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比喻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6 07:22:12
《蝇营狗苟的成语典故》
【成语】
蝇营狗苟
【拼音】
yíng yíng gǒu gǒu
【释义】
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解释:这五种穷鬼,是我的五种祸患。你们使我忍饥受冻,惹得别人起讹传造讥讽,你们能使我沉迷,别人离间不了。早上悔恨我的行为,傍晚却又恢复故态。你们卑劣无耻地纠缠我,刚把你们赶走转眼又回到我身边。
【近义词】
禽兽不如 不知廉耻 厚颜无耻
【反义词】
光明磊落
【成语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写了一篇名为《送穷文》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描写: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这篇文章模仿扬雄《逐贫赋》的写法,借主人与“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的对话,以幽默嘲戏的笔调描绘了自己“君子固穷”的个性和形象,抨击了庸俗的人情世态,抒发了内心的牢骚和忧愤。文章开头写主人一本正经地恭送穷鬼的离去。随后,作者以三个自然段叙述自己不当穷而穷的意蕴,借穷鬼与自己的对话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平。
《送穷文》是韩愈发自内心的自白,把作者一肚皮的牢骚发泄得淋漓尽致,堪称一篇寓庄于谐的妙文。主人(韩愈)认为被五个穷鬼缠身,这五个穷鬼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个穷鬼跟着他,使他一生困顿。因此主人决心要把五个穷鬼送走,不料穷鬼的回答却诙谐有趣,他告诉主人,这五个穷鬼忠心耿耿地跟着他,虽然让他不合于世,但却能帮助他获得百世千秋的英名。
【造句举例】
有时我憎恨自己过着这种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生活,如同燕雀一般毫无意义,要不是我年纪大了,我会参军入伍,争取出将入相,青史留名。
在这张网上,那些疲于奔命的员工们构成了一个个的节点,他们在强颜欢笑的背后则是蝇营狗苟,努力养家糊口的同时使公司不至于倒闭。
《一枕槐安的成语典故》
【成语】
一枕槐安
【拼音】
yī zhěn huái ān
【释义】
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
解释:淳于棼才惊醒过来,发现原来是一场梦。淳于棼不由感叹三十年的荣华富贵,原来是一场南柯梦。
【近义词】
黄粱美梦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一枕槐安”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李清照所著《如梦令》中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一枕槐安”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女子离别后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的深切感情和高超的艺术功底。
“一枕槐安”的故事发生在南朝梁朝时期。当时,梁武帝李缜派遣高宗妃慕容氏出使北魏朝廷,慕容氏在途中因病去世,被迫与丈夫分离。高宗在旅途中对慕容氏深感思念,因此在一棵槐树下宿营,并用慕容氏的衣服和枕头作为依托,梦中与慕容氏相会,留下了“一枕槐安”的传说。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以“一枕槐安”为引,表现了女子思念之情。词中的女子在与情人分别后,夜间思念之情难以割舍,只能用亲手所做的一枕槐安为依托,放声歌咏,表达自己的心声,“红楼梦里人似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素蕊红颜弄弦处,闻幽香,疑是蓝桥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语言,表现了女子在思念之时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在词中,李清照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得词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她用“红楼梦里人似月”将自己与梦中的情人相比,用“素蕊红颜弄弦处,闻幽香,疑是蓝桥梦”将自己与思念之情融为一体,用“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词中的“一枕槐安”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典故,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音乐、电影等领域。不仅如此,“一枕槐安”还被用作比喻,比如形容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人,以及形容离别后怀念之情等。
总之,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一枕槐安”不仅是一首美妙的词作,更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典故,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感情,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离别和思念的重视,被广泛传颂至今。
【造句举例】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想起那个离别时送我的“一枕槐安”,那是我思念你的最好依托。
那一年我们分别时,你曾给我一枕槐安,告诉我只要我在,你就不会感到孤单,而现在我只能用这枕槐安来怀念我们曾经的时光。
