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文物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6 07:24:13
《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
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三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忽风行全国,令众人痴迷。众多年轻人向故宫投简历,网络留言,只为留在故宫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三篇,欢迎阅读!
【篇一: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
一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百万点击量,波澜不惊的纪录片却通杀70后至00后,匠人们的恬淡工作生活,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我们需要点时间冷静一下,放慢我们的步伐,去重拾那一份真趣。
有网友说:“我只想安静地在故宫扫扫地就行,求收留。”有人对西藏向往,想做一次朝拜获得心灵的洗涤。只要你有心,其实在哪都可以,丰子恺曾言:“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阳台观雨,雨声清脆悦耳,有些湿润的空气罩在身旁,人也随着这细细密密的跃动在空气中的小精灵柔软了下来,心都宁静了。有时行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则无论是那景如何鬼斧神工,总能让人疲乏。而当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旅途中,一个稚童伸出软嫩的指头点着山水空云,说那方的像家里新添的茶几,那圆的像家里的小乌龟时,这些林中事物仿佛才被注入了生命力才活了起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以饮食为载体,传达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事却往往最能触动人的心弦。
节奏紊乱的时代把生活变成了嘈杂的竞技场。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五彩缤纷中却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悲凉,恰如海上的孤岛,花哨却寂寞。红尘繁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许多人已不能安放一颗平常心,看不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世人皆曰尘世苦海,然世间花鸟言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其苦自心尔。人生长途路漫漫,我们急躁地前行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就算匆匆忙忙赶到了终点,终归都只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去而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妨缓下步子来场深呼吸,平静如瓦尔登湖畔的垂钓,淡然如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内心的静谧美好便不再只是“当是只道是寻常”般的回忆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家里做家务,我在公司搞业务,我在课堂学知识。生活如此多娇,你关注她,她便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你笑,她也笑……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初春新芽破土的惊喜;是否聆听过仲夏夜里的蝉鸣;是否品味过寒秋中萧瑟的味道,是否感受过冬日里那一缕阳光的宁静……
春住心底花自香。
【篇二: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
当一部没有大牌也没有小鲜肉的纪录片意外走红时,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热衷于修复文物时,我很欣喜。因为就在前几年,中国还是一个可以随处“抛币祈福”的国家,而现在的年轻人对故宫的向往,却恰恰体现出了国人的文化素质提高。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使我们养成人性,缔造了文明。
几年前,不断有媒体曝出国人旅游时的陋习,如在埃及神庙刻上极富中国的特色的“到此一游”,在杭州的雷锋塔下抛币来祈福,甚至拨光莫言故居家门口的草来“沾灵气”。文化的传承,传承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心和经济一样,一样的只追求高利润,追求高回报和收益,却不曾想过要丰富自己的内心,给灵魂片刻自由。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接受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以纯真、无私、以善良来洗濯浮躁、功利与自大。文化传承的意义就在于此。古老的文化是经历千年的沉淀,是古人遗留给今人最好的礼物,回归传统文化,可以使人讲诚信、明礼仪、立远志、敢担当。
春节时爆红的《中国大会》和《朗读者》两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好评,也触动了人们心中早已远去的文化情怀,所幸那种情怀是深埋在我们的血肉中,只是老去,却依旧辉煌。重视传统文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人开始真正的“慢”了下来,人们开始从容的思考,从容的生活,开始体会云白风轻,川行石立,鸟笑虫鸣,渔樵互答的境界。而不再叹尘世苦海,不再为名利所缚,形成了自己的人性,缔造出自己的文明。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所引发的网友对文物的心驰神往,所反映出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向往故宫生活,反映出的是时代的大转变,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们懂得了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他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品位、道德则正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篇三: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
网络上传播的纪录片,让一直默默无闻的大师们火了。修复文物这一冷门却收到了2万年轻人的简历。不是在于去故宫有多热门,反而是年轻人们受到了新的感召——文化。
文化之一——源于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元代后期,便是将有才干的工匠编入独立户籍。这便影响了工匠与士、农、商业的不同。时代发展后,由专为统治服务而提高水平的工匠已褪去其落后的外衣,向着“精益求精、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稳步前进。人们钦佩于精巧的手艺,想成为一代工匠大师的人慕名而至。
文化之二——维系传统文化的纽带。中国人是重感情的,那是身体中流淌着的因子,对传统文化美好的想象与保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人们看到文物如钟表一类起死回生后,谁人内心不是欢欢喜喜、大声称赞呢?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既表现为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又能表现为文物的保存与保护。激起了人们对历史美好的遐想。史铁生曾说:“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会坍塌。”如果从残缺文物中修复并发现美,那也是十全九美了,美哉,乐哉!
