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城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09 16:56:13
《蜀地漫游记:与历史相遇,与自然相拥》
这个假期,我终于走出了熟悉的城市,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四川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
我们的第一站是乐山大佛。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了景区。一进门,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佛”字,仿佛在告诉每一位游客:这里是一片佛国净土。我们沿着三百三十三级石阶向上攀登——据说这个数字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途中,我看到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江东去,佛法西来”,还参观了载酒亭和海师洞。听导游说,当年海通法师就是住在这里,为了修建大佛倾尽心血。
要到大佛脚下,还需要排三个小时的队。虽然等待很漫长,但当我们终于穿过凌云栈道,抬头仰望大佛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71米高的大佛巍然端坐,仿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他庄严中带着慈悲,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站在飞沙堰前,我被李冰父子两千多年前的治水智慧深深震撼。他们用巧妙的分流设计和精准的水量控制,让岷江水乖乖听话,至今仍在滋养着成都平原。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圆滚滚的大熊猫们有的在啃竹子,有的在打滚,憨态可掬的模样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看着它们悠闲自在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可爱的瞬间。
这次四川之行,让我既感受到了历史的深沉,又体会到了自然的可爱。在回程的车上,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旅行了!
《藏在城市角落的书香世界》
在城市的喧嚣中,图书馆宛如一片安静的绿洲,是我心中最特别的地方。今天,我就要把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走进图书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百宝箱。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图书,从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到探索世界奥秘的科普读物;从记录古人智慧的历史书,到描写现代生活的文学作品,应有尽有。每一本书都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光芒。
图书馆的环境也特别棒。一进门,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安静的世界,外面的吵闹声一下子被隔开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坐在柔软的椅子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好像与书的世界融为一体,连时间都忘记了。
最让人着迷的是书里的故事。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夏洛的网》的书,被小猪和蜘蛛的友情深深打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还有时候,我会被有趣的漫画逗得哈哈大笑,或者因为一本冒险故事紧张得心跳加快。
图书馆每周二到周日开放,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不需要预约,直接就能进去。它就在学校旁边的人民路上,特别方便。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或者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心情,那就快来图书馆吧!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那本书,遇见一个更安静、更丰富的自己。
《夏日里的爱心冰箱》
七月,城市被热浪吞噬着,连空气都弥漫着躁热的气息。蝉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叫,仿佛在抱怨着天气的炎热。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在厨房里忙碌开了。我从冰箱里摸出两个圆滚滚、黄澄澄的饱满柠檬,搁水龙头下冲得干干净净,接着小心翼翼地把柠檬切成薄片,再一片一片地放进杯中,往杯子里丢进几颗冰块,冰块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握紧捣汁棒,开始用力地捣碎它们。冰块变成了小碎块,然后加入20毫升琥珀色的果蜜。果蜜慢慢裹着碎冰往下沉。我用勺子搅了几下,最后提起水壶往杯子中倒满凉水,颜色瞬间变成了淡黄色。一杯爽口的柠檬水就做好了。
志愿者阿姨弓着腰,仔细把柠檬水分装好,放进保温箱。她直起身,拎着沉甸甸的箱子快步往小区里的爱心冰箱走去,笑盈盈地说:“咱们给冰箱补货去啰!”
时间已经不早了,接下来,我站到了爱心冰箱旁。汗水不停地从我的额头冒出,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我站静静地观察着。
不一会儿,一位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我赶紧叫住他。他的脸上布满汗珠,安全帽下的头发已经湿透,一缕缕贴在脸上。他快步走到冰箱前,我连忙打开冰箱,拿出一瓶柠檬水递给他。他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完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笑容:“小姑娘,太感谢了,这柠檬水太解渴了!”
没一会,几位环卫工人缓步走来。她们皮肤黝黑,身上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她们手里拿着扫帚和簸箕,走到冰箱前,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拿了瓶水,轻轻拧开瓶盖,慢慢地喝了起来。喝完后,她们用手背擦了擦嘴。其中一位环卫工人看着我,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啊,这水喝着真舒坦。”我回应道:“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辛苦了!”她们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随后走到垃圾桶前,将瓶子丢了进去。
……
小小的“爱心冰箱”,就像夏日里藏在街角的清凉魔法盒,给滚烫的夏日注入了透心凉的善意。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阳光还是那么烈,但想起那些道谢的笑脸,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家长感言
读了你的作文,妈妈特别感动。原来你在志愿者活动中,不光付出了行动,更学会了体谅和共情。小小的爱心冰箱,装满了你的善意。继续做个有心人,妈妈为你骄傲!