《借花献佛的成语典故》
【成语】
借花献佛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释义】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
《过去现在因果经》:“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解释:现在我是一个弱女子,不能到佛的跟前,请您帮我带两朵花献给佛。
【近义词】
顺水人情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经过南亚次大陆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佛教也通过各个途径的传播对中土也不断的传播和渗透。
佛教文化得到发展首先是大批知识分子的加入,这些佛教的知识分子积极的翻译佛家的经典著作,在这些知识分子中也有大量的国外知识分子,比如迦叶摩腾、昙柯迦罗、竺法护都是佛教的翻译家,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翻译著作数量更是十分的惊人,这也使得佛教得到了非常广阔的传播。
其中有一篇翻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是善慧仙人,听到普光如来出世,心里非常欢喜,要供养如来。当时,灯照国王礼请普光如来入城,人们为了供养如来,将国内的名花搜寻‘空。善慧到处寻找花,始 终没有找到。 后来遇到个身穿青衣 的女子,将七株莲花密藏在衣服内,从 善慧身旁经过。由于莲花感受到善慧 要供养如来的诚心,忽然从农服中露 出来。善慧诚恳地要买此花。
青衣女子 说,这花要送到宫内献佛。不能卖。善 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 故”。愿以五百钱买五茎莲花献佛。青 衣女子深受感动.赠送他五茎莲花,愿 结“生死之缘”,要善慧许愿“未得圣 道以前,生生世世结为夫妻”,并将另 外两株莲花也交给善慧,要他代替自 己献给如来。
善慧来到普光如来前, “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花台;后 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于是 普光如来授记(预言)善慧将来会成 佛.号释迦牟尼。那位青衣女子后来即 为释迦牟尼未出家时的妻子耶输陀罗, 因为她将花“借”给善慧的缘故。生生 世世做他的妻子,最后生到忉利天享 受无尽福报。
这个佛家故事说明,用花 献佛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福报,即使这 花是“借”来的。当然,关键不在于花 而在于一”诚意。如今,人们用“借花献佛”这个成语表示借别人的东西来做人情。【造句举例】
今天不知道你要来,也没准备什么礼物,那我就借花献佛,将他给我的这个礼物转送给你。
我就用这杯现成的酒,借花献佛,祝你步步高升!
《假阶救火的成语典故》
【成语】
假阶救火
【拼音】
jiǎ jiē jiù huǒ
【释义】
假:借;阶:梯子。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出处】
《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使其子朒假于奔水氏。朒盛冠服委蛇而往。既见,奔水氏三揖而后升堂,默坐西楹间。奔水氏命傧者设筵,荐脯醢,觞朒。
解释:赵国成阳堪,家里发生火灾,想用梯子上房扑灭它,但家里无梯子。他就叫他儿子到友邻奔水氏家借梯子。他儿子成阳朒将衣服穿戴得整整齐齐,庄重而从容不迫地去奔水氏家里。见了奔水氏,先作了三个揖,而后登堂入室,默坐在西廊的柱子间。奔水氏叫迎宾客的侍从摆上宴席,进献肉干、鱼酱和美酒款待他。
【近义词】
一成不变 刻舟求剑 生搬硬套 本末倒置
【反义词】
见机行事 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 见机而作 因时制宜 相机行事 便宜行事 看风驶船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成语故事】
从前,赵国有个人叫成阳堪。有一次,他们家的房子着火了,因为房子很高,没有梯子蹬不上去。火势非常凶猛,必须马上蹬上房顶灭火。成阳堪就派他儿子成阳朒到邻居奔水氏的家里去借梯子。
成阳堪的儿子成阳朒平日里饱读诗书,对礼节之道烂熟于心。此时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打扮得整整齐齐,不慌不忙地走到奔水氏家里。主人迎了出来,他连作了三个揖,才缓步登上台阶,进到厅堂里,安静地坐在西边柱子下的客人席位上,丝毫不提一句有关救火的事情。主人见到年轻的客人这样从容不迫,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一种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便更加殷勤地招待客人。主人命令仆人摆上宴席,盛情款待这位客人。主人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年轻的客人离开座位,站起来喝完了酒。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也举起酒杯,回敬主人。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礼节周到完备。
喝到正高兴的时候,这时候主人开口说话了。他问客人说:“先生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如果有的话,请尽管吩咐,能做到的话,我一定不会推辞。”
听到主人的问话,成阳堪的儿子成阳朒这才说明了来意。他语气不急不缓地说:“家门不幸,上天降祸到我家,房子着了火,肆虐的烈火烧得正旺。想要爬上高大的房屋去浇水灭火,肋下又没长着翅膀,飞不到房上,只好望着失火的房子号哭。听说你们家里有登高的梯子,可不可以借给我家用呢?如果可以的话,晚生将不胜感激。”
奔水氏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他家着火了。俗话说水火不留情,怎能这样不紧不慢呢?奔水氏急得直跺脚,说“你怎么这么迂腐呢?假如正在山上野餐,老虎来了,一定赶紧吐出口中没吃完的东西,奔跑逃命;假如正在溪水里洗脚,看见鳄鱼奔来,一定顾不上穿鞋,就光着脚逃命。你家房子已经着火了,这哪里是你作揖礼让的时候啊?我们赶紧去救火吧!”