文化之三——慢节奏。“我只想安静地在故宫扫扫地就行。”待在此地,不生财,却可以减压。也许,吃多了快餐的人们,偶尔也会停下脚步烧一顿自家菜肴。过久了城市快生活的人,压力大,缺少幸福感。旅游业也盯紧了商机,乡村游。对于像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不知去地里摘摘菜,喂喂猪,烧烧土灶,抓抓鱼有什么乐趣。前两年的《爸爸去哪儿》不也火得“别具一格”?这些都反映出,生活需要慢节奏。
故宫里的下午,少事时,可否沏两杯茶,坐在院中,回想千古帝王,晒晒太阳,远离车马的喧嚣,是多么真挚的轻松感。
文化,没有政治那样强硬,也没有经济那么有实力,却如空气一般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但若要保持住对故宫工作的热情,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虔诚。
【故宫修文物高三作文三篇】
《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
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 篇1
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也趋向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资非常有限,城市发展资金主要靠各城市独立解决,所以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中,规划是龙头,规划必须先行。在城市发展中道理也是一样的。因此,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研究,十分重要。城市规划走向发展性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本身就可以创造价值,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城市经营。一个好的建设规划、小区规划就可以创造上亿的价值,上海文化佳苑就是一例。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创造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周庄、平遥的规划最有说服力。
概括起来,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以环境美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基础设施区域共用,节约投资并增加效益;规划先行,搞好城市发展性规划。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各城市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面对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以推动城市的建设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研究专家李秉毅,请其主要就"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方略发表看法。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何在?李秉毅介绍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李秉毅说,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城市文化遗产,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_发展城市旅游业,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城市。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场所。小小的周庄(小镇),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增长率也是惊人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我国张掖市比日本的高山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得多、有价值得多,然而,我国张掖市的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值的比例却比日本的高山市低得多,张掖市不到10%,而日本的高山市在70%以上。
总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遭受地震时,国际上给了相当数量的捐助。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经营的长远战略。
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高三作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工作事业上浮躁喧嚣碌碌无为时,他们却在艰苦的环境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学习生活上压力山大彷徨无助时,他们却抱着舍我其谁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复制出一个又一个国家骄傲。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犹如“扫地僧”般的故宫文物修补者,貌似普普通通而个个身怀绝技。
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大师们的只有敬佩和赞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在修补各种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这份耐心,才修补好了许多原本破损的珍贵文物,是他们的勤劳和耐心,才让后人能有机会在故宫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文物,让辉煌历史再次重现。
纪录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细心和信心;他们的眼睛锐利似鹰眼,细细的观察出这个文物器械无法启用的问题所在;用一双双巧手,自信的织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丽的瓷器,修好了精致的器械……
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细心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耐心,踏踏实实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永不放弃;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部纪录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说词:“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好逆袭。”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工作事业上浮躁喧嚣碌碌无为时,他们却在艰苦的环境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学习生活上压力山大彷徨无助时,他们却抱着舍我其谁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复制出一个又一个国家骄傲。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犹如“扫地僧”般的故宫文物修补者,貌似普普通通而个个身怀绝技。
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大师们的只有敬佩和赞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在修补各种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这份耐心,才修补好了许多原本破损的珍贵文物,是他们的勤劳和耐心,才让后人能有机会在故宫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文物,让辉煌历史再次重现。
纪录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细心和信心;他们的眼睛锐利似鹰眼,细细的观察出这个文物器械无法启用的问题所在;用一双双巧手,自信的织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丽的瓷器,修好了精致的器械……
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细心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耐心,踏踏实实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永不放弃;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部纪录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说词:“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好逆袭。”
《参观古文物展览500字》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跟随南国小记者团一同参观古文物展览。
一进入博物馆,我就看见各种各样精美的青铜器,它们都是青绿色的。讲解员阿姨说,因为它们被氧化了,就像铁钉生锈的原理一样。在众多青铜器当中,我最感兴趣的当属霸气的倗季凤鸟尊,据说它可是镇馆之宝哦。我们还参观了金灿灿的佛像,他们的坐姿各有千秋,有结跏趺坐、交脚倚坐、和自在坐等。
最吸引我的还是精致的珐琅器,它颜色鲜艳,就像穿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服,上面点缀着精细的花纹。这么精细的花纹是如何制作的呢?据说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和镀金几个复杂的制作过程。当小朋友们看到铜胎掐丝珐琅力士像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的姿势很滑稽,一只手插着腰,另一只手高高举起,掌心朝上。他单膝着地,跪在地上。眼睛瞪得圆圆的,眼珠子都突出来了,就像金鱼的眼睛一样。同样突出的还有他那高高挺起的将军肚,威风凛凛,我想他一定是个拔山扛鼎的大力士。
这次古文物参观是一份充满了知识性的生日礼物,我学习到了:祖国的许多古文物至今还漂流在海外,它们经历过战争抢劫、非法走私、和移民携带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长大以后要竭尽全力地把我们的文物带回家。
《文化之都》
今天我参观了广西博物馆,对文物有了些了解。
早上9点多,20多名小记者们在广西博物馆集合。通过介绍,我们认识了讲解员姗姗老师。姗姗老师带我们从“瓷美如画”开始参观,认识陶瓷。我们通过参观实物,从原始瓷器到宋朝瓷器,个个与众不同。做工精细,纹路清晰,真是“瓷美如画”啊!我们还通过3D投影,知道了陶器精心的制作过程。我们的第二站是石器,石器是原始人用的,最早的石器是用来切割的。我们从壁画上认识到,石器回来也用来祭祀。第三站是青铜器,青铜是由石器演变而来。不过,它与石器大不相同,青铜多姿多彩,变化多端。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而石器年代久远,还是个未解之谜。到了最后一站,中国的瑰宝——汉字。中华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样样独特,奇妙。汉字最早刻在龟壳上,到刻在木板上;到了皇帝统一天下时,就有汉字刻在玉片上;直到造纸技术发明时,人们才开始写字。随后,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改善了印刷术。参观完后,我们试着用活字印刷术印《弟子规》。
今天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参观了广西博物馆了解了文物。
《文物大同独好》
我觉得大同比北京更好!
