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古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17 06:13:01
《我家的“老古董”变身记》
我家有个“老古董”——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可自从它摇身一变,成了智能电视后,家里的生活就像被施了魔法,发生了好多有趣的变化,尤其是爷爷和奶奶,变得比我还“潮”呢!
记得以前,奶奶家的那台电视机是爸爸小时候的宝贝。它穿着灰色的“外套”,屏幕小小的,只有三十寸大,看个电视还得用遥控器在十二个频道间来回“翻跟头”。爷爷和奶奶最爱看京剧,可有时候,那京剧频道就像个调皮的孩子,画面突然变得模糊,声音也断断续续的。爷爷就会轻轻拍两下电视机,嘴里念叨着:“老伙计,你又闹脾气了。”有一次,爷爷心心念念的一场京剧演出,电视台竟然没转播,爷爷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眼里满是遗憾:“要是能想看啥就看啥,那该多好啊!”
今年暑假,爸爸像变魔术一样,带回来一台新的智能电视。它挂在墙上,就像学校里那块专门用来画黑板报的大黑板,既气派又显眼。而且,它再也不用遥控器调台了,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爸爸一边安装,一边教爷爷和奶奶:“爸妈,你们想看京剧,只要对着电视说一声‘我要看京剧’,它就会乖乖地出现京剧频道,还能回看呢!”爷爷半信半疑,自己试着说了一遍,没想到,屏幕上真的出现了好多京剧频道,有《霸王别姬》,还有《贵妃醉酒》。画面清晰得就像在眼前演一样,声音也洪亮得像在耳边唱。爷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凑到电视跟前,看得入了迷。
现在,爷爷成了小区里的“智能电视专家”。邻居爷爷们问他怎么用智能电视看戏曲,爷爷总是耐心地教他们,还会笑着说:“现在的科技真是太发达了,咱们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学学新东西,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
我家电视机的变化,不仅让爷爷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一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我觉得,这些变化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惊喜和美好的时光。
《我家的老古董初一作文》
我家的老古董初一作文
我家有一个老古董,它叫“小布叮”,是一个儿童mp3故事机。圆圆的头,大大的眼睛,背上还有一个小窗户。它从小时候就开始陪伴着我,至今已经有8年了。它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陪着我一起画画、玩耍……是我永远的好朋友。
这天早上,我一觉醒来,看到小布叮躺在我旁边静悄悄的,一点反应都没有。我着急地大叫:“小布叮!小布叮!你怎么了?” 小布叮没有回话,于是,我打开它后背的小窗户,才发现,原来是没装电池。我赶紧找来电池,刚一装上,它说话了:“你好呀,小主人。今天我想带你去穿越,跟着我一起走吧。”还没等我回答,小布叮肚子上就打开了一扇门,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哇!穿过小布叮的肚子,通过一段黑黑的隧道,我居然来到了上古时代——“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惊吓地不知所措。小布叮安慰我说:“不要害怕,有人会来救我们的。”话音刚落,一位身穿长裙的'美女飞了过来,用五色石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杀死了水怪,还用芦苇的灰烬来制止过量的洪水。天空得以修补,洪水干涸了,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了下来……我开心地大叫:“那是女娲!女娲救了大家!”
接着,我跟着小布叮又来到了慢慢吞吞王国。刚一下车,我们走路和说话的速度都变慢了。这是怎样的一个王国呀?他们的国王又是什么样子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可是,我越想走快一点,脚却像有千斤重似的,每走一步都坚难无比。我心里估算了一下,这样的速度恐怕只有每小时五十厘米吧,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走到皇宫呀!就这样走了一天,我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下来歇会儿。我疲惫极了,问小布叮:“请——问——,到——皇——宫——还——有——多——远——呀?”天啦!短短的十个字我竟然用了一个小时!慢慢吞吞王国可真慢呀!
我们走了九天九夜,终于到了皇宫;从皇宫大门又走了五天四夜,才到了宫殿见到了国王,这时的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国王很热情,看到我又累又饿,立马叫仆人给我准备吃的。可是,我等呀等,等了好久,吃的都还没端上来,我忘记了这是慢慢吞吞王国呀!终于,我饿晕过去了……
“快醒醒!快醒醒!要迟到了!”一阵急促声在我耳边响起。“怎么了?好吃的来了吗?”我一下睁开双眼,只见小布叮笑嘻嘻地看着我。再一看四周,怎么是我的房间?哦,原来,刚才是我做梦了!我抱着小布叮,抚摸着它的头,虽然它有点陈旧了,却总是给我带来欢乐,它也会一直陪伴着我长大!
