在艰苦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和老伴一起守着这千年渡口,为两岸的村民撑船摆渡,守着一方平安。
《美丽的湘江》
天渐渐亮了,江面泛起一道波光,一缕阳光悠悠地升起,白鹤扑闪着翅膀,不时低头啄食河中的鱼虾,直到阳光照遍湘江,它才缓缓揭开神秘的面纱。
上午,湘江像被扔了五彩颜料,透出蓝、红、紫、金黄的色彩。江面风平浪静,宛如浓妆淡抹的美女西子,扬起那微起的长发似的浪花,远处那淡绿色,似乎是她手上戴着的白玉,临近的货轮发出“隆——滴——呜”的声音,似乎也在称赞湘江之美。
我吃完午饭登上岸边,江上弥漫着午后的热气,江边的水草在江风中飘荡。水草成排成排地生长着,给湘江添上了一层围墙。江心正中央泊着一条小船,船上的渔人们有说有笑,其中一人甩着手臂摇动船桨,在江面击起一层涟漪,另一个人把渔网一扔,渔网立刻沉进水里,另外一人又催促道:“中午正是捕鱼的好时机,现在鱼可又肥又嫩,还能卖个大价钱!快捞,再不捞可让别人抢去啰!”
那个撒网的人说:“别急,鱼还没进网哪,再等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两三分钟过去了,那人一捞网,果然抓了几条肥鱼,我看着鱼都直流口水了!
黄昏时分,太阳下山了,最后一层光也从江上移了回去,只有几个渔夫在静静地抓鱼,直到最后一抹晚霞退去,他们才默默无言地离开。
啊!湘江,你真美!
《夜游湘江作文400字》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们全家去湘江游玩。
这是一个盛夏之夜,白天虽然很热,可太阳一下山,几阵江风吹过,便暑气全消。我们登上游船,纵览湘江景色。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悄悄地升起来,圆圆的,正落江心。整条江都笼上了一层白蒙蒙的月色。游船缓缓驶离岸边,排列在两岸的楼房流光溢彩,鳞次栉比,繁花锦簇,令人想起节日夜空的焰火,想起盛夏时怒放的凤凰花。不过,夏夜的湘江,最热闹最吸引人的还是橘子洲,游船缓缓驶过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我一边身临其境感受着《沁园春.长沙》中描绘的辽阔美景,一边体会着“风华正茂”的书生意气,感受着“指点江山”的壮志豪情。我不由得感叹,百年以来,楚湘人在橘子洲的绿荫下,笃行不怠,与时俱进。
这时,月亮已经升到中天,南风凉快,月色正浓,游船要返航了。只见江岸上还是一派喧腾,汽车来来往往,行人熙熙攘攘,湘江沐浴着明月的清辉,更显得妩媚了。
游船在习习南风的抚拂下,晃荡着,晃荡着……
《橘子洲头》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立于湘江之上的一方沃土,江水激起浪花的声音,席卷着历史的风华,向远方流去。
橘洲上是没有橘子树的,可香樟却遍地都是,可以说是栽满了橘洲。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点点光斑,打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第二常见的便是路旁的映山红,不知为何,长沙人对映山红总是情有独钟,虽不是本地特产,却将其定为市花,还栽满了大街小巷。橘洲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春天,映山红遍地开花,一朵朵, 一簇簇,红艳娇俏,很是热闹。
长沙人对于湘江的情感,正如埃及人对于尼罗河,是那母亲一般的存在。湘江滔滔流过星城,流过橘洲。湘江不似洞庭,与天一色,而是裹挟着泥沙的灰蓝,是钢铁一般的色调。一起风,江水便掀起浪来,千堆似雪的浪花拍打上岸,又退去,反复如此。江水与泥土的合鸣,犹如一首荡气回肠的凯歌,交织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不时,江上凌空腾起几只飞鸟,又似箭一般地消失不见。深灰色的鲫鱼逆流而上,似与这江水相搏。正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啊!
