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久负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3:23:10
《潍坊风筝》
风筝,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是风筝的故乡,而潍坊风筝更久负盛名。潍坊与北京、天津齐名,为我国三大风筝胜地。
风筝在潍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自明代起,放风筝就开始兴于潍坊,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更加普及。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潍县做过七年县令,在他罢官回乡后写的《怀潍县》一诗中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操斗春归”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潍坊人民在春暖花开时节放风筝的盛况。同时期,潍县人郭麟也有诗描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也描绘了潍县人在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竞先到白浪河畔春游、放风筝的热闹情景。据《潍县县志》记载:“清明,小儿女纸鸢鞭迁之戏;纸鸢共舞不一,于(除)鹤、燕、蝶、蝉各类外,兼做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可见当时的风筝技艺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潍坊风筝进一步发展,当时市场上已出现了专门出售风筝的店铺,并出现了陈哑巴、王福斋等风筝巨匠。
潍坊风筝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品种繁多、扎工精巧、色彩鲜明、放飞高而稳的独特风格,从而跻身于祖国的工艺美术之林。
潍坊风筝种类之多,可达数千种。根据取材不同可分为人物、飞禽、昆虫、鱼虾、古玩器物、戏剧花脸等类。根据风筝扎制的式样,可分为单片的、立体的、硬翅的、软翅的、串子的、组合的、浮雕式等多种多样。龙头蜈蚣、凤凰、苍鹰、仙鹤童子、雷振子、刘海戏金蟾等诸多的风筝,可算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佼佼者了。
扎工精巧较为突出地表现出了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在悠久的传统基础上,风筝的造型发展得更加优美。从大型的,到小巧玲珑的,从单个的,到串子、组合的,从扎工结构简单的,到复杂的,无不姿态万千,形象逼真。这一特色可以在潍坊风筝之冠“龙头蜈蚣”上体现出来。那巨型的龙头娱蛤,真的象一条巨龙,整个身长二百多尺,由近五百个腰节组成。伸展开来,足有四十层楼那么高。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几百公斤重的巨型龙头,看上去威风凛凛,让人甚是有点胆颤。整个龙头全是用竹片扎制而成,每一根竹片都有独到的技艺,结构复杂得很。说起那小的“龙头蜈蚣”,装在火柴盒里还嫌大呢!如此栩栩如生的“龙头蜈蚣”,可算是龙孙了。它是风筝艺人用高超的技艺,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完全是用竹片扎制而成的。如此精湛的技艺,哪能不令人惊叹呢。
潍坊风筝不但扎工精巧,而且在绘画方面突出了色彩鲜明的民间地方特色,吸取了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的潍坊杨家埠年画的营养。“雷振子”风筝是潍坊风筝代表作之一。它的图案色彩对比强烈,画工细腻,人物的表情、动作姿态,无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如果把它放在房间里,既可起装饰作用,又可供人闲暇之时观赏。
潍坊风筝不仅精巧美观,而且飞得高而稳,在国内外多次放飞的表演中获奖,烹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潍坊风筝以它独特的风格早已名扬中外。1958年,潍坊风筝首次参加了广州交易会,受到了国际友人和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1984年,国家体委确定潍坊作为国际风筝会所在地。
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传播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而且为潍坊的振兴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国际风筝会期间,世界各地的外商纷纷慕名而来,扩大了潍坊商品流通的渠道。从1984年至今,仅出口风筝就达五、六十万只,换取外汇几百万美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