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阅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08:22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阅报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报上有很多专栏,例如新闻版、财经版、娱乐版、儿童版……这些专栏对我们可说是息息相关的:新闻版,令我们知悉世界各地的大小新闻;财经版,供给我们经济功态,娱乐版,又给我们的生活加添一点情趣……总之,报纸对我们有很大贡献。 养成读报习惯,虽然是好的,但却要因人而异而有所选择。例如我们是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就不能只顾看报而抛弃学业。 如何选择呢?首先,要选择时间。例如学生不能借口看报而不做功课,或不帮父母做家务,而是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读报。
其次,要选择内容。因为有一些专栏香港大角嘴关主教小学五年级潘娟娟和文章是不适合小朋友看的,我们正在长身体、长知识,不应乱看滥读。第三,要选择手段。我们看到好的文章,就可把它剪贴保存;好的句子、词语,又可摘录在本子上;读报有所感想时,又可写下读后感,以锻炼写作能力,亦可提高阅读水平。
《又睹“明星”“风采”》
阅报有益,近日在一份南方的大报上,又睹“明星”的“风采”。
有些所谓“明星”其实并无太多“业绩”和“水平”。有些“明星”的所长,不外是明明乃正牌北方人,却在唱歌时学香港人的“韵味”,用粤语方言说就是“拾点口水尾”。譬如说咬不准歌词,点染些港腔,学点香港歌星的“嗲”气之类。有人说,这种“明星”的音质、音色根本谈不上什么档次,以这种“拾点口水尾”的所长,在正常的艺术气氛下是不可能“红”起来的。可是有这么一位“明星”“红”,了,还在中央电视台门前,演出令人齿冷的一幕。
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的新闻舆论机构,出入大门有制度,这是天经地义的。可这位“明星”却驱着挂了武警车牌的宝马轿车,直闯中央电视台大门,与守卫大门的真武警发生冲突;两位广西人(我可敬的老乡)见“明星”无理而骂人,挺身而出给予责备。岂料“明星”却又与我可敬的老乡争执,并引出了一位男士“明星”参加“混战”(报道原话)。读之,令人感慨万端。
这两位“明星”,平日价在舞台上、屏幕上,手中拿着话筒,扭动腰肢,脚踏节拍,口中念念有词,唱着什么“爱呀厄的”,似乎他们就是爱神的化身,把“爱”撒向人间,似乎真要“让世界充满爱”了。可是中央电视台大门前这一幕,却使“明星”们自掌了嘴巴。原来平日那“爱呀厄的”,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己,并非他们的“心声”,而是他们醒时所做的梦!当然,中央电视台大门前这一幕,也是他们醒时做的梦,他们以为是“明星”就可以闭着他的“慧眼”,以骂人来“过把瘾”!这个梦也做得够水平的了。岂知,世上还有为了使社会有道理在,而不买“明星”的账的人:我那两位可敬的广西老乡,其中一位还是全国人大代表。从他们挺身而出、伸张正义的行动看来,足见我并非溢美老乡,他们的确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也没有选错他们为代表。
在上面那则报道中,还有一点使局外人莫名其中奥妙的,就是这位“明星”竟然能驾着一辆挂了武警车牌的宝马轿车,直闯中央电视台大门而去。当然,宝马牌高级轿车在“大腕”的“明星”那里,只是粤语方言所说的“湿湿碎”,一夜间潇洒走一回就可以捞回来也说不定。这一点是无可货议的。关键是那车牌是武警的。似乎这位“明星”并不是光荣的武警战士;如果是笔者孤陋寡闻,不知这位“明星”也是光荣的武警战士中的一员,那么,应该说一声:对不起,失敬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倒值得像要官员公布财产来源那样,顺便问一声“明星”,武警车牌何处来?
我由此想到,一些“明星”为何如此骄横?近时有中央电视台大门前的一幕;前时有报道说“明星”打了人还声称:“我打人怎么着,打坏了我给他治,我有钱P'一些“明星”虽然没有驾挂了武警车牌的宝马轿车闯中央电视台,也没有打人,但一些“明星”上台扭一扭腰开价要多少多少万;一些“明星”上台挥一挥手要多少多少万;一些“明星”露虎牙微微一笑要多少多少万……真是有恃无恐,漫天要价。为什么?我以为舆论界(包括电视台在内),是否也应反思反思?这大概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异化”现象。舆论界拼命捧一些“明星”,唱一两首歌,演一两部片子,而且实在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便对之拼命的瞎吹乱捧。譬如说唱歌的,那声音嘶哑,在台上扭来扭去,毫无美感可言,可偏偏给予种种“大奖”,给予种种桂冠。又如说演戏的,本来应该是表情丰富的,如行家有“千面人”的说法,就是说演员表情丰富,演什么像什么的意思。可是有的人无论演什么都是那副尊容,演农妇、演小老婆、演作坊主婆娘、演皇后、演售货员,甚至连做广告,全都是那副模样、那副表情,这算是哪档子演员!可又偏偏吹呀捧的,连他们的私生活也拿来张扬。我们的舆论在引导什么呢?于是乎,在漫天价的吹呀捧呀之中,就吹捧出这么一“族”,类似贵族的“明星”族!这么一“族”,就可以反过来凌驾于把他们吹捧出来的人之上,成为了一种“异己”力量了。正因为如此,他们驾着挂了武警车牌的高级轿车,直闯把他们吹捧出来的新闻机构大门,不亦自然也乎!由此可见,舆论的这种瞎吹乱捧,于国家、于文化、于舆论界本身都只能有百弊而无一利,只会产生一种我们社会的特殊贵族—“异己”的一族!
想到这里,不知甚的,我忽然“触类旁通”起来;这种“异化”现象,又何止于“明星”一族!譬如说,“码字儿”的那一族呢?甚至“精英”的那一族呢?这与我们的舆论界以至各级领导者的推崇、表彰、关怀、培养、教育、管理有无关系?现在如果不因而早作反思,那么明天就很可能到处都要出现这种“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的“异化”现象来!那才叫“自作孽,不可活”呢!但愿,这只是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