橘洲上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青年毛泽东的雕像了。雕像上的青年意气风发,双目炯炯,似看到百年前一群青年,在橘洲上提诗作对,寻找一条救国之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在那个望不到路的年代,他们便是焰火,用青春绽放出了炸破黑夜的华章,唤醒了沉睡的愚民。
橘洲灿灿,湘江滚滚,星汉日月,吞吐万象。吾辈今日应铭记先辈之精神,以青春之态,担当宇宙。
指导老师:阳慧萍
《大江游记》
自江之上流,湘江至下游,奇异无数。自源下,应是晓起观碧野于山峦间,银川似缕,风吹草低,其牛羊鸣哞可闻也。银川百里,水天一色。至其中,两岸自山峦挺拔,烟波浩荡,猿鸟其鸣,而其壁自岿然不动。水道九曲回环,层层叠叠,似银蛇,盘于水中之龙,若隐若现。观岸势,直上云霄;闻水声,激越高昂。复行数十里,见飞流,一泻千里,铺天盖地。水溅于草木之上,霎时林声涛越,如猿语,如鸟鸣,从其水帘之间,光陆迷离,似幻化出一洞。天材地宝,于虚无缥缈间。直至其下,已是日暮黄昏,竞于江上,掀起万片龙鳞,日照万点金。彩云间仅一鹭伴,唯叹“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波澜不息,掀起万点壮阔,楼里,梵声一片,使其如天上人间。闲生于江畔,微风如玉。
共计奇异之景山峦,江阔,江峡等,实无不幸也!
《游乐园》
炎热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去湘江荡游乐园玩。一进游乐园,我看到好多游乐项目,有过山车、鹦鹉王国、摩天轮、海盗船等等。我们先去坐了过山车,过山车可真刺激啊!我刚坐上去的时候特别勇敢,以最快的速度绑好了安全带,刚开始起动我已经紧张起来了,紧张到我自己都能听到心跳了,过山车越来越快,渐渐地我觉得飞起来了,我吓得紧紧地闭着眼睛。
虽然我吓得惊魂未定,但是,我还是喜欢坐过山车。接着,我们再去了摩天轮,摩天轮又大又高,坐上去可平稳了,当我转到顶往下看时,哇,真漂亮!
我太喜欢游乐园了,下次我一定还要来游乐园玩。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鹧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释】
⑴湘江阔:宽阔的湘江。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⑵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⑶日向:一作“春日”
【译文】
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水乳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鉴赏】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最后,诗人笔墨更为浑成。鹧鸪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不知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世人誉之为“警绝”。
《保护母亲河——湘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同学们,听说过毛泽东写的橘子洲头吗?它是由湘江的激流冲击成的一个小岛,它成了湘江一笔靓丽的风景。
在以前,我走在沿江风光带的路上,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桃花开鲜艳,杨柳长得茂盛,小鸟们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为自己家在风光带而感到自豪。我也为自己家在这旁边而感到骄傲。然而……
现在,湘江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小草没了以前那嫩绿的颜色,油菜花也变得没那么耀眼,小鸟飞走了;鱼儿病了;地面上沉积着大片垃圾……只有橘子洲头和风光带还拥有残留的绿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进入了深深的沉思。
我查了资料,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由我们——人类不爱护卫生而造成的。每次去那玩,都会看到一堆堆的白色垃圾,有塑料袋、香蕉皮、烂拖鞋、纸盒,在岸边横七竖八地摆着。招来一片令人呕吐的臭味和腐烂的味道。它让我们叫苦不迭。我也垂头丧气、心灰意冷。
令人兴奋的是,政府开始下决心整治湘江污染问题了。他们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强化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派出专人查找到好几个污染源,对这些污染源相应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整治;设立了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成功地清除了20%的污水。这些消息实在令人信心倍增。
我们当然也不能束手旁观,要努力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也要为湘江的美丽作出自己的努力。虽然我们只是小孩,不能使环境大面积变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从捡垃圾做起。
俗话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相信,湘江——我们的母亲河总有一天会恢复以前的模样,光彩照人!
《爱护湘江保护环境》
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那里原本有小鱼在歌唱;有小虾在跳舞;还有些飞禽走兽在这里觅食充饥。但现在,湘江变得凶残暴烈,变得性情猛烈,让人们叫苦不迭。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类自作自受。因为他们不顾一切地捕捞小鱼小虾;不顾一切地往河里扔白色垃圾;不顾一切地往河里排放污水……于是湘江就变了样。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臭味。
面对伤痕累累的湘江,我们心情非常悲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想方设法保护湘江,让母亲河能够恢复以往干净的面容。我们可以在河里捡垃圾;可以把那旁边沙滩上的垃圾清理掉;可以去抄查污水排放处;我们还可以在湘江旁的沙滩上插一些保护湘江的牌子呼吁人们……
不仅是湘江,我们居住的城市也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一天不如一天。为了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禁止踩踏花草、搞好环境卫生等方法保护环境。我们小朋友在课余时间,可以到一些公共场所散发传单,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来一起维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