于是,奔水氏赶紧和仆人抬着梯子,让成阳堪儿子成阳朒领路,跟在他的后面,往他家跑去。大路太绕远,他们就抄小道跑,小道又崎岖不平,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跌倒了爬起来再跑。跑啊跑啊,他们终于跑到了成阳堪的家,抬头一看,房子早已经烧成灰了。
【造句举例】
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如果你还用老一套的经验来假阶救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你这样假阶救火来处理,估计还没开始就会被淘汰下来了。
《齐人之福的成语典故》
【成语】
齐人之福
【拼音】
qí rén zhi fú
【释义】
比喻男子同时有妻和妾。齐人原指春秋时齐国人,这里是双关语,指男子拥有妻妾是福气,但妻妾之间也常有争吵发生,因此对于一个娶妻又娶妾的男子,也有讥笑之意。
【出处】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解释: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近义词】
相濡以沫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比翼双飞 弯凤和鸣 凤凰相偕 白头相守 琴瑟调和 白头偕老
【反义词】
分道扬镳 背道而驰 各奔前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 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造句举例】
古时候并没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因此男子可以同时拥有多位妻子,享尽“齐人之福”。
在古代,皇帝老子三宫六院,后妃成群,乐此不疲,各类大官小吏亦步亦趋无不求个三妻四妾,尽享齐人之福。
《泥足巨人的成语典故》
【成语】
泥足巨人
【拼音】
ní zú jù rén
【释义】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类“纸老虎”。泥足指比喻对象的巨大弱点,看似巨人,足却是泥捏的,一推即倒。
【出处】
《圣经旧约全书·但以理书》: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个巨大雕像,头是金的,胸和肾是银的,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但脚是半铁半泥的。
【近义词】
庞然大物 大而无当 硕大无朋
【反义词】
小巧玲珑 短小精悍
【成语故事】
在《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巨大雕像,全身从上到下分别由金银铜铁铸成,只是脚是半铁半泥做的;王想细看究竟,不料自天突然飞来一块大石头,砸在巨像脚上,泥足粉碎,庞大身躯轰然倒地,摔成碎片,打碎巨像的石头随之变成一座大山。
尼布甲尼撒从梦中惊醒过来,大惑不解,诚惶诚恐,请犹太先知但以理解释。但以理说:“你就是那金头。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
接着继续说道:“你既见雕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混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你既见铁与泥混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这是一个外来成语,聪明的国人通过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泥足巨人”,用来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类“纸老虎”。泥足指比喻对象的巨大弱点,看似巨人,足却是泥捏的,一推即倒。
【造句举例】
列宁论述帝国主义时称之为“泥足巨人”,鼓舞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统治。
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截鹤续凫的成语典故》
【成语】
截鹤续凫
【拼音】
jié hè xù fú
【释义】
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出处】
《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解释: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鸭的小腿虽然很短,续长一截就有忧患;鹤的小腿虽然很长,截去一段就会痛苦。
【近义词】
断凫续鹤 揠苗助长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文学作品基本都包含有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其中,在庄子的著作《庄子·骈拇》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意思是说:那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不违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顺应自然的真情。所以说合在一块的不算是并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鸭的小腿虽然很短,续长一截就有忧患;鹤的小腿虽然很长,截去一段就会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去排除忧患了。噫!仁义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那些倡导仁义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担忧呢?