【我家的老古董初一作文】
《三年级作文:古董之案》
三年级作文:古董之案
侦探杰克被人邀请去参加一个会议,说杰克的名气可以就此提升。杰克在别人的劝说下答应了,还嘱咐助手要好好看守侦探办公室呢。
来到了会议场,发现了会长吉尔正拿着一个古董盆。看见了杰克来了,就把他拉扯过来,指着呢个盆说:这是清朝的古董呢吉尔的助手小雵正坐在旁边看着呢。
不一会儿,会议开始了,说了一些关于工作的事情,对杰克来说,全是一些无聊的东西。会议还没有开完,吉尔就急急忙忙地跑来:天哪,我的古董盆不见了!大家大吃一惊,杰克呵呵一笑:事情变得好玩了呢。
杰克来到了古董盆消失的地方,然后检查了每个人随身携带的容器,结果只有小雵小姐带了一个正方形的'两个巴掌大的包包。这个没办法装下一个大盆呢。助手说。
杰克想了一想,好似知道了真相,但还是缺了证据。嗯杰克把手搭在脸颊下面,突然灵光一闪:我知道了!
杰克把大家都交到了客厅,说明了一切:其实,这一切都是小雵小姐搞的呢。她是把盆子装到了她的包里面。什么?搞错没有,她的包这么小呀。哈哈,如果打碎了呢?杰克笑了笑,其它人彻彻底底地愣住了,如果把这个东西打碎,就不值钱了吧。由此一来,就能说明一切了——这个东西是假的!她之所以偷走,就是想让会议停止。因为会议上吉尔先生总会把古董盆拿出来现,她怕吉尔先生被人嘲笑。吉尔,你应该感谢她。
吉尔呆住了,忽然哈哈大笑:哈哈,那么那个盆子就不值钱了吧,我太天真了呢。
这案子就算结束了吧。杰克说。
【三年级作文:古董之案】
《描写古董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形容古董?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3个关于描写古董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夏鼎商彝] xià dǐng shāng yí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商彝周鼎] shāng yí zhōu dǐng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我的古董爷爷450字》
我的爷爷个子一般,瘦瘦的,有一双常常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一头苍白的头发,黝黑的脸更衬托出他的“古董”的一面。
我的爷爷爱看花鼓戏,不喜欢吃零食。他按时一日三餐,其余的零食连看都不一看一眼。为什么爷爷只吃三餐,其他什么都不吃呢?我心中有这样一个疑问。
我壮起胆子去问爷爷:“爷爷,你为什么只吃饭不吃其他东西呢?”
他哈哈大笑,一边说一边笑:“因为五谷杂粮本就很美味,所以我才不吃你们这些糖呀饮料之类的。”
“哦,我懂了!”我回答道。
我的爷爷还是个收藏家,以前爷爷玩的、用的、写的什么都有,琳琅满目。爷爷笑着对我说:“喜欢吗?这些东西里面你挑三种东西吧!”我听了以后心里开心得像小孩吃了蜜糖一样。我心里不知道该选哪个,有钢笔、有小本子、有墨水……真是拿不定主意啊!过了许久才拿出三种东西。
我记得还有一次,有一个大伯找爷爷称东西,爷爷拿出一个破旧又生锈的称。我赶快扭住鼻子,说:“这是什么呀?臭死了,爸爸不是前几天刚买一个新称吗?”爷爷说:“我不搞那玩意,你自己去弄吧!我只会称我手上这个称。”我心里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古董的爷爷?我无奈极了。那个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没事的,老一辈的人还是觉着用这些东西更实在。”
我这个“古董”爷爷还真是太古董了,让“古董爷爷”融入我们这个时代,看来我们还要多下功夫啊!
