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是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10 02:41:16
《苏州吃烤全羊》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我们要去苏州吃烤全羊了。
一进餐厅,我就看到烤全羊的厨师们穿着白色的制服,带着一顶白帽子,像厨师界忙碌的超人。我第一次见烤全羊,金黄色的外皮闪闪发亮,香味飘的老远了,馋我的口水直流。服务员阿姨把烤全羊端上来,用刀将羊切的一小块一小块,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羊肉,蘸了一点酱就往嘴里塞,啊!外皮酥酥的,里面的肉又嫩又香,好吃的让我眯起了眼睛。舅舅还教我撕着吃,说这样吃更加美味。妈妈说羊肉是草原上的传统美食,能在苏州吃到这么正宗的烤全羊真是太幸运了!她还给我讲了草原的故事,说以前的牧民会围绕着篝火吃烤全羊庆祝丰收。
我的肚子吃的圆鼓鼓的,像个小皮球。下一次来苏州,我还想吃这美味的烤全羊。
《猜猜他是谁》
他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儿,还不满一岁呢!他的妈妈总爱给他穿粉嫩的衣裳,所以,他经常被误认为是小女孩。
他肉乎乎的,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像抱着一块小石头。他的嘴巴小小的,可吃起安抚奶嘴来却毫不含糊。他还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嗯、嗯”的咿呀声。一双眼睛又大又圆,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缝;头发刚刚剃过,短得像没长似的。
他特别爱笑。有一回,姐姐抱着他逗趣:“你可不是小鸭子,你是人哦!”就因为他把嘴噘成了“鸭子嘴”,听了姐姐的话,他居然“咯咯咯”地笑开了起来,那模样仿佛真的听懂了似的。还有一次,他妈妈抱着他玩“萝卜蹲”的游戏,他也被逗得笑出了声。
他还是个小睡虫,可能因为他是在“世界睡眠日”出生的吧。可他的觉总睡不长,有一次,他妈妈好不容易把他哄睡了,刚要跟我讲《盗墓笔记·终极笔记》的故事,他忽然睁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我们。我们马上屏气凝神,他又悠悠地安心睡去。
他很天真,我特别喜欢他。可他爸爸总爱逗他生气,有一次,爸爸刚想跟他玩闹,他竟张嘴去咬爸爸,浑然忘了自己连牙都还没长出来呢!
他特别爱嘬手指,姐姐总劝他:“别嘬手啦,会把小手的皮肤嘬掉的。”他看了看姐姐,嘴上的动作停了几秒,可没过一会儿,就又把手指塞进了嘴里,好像把姐姐的话全忘光了。
我特别喜欢和他玩,您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近水楼台的典故》
北宋范仲淹,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少年时,是个贫苦的孤儿,由于勤奋自学,读了不少书。后来, 做到“吏部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等很高的大官,并曾镇守边疆,屡次制止了外族的侵略。他正直敢言,待人诚 恳谦和,能接近下属,这在那样的旧时代是很难得的。
据宋人俞文豹的《淸夜录》说:范仲淹任“杭州知府” 的时候,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唯有一个名叫苏鳞的,因为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没有得到什么照顾。有一次,苏鳞因事到杭州来见范仲淹,顺便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范仲淹看了,心中会意,便征询了他的意见和希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人们就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比喻人事关系接近或地处近便因而易于获得优先的机会。或简作“近水楼台”。
《我的心爱之物》
我向来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曾经有过不少让我喜爱的物件,可它们就像天边稍纵即逝的云霞,很快便消散在记忆里。然而,唯有那封面朴素却满溢着独特魅力的《小鹿斑比》,至今仍是我心中的无价之宝。
初次见到它,那精致的封面一下子吸引了我:画面上的小鹿斑比睁着澄澈透亮的大眼睛,仿佛盛满了森林里的晨光与好奇;周围是郁郁葱葱带着露珠的青草,还有几朵色彩柔和的小花点缀其间。整个封面散发着一种纯净又充满生机的气息,瞬间就勾起了我想要走进斑比世界的强烈渴望,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
我满心欢喜的翻开书,跟随斑比开启了森林里的奇妙旅行。从他懵懂的探索世界,到经历各种挑战,再到后来老鹿王传授生存经验,这些经历都让我沉浸其中。
我格外爱惜这本书。每次阅读前都会洗干净手,翻开时也是轻轻的,生怕弄坏了它,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伤心时,读到书中斑比失去妈妈的片段,让我觉得自己的伤心被理解了,仿佛斑比就在身边,默默的安慰我;当我开心时,我会兴致勃勃的翻开书,和斑比一起分享快乐。读到斑比与朋友们欢快地奔跑、嬉戏时,仿佛我也与他们一同玩耍,心情变得更加愉悦了。
《小鹿斑比》对我而言,早已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而是一位能与我同喜同悲、给予我力量的挚友,我会一直珍视它。
《猜猜我是谁》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女生,你们来猜猜她是谁?