这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愚蠢的人违背自然规律,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
【造句举例】
期末考试迫在眉睫,同学们变得忙碌起来,我之前有点断鹤续凫的生活也逐渐有章可循。
《乌头马角的成语典故》
【成语】
乌头马角
【拼音】
wū tóu mǎ jiǎo
【释义】
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解释: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荆轲,当说到太子丹的命运时,说什么“天上像下雨一样落下粮食来,马头长出角来!”这太过分了。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都不是事实。当初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交游,都知道这件事,他们告诉我的就像我记载的。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近义词】
乌白马角
【反义词】
无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嬴政在吕不韦的辅助下成为秦王。嬴政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灭掉六国,实现大一统。秦国在当时实力最强,不断发动战争蚕食其他国家领土。
而从小就跟嬴政一起在赵国邯郸为质的燕国太子丹,深知嬴政一统六国的伟大抱负。但是嬴政那时能当上秦王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后来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嬴政居然真的当上了秦王。此时的燕太子丹知道,嬴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开始处处针对秦王嬴政。后来燕太子丹回到燕国,但是嬴政知道燕太子丹一定会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对于一统六国将是很大的阻碍。于是秦王嬴政向燕王喜提出要求,要燕太子丹来到秦国为质。
燕王喜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君主,不敢得罪秦王嬴政,只得安排儿子燕太子丹去秦国为质。燕太子丹一到秦国,秦王立刻下令将燕太子丹所住的驿馆监视起来。燕太子丹对此十分不满,燕太子丹数次想要见秦王,劝说昔日的好友放弃一统六国的想法,但是都无法见到秦王。就这样燕太子丹在秦国被软禁了将近数年。
有一次,燕太子丹知道秦王嬴政要从驿馆旁边经过,于是突然冲出去求见秦王。燕太子丹跪在秦王面前,恳求秦王嬴政能放自己回去。但是秦王并不为所动,对燕太子丹说道:“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意思是说,等乌鸦白了头,马长出了角你就可以回去了。言外之意就是放你回去,想都别想。
后来太子丹使出金蝉脱壳逃回了燕国,回到燕国之后,燕太子丹立刻就召集荆轲、高渐离等刺客,准备刺杀秦王。
【造句举例】
这种乌头马角的事情居然也有人相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喻的影响-哲理故事》
一句比喻的影响-哲理故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安史之乱”造成了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战乱严重的华北平原和关中一带的百姓无奈往南迁徙,迁入淮南、江南、湖北、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最远的进入岭南一带。
大批灾民迁入湖北一带,引起了当地知府的恐慌,他立即派人去调查灾民的具体情况,包括人数、习性等各项数据,好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时负责此事的一名小官员叫刘湘,在对灾民们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他写了一份报告准备交给知府。此时,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经过此地,而刘湘以前恰好是郭子仪的手下。于是,刘湘便把报告先呈给了郭子仪过目。
