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残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18 15:48:11
《为渊驱鱼的成语典故》
【成语】
为渊驱鱼
【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
【释义】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解释: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 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 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
【近义词】
为人作嫁 为丛驱雀
【反义词】
损人利己
【用法】
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贬义。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的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有一次,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 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争执不下,便一道去请教孟子。孟子说道:“我举例来说吧,国君施行仁政,爱 护百姓,百姓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国君的周围。你们都知道,水獭是专门靠吃鱼为生的,水獭一出现,鱼类必然潜到深水;鹰隼专吃小鸟,小鸟看到 鹰隼一定会飞向树林深处。所以说,是水獭代替 深水将鱼儿赶来,鹰隼为丛林聚积鸟类(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鹤也)。由此可见,是桀、 纣把百姓驱赶到商汤王和周武王那儿去的。总之,桀、纣的灭亡是因为人心向背,绝非什么天意。天意太难把握了,我们还是多尽人力吧。”
【造句举例】
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绝不能做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事。
《描写残暴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形容残暴?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24个关于描写残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为渊驱鱼]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穷凶极恶] 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兽心人面]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杀人不眨眼] 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钩爪锯牙] 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
[锯牙钩爪] 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同“钩爪锯牙”。
[党豺为虐] 党:结成团伙;豺:一种凶恶的野兽,常比喻凶残的人。虐:残暴。与凶残的人结成团伙做残害人的勾当。
[捐残去杀] 指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除残去秽] 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独夫民贼]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讨恶翦暴]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逞凶肆虐] 逞:施展。肆:放肆。虐:残暴。放纵地行凶作恶,任意地进行残害。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助桀为虐] 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胜残去杀]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暴戾恣睢] 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横赋暴敛]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消灭飞龙的战争》
从前,森林里有条可怕的飞龙,残暴极了。只要他一出现,大家准会担心吊胆。动物们既怕他,又恨他。
这天,森林主管洛基找来会飞的小猫贝贝,商议如何赶走飞龙。恰在这时,飞龙闯进了洛基的办公室,他来势汹汹。洛基和贝贝都以为凶残的飞龙听到了他俩的对话,吓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只听那飞龙恶狠狠地咆哮道:“你们答应每天给我的那两只肥兔子呢,怎么还不送上来?”洛基本想如实回答,可见他愤怒得将树连根拔起,结巴地说道:“那两……两只兔……兔子,刚……刚还……在这儿,现……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不管,如果明天还不把兔子交上来,我就毁掉这片森林!”飞龙气得火冒三丈。
第二天,一个叫爱丽丝的少女来到了这片美不胜收的森林。贝贝把她接到办公室,说:“以前,这儿是一个美丽和谐的森林。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白雪苍茫,常年洋溢着动物们欢乐的笑声。前几天,一条庞大的飞龙为了避暑来到了这里,他一下子就看上了这片森林,就定居了下来。谁知,它每天要吃两只小动物,大家真是叫苦连天呐!而这会儿,他又要来……”“那你们就没办法对付他吗?”爱丽丝关心地问。“唉,哪有啊?所以,我们才根据预言书,请来了您,帮我们消灭飞龙呀!”洛基语重心长地说。“什么?我怎么可能消灭那庞然大物?”爱丽丝大吃一惊,吓得脸色苍白。万般无奈之下,贝贝和洛基只好把她领到了智虫家。
智虫看了爱丽丝一眼,淡淡地说:“这不是预言书中说的那个能消灭飞龙的爱丽丝吧。”爱丽丝最不能容忍别人瞧不起她,气得面红耳赤:“谁说我不是?既然你这样说,我一定要斩杀飞龙!“爱丽丝坚定的语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于是,智虫拿出他收藏多年,仍旧闪闪发光的斩首剑,郑重其事地交给了爱丽丝。
爱丽丝与飞龙的决战开始了。飞龙见他的对手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女子,就轻蔑地说:“哼,就你这小不点儿,也敢和我比,真是自不量力!”爱丽丝本想趁其不备,冲上城楼,杀了这个狂妄自大的坏蛋。可看到他那架势,却又退缩了。但这一仗关系到整个森林的存亡,她又重新鼓起勇气,打响了战斗的第一炮。“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就让我来终结你吧!”说着,飞龙朝爱丽丝扑来。爱丽丝听了这话,恼羞成怒,她举起宝剑,冲上城楼,一剑劈下去,杀了这个夜郎自大的飞龙。
动物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大家欣喜若狂,聚在一起庆祝着这个伟大的日子。整个森林沉浸在喜悦之中……
一切都有可能,只有努力尝试,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经过洗礼的初春》
小草经过残暴的洗礼,在初春中扭动腰肢;小树经过寒冬的洗礼,在初春中坚强屹立;梨树经过暴雪的洗礼,在初春中绽放洁白。——题记
她,抓住了冬天的尾巴扬长而来,带来了坚强、奋斗与拼搏。她,破开了季节的头颅孕育而生,带来了温暖、动力与绿意。她,挣开了自然的怀抱蹑蹑而来,向我们展示她的故事与人生。看,那小草在细雨中起舞,向我们展示它的身躯,告诉我们它是坚强的象征。当它那幼小的身躯别埋进土壤时,就想有一天破土而出,终于——突破了盖在自己身上的土壤看到了黎明。却又要面对残暴的折磨。它在寒风中坚强屹立,就为在初春中跳那桑巴拉。它用自己的身躯带来坚强,于是初春增添了一份意味。听,那是树在高歌,像是在告诉我们,它是奋斗的象征。当它的根被埋进土壤时,它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经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才有这一你多长的小身板,却又要面临寒冬的考验,仿佛是在考验它配不配在初春中争夺一席之地。寒风,刮掉了覆盖着它的衣服大雪使使的身体冰凉,连连打颤,但它仍然扭动不让自己被冻僵,他奋斗着,终于——在初春有了立足之地。它用自己的身躯带来了奋斗的枝叶,于是初春又增添了一份意味。嗯,香气弥漫,那是梨花的香气,那香气是高洁的象征。它为人们带来果实却没有人知道它所受过的苦。同样是植物,它却与众不同,同样经历了洗礼,但它却独散芬芳。没有人在意它——梨树。但它却是高洁的象征,它用自己的身躯带来了高洁的花朵,那花昂首挺胸,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初春又增添了一份意味。经过了洗礼的初春,散发着无味的清香,带着坚强、奋斗与高洁来到人间,向我们展示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