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经常扎着一个马尾,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充满活力。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就像一对黑珍珠。她笑起来的时候嘴巴弯弯的,就像一个小月牙,非常迷人。
她的性格活泼开朗,十分爱笑。只要听见有趣的笑话,她就哈哈大笑起来。记得有一次下课,同学讲了一个笑话说:“小鸭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摇摆?”妈妈说:“因为我们穿鸭绒裤。”她听完马上捂住肚子笑了起来,还笑出了“嘎,嘎,嘎”声,把其他同学惹笑了。
她喜欢画画,经常用画笔,画可爱的小动物,她画的小动物栩栩如生,看了让人赞叹不已。
她十分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下课,我在我一道数学的难题发愁,看见了我的心思,她就主动跑过来问我,她说:“是的。”她拿一支笔,把解决的方法写在上面,然后耐心地指导我,我十分感谢她。
你们能猜到她是谁了吗?
《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儒雅帅气的男老师。他身材高大,笑容温暖,言语亲切,如春风般抚慰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语文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创意。每逢讲授新课,他总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解析生字,让我们过目不忘。有时,他还会把同学的名字巧妙地融入生字词造句中,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在欢笑声里,知识已悄然扎根。
他格外重视阅读,鼓励我们多读课外书籍。作业布置得少而精,他与我们“约法三章”:“量可以少,但必须认真完成,字迹务必工整……”他赏罚分明,一个错别字罚抄十遍,毫不含糊。正因如此,我们渐渐养成了严谨的态度。他从不占用其他课程的时间,希望我们全面发展、自由成长。
课堂上的他,目光如炬。倘若谁思想开小差,总能被他一眼察觉。有一次,我把漫画书放在语文书上,偷偷地看。他像雷达探测器一般,发现我的神情不对劲!结果可想而知,我被他请进了办公室“喝茶”——严肃批评。他批改作业极其细致,连一个声调错误都绝不放过。曾经马虎的我,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慢慢改正了缺点。
他常常引导我们树立大学梦、制定学习目标,鼓励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他说:“心有所向,行必能至。”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王永建老师!一位严慈相济的引路人,他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滑山》
那是个夏天的中午,我来到外公家。当大家都有事离开后,我在外公家边上转悠,刚好看到有几堆干稻草,脑子里便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干草堆做一个巨大的垫子,坐上去后从山坡上滑下来,就可以实现山丘滑梯自由,简直帅呆了!
说干就干。我寻找到一些胶带和大木板,先用胶带把一块块大木板拼接好。我把胶带缠得紧紧的,希望它们扮演好我的座驾。然后在上面铺些干草,让垫子柔软些,最后再用胶带将干草和木板固定。
做完的垫子接近婴儿床大,看着就有成就感。我拖着垫子一步步往山丘上走去。瞧,天多蓝,云多白,这好天气就像为我这次行动私人订制的。
不一会儿,我来到了山丘顶上,寻了一处坡度比较缓的小山坡边缘,将垫子放好,躺在上面,看着橙红的晚霞逐渐把白云染成红色,真是太浪漫了!该出发了,我挪动屁股,垫子缓缓朝坡下移动。很快到了一处斜坡,垫子下滑的速度逐渐加快,我不由地抓紧了手中的垫子,听到风从我耳边呼呼吹过,两边风景迅速倒退,我仿佛真的飞起来了!