“写得很详细,而且有理有据,很好。”逐字逐句看完之后,郭子仪连连点头。但最后,他突然指着报告里的`一句话说:“但是,这里的一句比喻很不恰当。”正在为郭子仪的褒奖而暗自欣喜的刘湘一愣,不解地问:“一句比喻很重要吗?”郭子仪接着说:“你在这里把灾民比喻成潮水,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比喻。灾民是活生生的人,比喻成潮水会让知府在不自觉中忽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而且灾民无家可归,来了之后很可能在此定居下去,而比喻成潮水后,也许会让知府觉得他们会来来去去,最终返乡。这很可能影响知府的决策,因为如果称灾民为潮水,知府就会专注于‘修建堤坝’,堵住漏洞,而不是接纳灾民,帮助他们更好地在此生活下去。”
听了郭子仪的话,刘湘佩服地连连点头,连忙修改了报告。正因为刘湘正确、客观的观点,知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妥善安置了灾民,为之后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句比喻的影响-哲理故事】
《纯洁的同义词》
纯洁的同义词
比喻纯粹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纯洁的同义词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纯洁的同义词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纯洁的同义词
基本解释:
[拼音] [chún jié]
[释义] 比喻纯粹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
纯洁的同义词:
圣洁,纯净
同义词造句:
1. 水清澈明净,水温柔靓丽,水宁静圣洁。
2. “大海”听说是一个蓝色的天堂;“大海”听说是圣洁的教堂;“大海”听说是海鲜的母亲;“大海”听说是我的向往。
3. 杏花开了,开得怡然,开得泰若,开得圣洁,开得让人肃然起敬,因而,人们爱惜它,舍不得去折它的枝;它用它的美艳、它的芳香,它的善良,带给欣赏它的、懂得它的人们以无限的喜悦与遐想,真可谓天地之间一景色。
4. 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5.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6. 茉莉花如清凉清凉的泉水一般洁白纯净。
7. 秋天的天,高远而纯净;秋天的风,清新而凉爽;秋天的雨;绵密而灵逸;秋天的色彩,缤纷而绚丽;秋天的气氛,成熟而迷人……不得不让人陶醉在秋的仙境之中。
8. 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
9.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10. 梨花的颜色并不如紫罗兰般娇艳,却是人间最纯净的色彩。花开得不多,但却似鹅黄嫩绿的枝头上添了一层雪白的纱帘。更多的只是长出了嫩嫩的娇娇的花苞,让人心头有一种怜惜,使人禁不住惊叹生命的伟大。
纯洁造句:
1. 我喜欢一株花,它就是百合花,是因为它是纯洁的象征,我喜欢它,是因为它有坚强的意志,我到现在还回忆着那纯洁又清香坚强的那株百合花,虽然它没有玫瑰的瑰丽,没有茉莉花的那么香,但是我喜欢它的纯洁和她的坚强。
2. 雪天,当漫天飞舞的纯洁的雪花从天空翩翩的舞下来,世界立即被他们这些可爱的天使覆盖,在这个世界多了一份诗情画意。
3. 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
4. 善良是一种纯洁的心地,善良是一种良好的意愿,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5. 漫天的雪花飞舞,它们是那么的悠然自动,那么的纯洁无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种气息所笼罩。吹口气,好像马上要将你融化。窗外的银杏不情愿的飘落下那几片的叶子,挂上了这白茫茫的一片。
6. 那纯洁的白云是我们欢乐的过去,那湖水的丰盈是我们蓄满的真情,那空气中激荡着的,是我们露珠般闪烁的笑声。
7. 童年如一朵朵浪花,最耀眼的是那朵最纯洁的;童年似一弯明月,无穷地变换着姿态;童年如一滩沙砾,更璀璨的深藏其中。
8. 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9.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
10. 樱花,如雪,却比雪还要美,樱花,似云,却比云还要纯洁,望着这布满校园的樱花,已深深地陷入了其境,无法自拔,任凭风吹过我的面颊……
【纯洁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