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班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19:31:51
《转书刘》
这个班,俨然一个“杂技班子”,好些个同学都懂点杂耍。谁的杂耍容易被学会,那就丢人现眼,被鄙视。没有杂耍的,不闲着,就等着看谁家笑话,就可以去拆台。
杂耍被耻笑,常有。不过,小刘哥的不叫杂耍,称得上绝技。有人拿自己的杂耍来挑战权威,都败下阵来。
小刘哥本不叫这名。同学们这样叫着叫着,也就不再喊他的真名了。他那绝技什么时候练出来的,也没人知道。其实说来,他那绝技也简单,就一个字——转。
书、钟、垫子、字典、木板、作业本、公文包,只要有个形状的,小刘哥都能转起来。有人细细瞧过他的手指。手指头棕色,上面有些老皮,手指中等长短。同学们纳闷,这卖相的手指头,怎么转得起那么多东西。
他那天在教室里转书,被我们的语文老师“博哥”瞧见了。博哥恰好进教室来上课,二话没说,抬起手看表卡时间,要小刘哥转两分钟书。同学们有些慌,知道他可能要出洋相了,纷纷站起来围观。小刘哥不说话,只是笑,然后他的手一扭,那书就在小刘哥手中滴溜溜地转了起来。书跟长了爪子一样,似乎抠紧了他的手指头,没有一点会掉下来的迹象。有同学故意“搞名堂”,对着书吹气。书照样转得稳当,飞快。书转得缓了点,他就用手一拨,又转得快了起来。
两分钟满了。一旁的博哥也看傻眼了,顿了一下,赶紧喊他停了下来,叫他坐下。这简直是一战成名。从此,同学们不叫他小刘哥了,改叫“转书刘”。
这一回,转书刘出尽了风头。几个同学不服气,也想练一手转书的绝技,好灭他的威风。事情哪有那么容易,书或者转不起来,或者转起来又掉了,有的同学连书都拿不稳。同学们瞧了便笑。自此以后,班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会转书了。
转书刘已是高人,见大家还蠢蠢欲动想挑战他,也不恼。他叫了个同学帮忙,把教室后面墙上的钟拿了下来。他接过,举在手上。有个同学大喊:“转书刘要转钟啦!”
这一嗓子下来,大伙也不转书了,直盯着转书刘看。转书刘沉住气,手一扭,那钟就在他手上转了起来。那钟面是玻璃的,滑溜溜的。转书刘如果失手了,这事就闹大了。这钟转得顺溜,如那次转书一样,没什么两样。这时,转书刘突然一抬手,那钟就飞了起来,紧接着钟又落到了他的另一根手指上了。转书刘的绝活,又精进了。
后来,再没人挑战过转书刘。
(本文已发表至《十几岁》杂志,指导老师:蒋博)
《三面出击》
工作初步打开局面,搭起班子建起队伍之后,就要发扬乘胜前进的精神,一鼓作气,把工作全面铺开,切不可产生松一口气的思想.否则,仍会贻误战机。
三面出击,盖指编、采、通、编、印、发全面提高.出击,意在主动也。编、采、通、编、印、发,这是两组矛盾,又是一个整体。一本杂志的编辑过程,离不开编、采、通;一本杂志能与读者见面,又离不开编、印、发,忽略哪个环节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杂志社的主要领导人,一定要名副其实地统帅全面工作,当然,在全面中又要有所侧重。编杂志,顾名思义,重点自然要放在编辑工作上。编辑部.应十分强调精编稿件,作到砂里淘金,提倡编辑要甘当无名英雄,为他人做嫁衣裳。在处理稿件的方法上,坚持编、采、通合一,以减少重复劳动,对采访一上作强调要有新闻鼻,主动出击不吃等食。摸准时代的脉搏。采写拨动工人心弦的稿件,使刊物质量步步登高。
在解决编、采、通这一组矛盾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编、印、发这又一组矛盾。确切地说是指出版、印刷和发行.一本杂志光有编、采、通.只能说是完成任务的一半,还不能体现出精神产品的社会效果。因此,还要同时抓好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一个杂志社,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好比作战,忽略了哪一方面军的力量,都会影响整个战局。
在这里必须提出的是:每年一度的通讯发行表奖大会之必要,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开好。这是牵动着全社每个人情绪的一件大事,也是每年一度群众办刊成果的大检验。一方面表彰写稿、发行有功之臣,一方面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编辑人员充实了头脑,发行人员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发行份数稳健地飞升,三年迈了四大步.(从创刊时的6.7万份,到目前已接近40万份)在办刊方面.大家共同的体会是:“加强四性有特点,抓住大件带一般,通联工作有分合,发行成果一线穿”。那种“刊物办好了发行份数自然上去了”的发行工作“自发论”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