教师赏析
小作者围绕“爱心冰箱”这一社区公益活动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作文细节描写真实动人,凸显了受助者的朴实与感恩。(方红波)
《爱在身边》
凌晨五点半,城市还在沉睡。厨房的窗户上凝着一层白雾,窗外的天仍是灰蓝色的。灶台的砂锅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掀开锅盖,浓郁的米香顿时在屋里弥漫开来。
外婆系着那件穿了无数次的碎花围裙,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被水汽打湿。她手中的木勺沿着锅壁缓缓搅动,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米粒在锅中欢快地翻滚,外婆盛了一碗白粥推到我面前,碗沿干干净净,温度刚刚好。她又顺手剥了一个水煮蛋递给我,这一切自然得仿佛本该如此。可我知道,这绝非一碗普通的粥。
爸爸工作忙,常常胃痛,外婆在熬粥时总会加一点小米,说这样养胃。我见父亲喝粥时,总带着笑眯眯的满足。
这样的早晨,我已度过了无数个。外婆总是第一个起床,在厨房里忙碌。夏天,她会提前把粥晾到适口的温度;冬天,她又会把粥保温得恰到好处。这些细微的关怀,我曾习以为常,甚至未曾留意。
直到这个早晨,我才明白,最珍贵的爱从不是来自远方,也不在别处,它就在身边,藏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里,默默温暖着我们。
我总是向往远方的风景,却忽略了身边的温暖。其实,最好的爱就在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
《电跑了》
深夜,乌云密布,城市笼罩在一片寂静中。突然,电缆裂开,一个个泛着绿光的小球涌了出来——是电!它们终于挣脱了束缚,欢快地聚在一起。“唉,兄弟,天天在电线里跑来跑去,累死我了!”“可不是嘛,那个戴红头盔的电工还把我绑得紧紧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委屈。
忽然,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我们走吧!离开这些人,去自由玩耍!”那声音如雷炸响,震撼夜空。所有电齐声欢呼,汇聚成一道金色长龙,像一条会发光的江河,奔向远方。人们看见了这奇景,却只是揉揉眼睛:“反正天亮就有光,管它呢。”
没有了电,世界乱了套。电脑黑屏,老板急得大叫;放学下班的人挤不上车,走得腿发软。家里漆黑一片,饭做不了,灯点不着。火灾来了打不了电话,小偷趁机作案,监控全废。
而电呢?它们在海边跳舞,在星空下欢笑,快乐无比。几天后,一张明信片飘到邮局门口,上面写着:“我是电,我是电,在世间无处不在,请你好好对待我。”人们看着,慢慢低下了头。
《足球赛》
今天晚上7:30,在赤峰鸟巢有一场足球赛。
赤峰与包头,两个城市之间的足球对决总是备受瞩目。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他们之间的友谊较量。看完上周赤峰对战通辽,我更期待今天比赛的来临,心中充满无比的激动。
当裁判的哨声响起,球员们马上进入状态。赤峰率先发起进攻,他们配合默契,几次险些破门,然而,包头队的防守也很坚固,他们也不甘示弱,紧密合作,多次化解了赤峰队的威胁。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双方都拼尽全力,展现出自己高超的技术和坚持的毅力。
足球不仅是竞技,更是友谊的桥梁。在一次抢球中,赤峰队前锋不慎摔倒,包头队的后卫立马上去扶他,两人相互鼓励,继续投入比赛。
当终场哨声响起,最终成绩比分为0:0,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更体现了那份纯粹的友谊和那份对运动的热爱。
《游颐和园》
北京,一座散发着古色古香韵味的城市,拥有众多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宛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颐和园恰似那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稳居明清园林的巅峰之位。
当颐和园的大门缓缓敞开,一块金色的匾额映入眼帘,其上三个蓝色大字——“颐和园”,宛如三颗湛蓝的宝石镶嵌在金色的锦缎之上,透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我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跨过门槛,踏上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仿佛踏上了一条时光隧道。道路两侧古树参天而立,那粗壮的树干犹如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诉说着百年的沧桑。树冠上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游人遮挡着阳光。脚下的青石板被路人的步履磨得光滑如镜,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热闹与繁华。道路两侧芳草如茵,各色野花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如同温柔的小手,轻轻拂去游人身上的燥热与疲惫。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大名鼎鼎的昆明湖映入眼帘,清清凉凉的湖风裹挟着花草的芬芳,宛如轻纱般轻轻拂过人们的面庞。光滑如镜子的湖面映着远方的白云与万寿山。那在颐和园内调皮了千年的风,轻轻撩起湖水,泛起层层涟漪,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在镜面上描绘着美丽的画卷……湖边的杨柳把柳条浸入水中,被水下的暗流调皮地摆动着。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大大小小的画舫,轻轻“滑”过,只留下一道道淡淡的水痕。
我登上一艘画舫,缓缓漂荡在湖面上,周围的绿水青山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两边的绿树红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为游客翩翩起舞,衬得颐和园更加美丽动人。远处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园林中;长虹卧波般的十七孔桥横跨在湖面上宛如一条巨龙;层峦叠嶂的万寿山巍峨耸立,山上绿树成荫……这些美景毫无遮掩的展现在眼前,让人目不暇接。
不知不觉间,小船缓缓靠岸。我登上万寿山,一路上鸟语花香,鸟儿欢快的歌声和蝉儿的鸣叫声犹如美妙的乐章,在耳边奏响。山上绿树成荫,那茂密的职业一直延伸到天际。登顶之后,俯瞰整个颐和园,那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下山之后,我踏上十七孔桥。桥上的每一个栏杆都雕刻着精美的图画,共有上百幅,每一幅都不一样,每一幅都翔翔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两边的湖风轻轻吹过,温柔地带走人们的疲惫。这座汉白玉砌成的桥,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颐和园,它既有江南水乡的雅致婉约,又不失北国风光的雄浑大气。它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见证了明清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园林艺术的瑰宝!