《我家的古董迷600字》
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漆黑。
我家书桌上那盏老式台灯用尽浑身的力气发出微弱的光。灯下那个细长的身影弓着腰,活像一只长脚虾,正异常专注的捣鼓着什么。
“这道题怎么做?”我拿着书走过去,“嗯……”他头也不抬,含含糊糊地应着。“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我认真地读着题,“嗯……”他盯着手里的“文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该怎么做呢?”我疑惑地问他,“这个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多少?”“这应该是商代的!”
“什么什么?长方体是商代的?”天哪,说了半天,我俩压根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你在听我说吗?”我拍了拍他的肩,“啊,啊?什么什么?”他瞪大双眼,惊诧地问,“我问你题呢?”“哦”他如梦初醒,一把夺过我手里的书,“你先去做其他的,我想一想,把思路写下来一会儿帮你讲解。”
“终于做完了!”我伸了个懒腰走到爸爸跟前,一看情景,差点没把我气死,作业本一动不动地摆在那里,上面干干净净,只字未写。“通透,捡了大漏,绝对真古玉!”他一面啧啧赞叹,一面翻来覆去地欣赏
“作业想好了吗?”“马上马上。”他胡乱地抓过本子,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里的“宝贝”,连本子拿倒了也没有察觉,我简直无语了。
还有一次,他在做菜的途中来研究“古玩”,没想到一下子陷了进去,直到一股糊味扑鼻而来他都浑然不觉,我急忙喊道:“菜,锅里的菜!”我从恍然大悟,放下文玩咚咚咚地跑进厨房,皱着眉,摇摇头说:“糊了,糊了!”哎,我也是“服了,服了”!类似这样的“光辉事迹”说也说不完。
他从不喜欢逛街,但每周六雷打不动要去逛古玩城,有时买回一两件,有时逛逛他也觉得高兴,家里关于“文玩”系列“装备”一应俱全:显微镜、放大镜、微型秤、照相机、折光镜、硬度测试仪,高聚光电筒、古玩架、古玩书……
“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但古董不能一日不玩”,这是他的口头禅,说了那么多,你们应该猜出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我的爸爸——陈古董,哈哈!
《老“古董”600字》
八月的天空澄澈高远,八月的思绪如云朵般柔软。偶然间在杂货店看见了一台老“古董”——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承载着奶奶的花样年华。
缝纫机的外壳刷了一层黑色油漆,让人觉得古老而典雅,铁制的针头在一件件衣服、裤子上反复跳跃。机头是蝴蝶牌的,但是是两种英文字体的:madeinChina中国制造。可以想象这台机器是出口产品,没有任何中文标注。底座和脚踏是标准牌的,“滴答滴答”声中,留下的是岁月的沧桑和梦幻的痕迹。
听奶奶说,在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一家人口的逐渐增多,爸爸、姑奶奶们穿着他们的姐姐们做的、改的、补的衣服,每一件都很整洁、干净、时尚,穿出去同学们都夸赞羡慕,这台老“古董”成了全家人的骄傲,温暖着全家每个人的心。
从80年代以后,这机器使用的就比较少了。近日,奶奶再次搬出这机器,擦拭一下,缝纫机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而她已经由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变成了扎马尾辫的老奶奶。小时候孩子们总是特别的调皮,衣服没隔几天就会被摔上一个大洞,当大人们坐在缝纫机前为自己缝补衣服两脚总是前后摇晃的时候,真的是特别的好奇,总想自己坐上去尝试一番。我忍不住问道:“奶奶,现在还有谁用这老‘古董’,大家不都用现代化的机器吗?”奶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对我说:“我一家有8姊妹,每人一年只有一尺八的布票,生活条件极差。一件衣服要穿好几代人,大的穿了小的穿,破了烂了,缝缝补补继续穿。”说着说着我看见奶奶眼里泛着泪花。我脚一下僵住了,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老“古董”承载了祖辈们多少辛劳、智慧和汗水。缝纫机如原来一样,一声声地响着,缓缓地转着。转过往昔,转过岁月,缝在了我的心里。
《火锅400字》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在1900年前就有火锅了,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食物,因能驱湿、暖身、解郁而号称为“冬日之佳品”。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南宋时期,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武夷山中,林洪与隐士止止师和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心情十分愉悦,便因当时“朗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好光景给此种吃法取名为“拨霞供”。