正当我忘乎所以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眼看着它在我眼前不断放大——就要撞上了!由于我“飞翔”的速度太快,已经没时间闪避,刹那间,我脑袋一片空白,只好缩成一团,双眼一闭,双手抓紧草垫,听天由命——
“砰”一声,一阵猛烈的撞击后,我感觉自己轻盈地飘在了空中,几秒后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
我挣扎着站起来,发现我的“保时捷”已经四分五裂了,我自己身上全是草,跟刚从特种兵训练场出来一样。唉,我只好拖着大草垫的“遗骸”走回了家。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希望下次有机会能来一次完美的滑山。
家长感言
没想到小男孩胆子那么大,如果还有下次,希望他准备更充分。
教师赏析
小朋友都很有想法。小作者把这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写得生动形象,除了前期准备工作、滑山时的一波三折,连天空的景象也被刻画得颇具浪漫色彩,读来如身临其境。(阮巧微)
《大明湖真美》
济南大明湖四季如画,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的大明湖像个小姑娘。湖岸柳枝随风摇摆,好像春姑娘的秀发;叽叽喳喳的小鸟再六枝间穿梭,看到这幅画,我不禁想起《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像春姑娘头戴的花环。
夏天,灿烂的阳光洒在湖面上,一片片荷叶纵横交错着,荷花和莲蓬“压”在荷叶上,看到这幅画面,我不禁吟诵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抬眼望去,远处的千佛山若隐若现,就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样。
秋天,金黄的落叶飘在大明湖上,就像一条条小帆船。金秋的太阳照在大明湖上,金光闪闪的,美丽极了!湖边的一些事树上,结出了诱人的果子。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两岸的树木,还有千佛山,一同倒影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冬天,白雪皑皑,整个湖面以及周围的景物都盖上了一层雪,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穿上了一件厚外套。湖边的石板路上,游人留下来大大小小的脚印,更给这平静的大明湖增加了无限的生机。
我爱这美丽的大明湖,一个四季如画的地方。
《最美小院》
奶奶家的小院不大,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可在我眼里,它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
每年放暑假,我总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
走进院子,第一眼瞧见的就是那棵沙果树。它可比我姐姐还大几岁呢!沙果树的枝叶长得特别茂盛,枝头上挂满了沙果。那些沙果又大又圆,饱满极了。远远望去,像树叶间藏着一个个红色的小玛瑙。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一个个圆滚滚的沙果,多得快把树枝压弯了。我摘了一个沙果,摸起来滑溜溜的,闻着还有淡淡的清香。我跑到厨房洗干净。轻轻咬一口,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
再看水井旁边那棵绿油油的枣树。现在是初秋,枣树上挂满了像绿宝石似的大枣。奶奶说,等深秋的时候,这些枣子就会变成红色的了。清晨,我去枣树旁边摘枣,发现枣子上都挂着小小的露珠。太阳一照,露珠闪着光,特别好看。摘一个放进嘴里,脆生生、甜丝丝的,真爽口!
奶奶家的院子里还有倭瓜。奶奶说,春天的时候,她在院墙边撒了两颗倭瓜籽,后来竟长出了好多倭瓜。别看就两颗,藤蔓却悄悄爬满了半个院子。倭瓜还开着黄色的花,像小喇叭一样;叶子圆圆的、绿绿的,像荷叶似的。不过倭瓜的藤蔓上有小刺,摸起来扎扎的。有一天,奶奶摘了几朵倭瓜花,晚上给我做了倭瓜花炒鸡蛋酱,这是我第一次吃这道菜,真香啊!
奶奶没上过学,不认识字,可她特别爱生活。你看,连砖缝里都种满了花花草草,美极了。清晨,花瓣上沾着露珠,颤巍巍的,引来蝴蝶和蜻蜓。它们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又落到那朵上,忙个不停。我家的小花猫看见了,也来凑热闹。它踮着脚跑到花枝上想荡秋千,可花枝太细了,“啪”的一声,小猫掉在了地上。它爬起来,又去追蝴蝶了,我也忍不住跟着跑起来。小花猫满院子追蝴蝶,我就满院子追小花猫。奶奶站在旁边看着,笑得合不拢嘴。
奶奶的小院,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寄人篱下的典故》
南北朝时,南齐张融,字思光,是个生性古怪的人。据《南齐书•张渤传》说,“融形貌短丑”,而“精神清彻” ;坐立行走,举止动作,都似乎不同于常人,“见者惊异,聚观成市他毫不在乎,平时生活,也极马虎随便。齐高帝萧道成很喜爱他,说:“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高帝见他穿得肋脦不整,曾把自己的御袍,按他的身材裁改后赐给他。有一次,齐武帝萧赜【zé】, 问张融住在哪里。他答道:“臣陆居无屋,舟居无水。”武帝听不懂,向张融的堂兄张绪打听,才知他并无住处,而是把一条小船拖上岸,暂供卧宿。
张融的文才,也很奇特。他擅长草书,高帝曾对他说:“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献之父子俩。)张融答道:“亦恨二王无臣法。” 张融写字作文,都不主张拘守前人技法,注重独创。他在《门律自序》中说:“我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夫文岂有常体,丈夫当刪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
“因循”,沿袭,照旧不变。 “寄人篱下”指因袭别人的著作,缺乏自创特色。
后以“寄人篱下”比喻依附他人,不能独立生活。《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回到自己屋里,吃了晚饭,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况且又穷,日用起居不想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