《海鸥》
山东威海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说到威海,我想到的是沙滩、赶海和海鲜大餐。除了这些,这里还有海鸥,海鸥通常是11—12月飞往威海,春节期间数量最多。现在是7月,爸爸说夏天是看不到海鸥的!我嘟着嘴把给海鸥准备的面包塞进背包,心里像压了块小石头。
当登上前往刘公岛的轮船时,威海的海风带着咸味吹着我的小脸蛋,低落的心情随着海风一起吹走了。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不远处的海面上有一些黑点,像哪个捣蛋鬼撒了一把黑芝麻。
突然——惊喜出现了。"嘎!嘎!嘎!"一群白影从船尾追上来,原来那些"黑芝麻"是海鸥群!它们展翅飞翔,在我抬手就能触摸的高度,向着船的两边和船尾飞来,它们成群结队,看着天空中一群群的海鸥,我欣喜若狂。哇,我在与海鸥并肩前行!
当我鼓起勇气抛出第一块面包时,一只海鸥以极快的速度俯冲而来,一叼、一侧身、一仰脖,准准地接住了我抛出的面包。夺食的海鸥时常会突然来个"急刹车",其他海鸥"嗖"地从它肚子下面钻过,还有的会来个侧空翻,个个都是杂技高手,它们居然不会“撞车”!是受过专业训练吗?
当我们的船只即将靠岸时,海鸥们还在紧追不舍,发出尖叫。直到他们停留在海面上,我们也踏上了刘公岛,望着离去的海鸥,我心中不免有一丝不舍。返程时,他们还会在那等我吗?
《北京之旅》
北京一直以来是我想去的城市,今年五一,我终于和爸爸报团一起去了北京。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圆明园,导游姐姐给我们讲解了火烧圆明园的故事,里面一片沧桑。
第二站,我们去了八达岭长城,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也没阻挡我们出发,到了长城人山人海,长城上面还有塔楼,站在上面能看到远处风景,好壮观,石头上还写着“八达岭”三个大字,我站在那里拍照,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天坛公园,看到几百年的松树,像军人叔叔一样站在那纹丝不动,好像保卫着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第四站,我们半夜就起来奔往雄伟广阔的天安门广场,我很激动,到了广场等待升国旗,大约在五点十分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缓缓升起,大家庄严的挺胸抬头,看着国旗飘向空中,随后我们又去了鸟巢水立方,故宫等地方。
最后去了我将来最想去的大学《清华大学》这四个大字,我在心里下定决心,将来我一定会来的。
这次旅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我爱北京,我爱我们的祖国。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南部,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散发着独特的光彩。
走进天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华丽的祈年殿。它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给整个建筑上了一件华丽的金衣。那蓝色天坛蓝瓦和红色墙体相互映衬,色彩鲜艳夺目,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沿着神道前行,神道两旁的松柏苍翠欲滴,都是200多年的古树,有的已经620岁高龄。它们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圣地。
再往前走就到了回音壁,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传说在墙两端说话,声音会在墙壁上回荡。我试了试,果真如此。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圜丘。圜丘台阶以九为组,九九八十一级,恰似天地至数的具象化呈现。站在圜丘中心的天心石上,我仿佛变成了祭天的礼官。古时祭天,需帝王斋戒三天,于冬至清晨身着华服,咱站在圜丘上,按“昭穆之制”行三跪九叩大礼,献上牺牲玉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刻,我仿佛看到帝王虔诚祭天的身影,让我对这承载历史的圣地满怀敬畏。
天坛,这座古老的建筑群,不仅有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声学效果,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为之惊叹、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