现如今火锅的品种随着烹饪技艺的发展变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广东的海鲜火锅,配料十分讲究,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汤汁为肉汁或鸡汤,辅以肉片与菊花一起涮着吃,清香爽口;重庆的毛肚火锅,具有卤汤浓鲜,麻辣醇香的特点。百种火锅,千般风味,为餐桌平添了几分热闹。
火锅不仅是美食,还蕴含着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比如台湾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有七种用料是不可以或缺的: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但万变不离其宗,全家人围坐吃火锅,彰显出“大团圆”阖家欢聚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的心爱之物——小白兔》
有人喜欢沁人心脾的花朵,有人喜欢精雕细刻的古董陶器,还有人喜欢工笔细腻的名画,而我最心爱的还是我养的小白兔——圆圆。
圆圆长相好不可爱,一对长长的耳朵高兴时竖起就像两根天线,不高兴时耷拉着如玉米叶子折了一样。长长的耳朵下是一双红通通的眼睛。既像两颗红玻璃球镶在白玉里,又像两颗红宝石嵌在皇冠中。再往下你会看见一个毛绒球,论谁都想上去揪一把!走起路来小尾巴一摇一摆,唉,我可真担心上面的毛被抖下来。
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却是好吃懒做!平时唤它两声,理都不理,只有我拿出“美味”的小青菜,它才能循着味儿找来,斯斯文文地吃起来。可别被它细嚼慢咽的样子给迷惑了,我一转头的功夫,它便开始大块朵颐起来,嘴里发出轻快的磨牙声吱吱——吱吱——。待我转过身来,一篮子小青菜被消灭得一干二净,连渣渣都不留。我气呼呼地看着它:“这可是你一天的食物啊!你这个贪吃鬼,晚上可就没东西吃了!”小白兔仿佛听懂了,爬到我的脚边轻轻蹭着,貌似给我按摩;抖动着长长的耳朵,眯着红红的眼睛,嘴里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似在表达满腹的委屈。瞧它这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我于心不忍,火气烟消云散,指向悬挂在空中的菜篮,说:“好啦,去睡吧,晚上再喂你!”小白兔一见,又活蹦乱跳起来,爬到它的窝里,腿一蹬,屁股一撅,两眼一闭,没一会便呼呼大睡起来,真是憨态可掬!
圆圆还是一位“跑步健将”呢。你瞧,它迈开两条小短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摆着的青菜,像一颗即将出膛的子弹,蓄势待发,那气势毫不输国家级运动员,啪,我扔下一颗青菜,它如同听到发令枪的运动员,四肢并用,冲了过来,仿佛身后有一位猎人,它就是那个猎物,没跑几步,就急得蜷缩起来,咕噜咕噜往前滚。乍一看,真像一个白色皮球被谁踢了下来。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忘情的哈哈大笑,全不顾自己的淑女人设了。
这样一只贪吃,可爱又活泼的圆圆,真是个惹人喜爱的小家伙。它给我带来无限快乐,为我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愉快的色彩!
《奶奶的宝贝》
有人把古董当成宝,有人把金银首饰当成宝,而我的奶奶却把挂钟当成宝.
棕红色的钟身是木质的,没有华丽的雕刻,甚至那棕红色的油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暗淡无光。
它的表盘是白色的,年头久了在空气中氧化变得暗黄。黑色表针也没有那么黑了,表盘上12个阿拉伯数字,仍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坚韧挺拔。再看看表盘中间有两个黑洞,说起这黑洞是挂钟能量的补给站,只要钥匙在这上拧一拧,钟摆就有规律的摆动起来。
挂钟有个长方形的门。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玻璃,这是为了看清表盘,也是阻挡灰尘。下面是带花纹的正方形玻璃,是为了露出钟摆,不用插电,无须电池,只要每周上一次弦,它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小马飞奔在草原上。
听奶奶说:原来是菜农的时候,每天早起去市场卖菜。当时没有钟表看时间,每天早早到市场,要等很久才开门。于是他们决定买一个挂钟,省吃俭用攒了大半年才买到这个宝贝。
这不仅一面挂钟,它承载着奶奶的青春。至今为止一直挂在最醒目的地方,也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支勤劳的笔,蘸了回忆和时间的墨水,写出了奶奶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