大同从古代保存下来的文物跟北京比较起来更多,还有这些文物都是很独持、很珍贵的。我在车里从导游小姐那里听说过大同是一个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而且从北魏王朝把大同建为首都以来,大同在当时一直是北方的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所以这里有很多古代的文化遗迹。
要是有人问我觉得去大同看到的东西中最值得感叹的、最令人吃惊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华严寺的佛像群,云岗石窟的巨大的佛像,还有悬空寺的奇妙的建筑艺术,包括所有不同的东西,一个一个的小巷,都是珍贵的历史遗迹。”
大同整个城市就好像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博物馆,去大同旅行后我的感想之一是关于雕刻,雕刻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占了重要的部分,比绘画多一些,而且都是栩栩如生的。比如说,华严寺的佛像的表情好像活的似的,极其生动,还有,这个佛像群安排的位置也是很绝妙的。
我去云岗石窟看到那雄伟的规模,就能够推想出中国古代祖先们宏伟的思想和他们远大的志向。
还有,让我吃惊的是悬空寺奇妙的建筑艺术及这个寺庙和它的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参观完悬空寺后,我觉得中国人特别喜欢具有独特风格、稀奇古怪、稀奇罕见的东西,此外,他们总要在各方面都争第一名。
我还想,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啊!而且一定会有许多人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古人建造出了如此伟大的建筑,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是我有点儿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修建这么大的建筑物呢?
这些建筑物有什么意义呢?
固然这里有它的意义,然而,栖牲了许多人的生命值得吗?那些人的个人价值何在呢?
这次旅行令我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不过,大同之行是很值得的,它让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爱护北京文物》
1979年的一天傍晚,大姨夫来找爸爸,他说:“从资料看,那块碑北京只有三个地方有:一是潭拓寺;二是恭王府;三是中南海。潭拓寺的土不可能运到这里来。我去恭王府打听了三次,虽然恭王府早就被几个单位占用啦,但1970年没有施工,你看有没有可能是中南海呢?”爸爸说:“现在国家正在恢复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你不妨写信去打听打听!”那天晚上,大姨夫和爸爸谈了很久,还喝了点儿酒,·看来他们都挺兴奋。
1980年的春天.大姨夫已向几个单位连续发了几封信。他每天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来信了没有?”随后,就坐在院里擦洗那块大理石,邻居赵大叔现在又关心起这块石碑啦:“大哥,这碑要是真能找到主,你没准能发大财呢!”大姨夫脸上却丝毫表情也没有,仍在擦洗那块石碑……
1980年夏天,突然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大姨夫家的门口,从车上走下来三位解放军叔叔。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叔叔亲切地说:“我们是中南海警卫处的,这是我们首长写给您的信。”大姨夫用颇抖的手接过了信。大概是出于礼貌,信还是用毛笔写的呢!
“陈璧同志:接到文物杂志社转来的信,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到您所保管的石碑确实是中南海的!我们代表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最近中南海正在进行修复,不久将要向人民开放,欢迎您到中南海来……”。大姨夫的眼泪涌出眼眶。这时,那位解放军叔叔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纸包,打开递给大姨夫说:“这是我们首长给您的·一”大姨夫一看钱,一把擦掉了眼泪,一字一句地说:“我收藏文物不是为了挣钱!”那位叔叔看大姨夫的心如此地真诚,不得已又把纸包收了起来。
每当我走进中南海,看到“流水音”石碑,总有一种自豪感!是啊,北京人热爱北京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要像我的大姨夫那样,作一个爱护北京文物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