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这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1:50:04
《怀念》
《祖母的呼唤》,这篇文章刚读完标题,我就猜想:“这应该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吧?而且回忆的对象是祖母,并且全文都围绕呼唤来展现的吧?”当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作者是围绕“呼唤”来写的,并且“呼唤”是连接各种感悟的主线,祖母不同时刻各具特点的行为也围绕着“呼唤”展现。“呼唤”一词,在文中出现过很多次,它既是文章的中心词,又是情感的关键。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长辈的“呼唤”吧?这种“呼唤”更多的,是长辈的关心、担忧,而每一次的呼唤,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对于《期待父亲的笑》,我先看到的是作者---林清玄,还记得小时候读过他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到凤山去开会,之后他跑到市场上去吃了一碗肉羹,他认为很美味,想让“我们”也尝尝,可当时交通不太好,回来时肉羹已经洒了很多,但那肉羹又父亲的味道。”看完后,我也想尝尝那有“父亲”味道的肉羹,这不,在这篇文章里林清玄也提到那件事。这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在这回忆里,有温暖,有苦涩,有祝福,有遗憾......林清玄在他的回忆中写出了父亲的各种特征,表达了他对父亲的爱,父亲对他说过的每一句都如此深刻的印在“我”的心里。我相信每个人都感受过父爱吧?都说父爱如山,可我认为父爱可不止“山”这么重,父爱的重量是我们无法去用重量来衡量的。
最后,是老舍的《有了小孩以后》,当我读完这个标题后,我就猜想这也许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文章,同时“我”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果不其然,这篇文章写出了“我”的丰富且繁乱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我”把“我”的孩子写的天真可爱,全文的中心是我对孩子的爱。在照顾小孩的道路上有喜怒哀乐,虽然我们都还小,没有孩子,但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就已经足以感受到那种对孩子的爱了。
这三篇文章都是写家人之间的怀念,之所以会怀念,是因为有了美好的回忆才会有怀念,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美好的回忆吧!牛汉怀念祖母,林清玄怀念父亲,老舍怀念孩子......而我们,每个人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以及你与他(她)之间的故事,最清楚,最了解的,也许只有你自己。比如我,我怀念的对象很多,但最怀念的还是住在老家的奶奶,小时候,她第一个抱起了我,从小把我带在身边,伴我长大。
记得刚上小学时,奶奶不再在我身边陪着我,我哭、跳、吼都没什么用,爸爸妈妈把我带走,在车上我一路哭,就是舍不得奶奶,后来爸爸妈妈没办法,只能把我送到奶奶身边,在下车的时候,我知道,奶奶也舍不得我,她哭红了眼,我知道,她一定也悲伤极了。我悲伤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察觉并且安慰我;我迷茫时,她悄悄地帮助我;我快乐时,也总是第一时间和她分享。晚上睡觉时总是给我讲人生的道理,教会我敬老爱老、尊师重教、开朗大方,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我又开始怀念我亲爱的奶奶了。
《别了,我的高三》
提笔,欲落下,却猛然发现这应该是我的高三最后一篇作文了。突然有些迷茫,是勿勿了事,还是做最后华丽的断章。。。
其实对于我,这也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高三了,因为对于我,高三只有一个,已经在去年被那个懵懂的我挥霍殆尽,于是戏称,我是高四的人了。
转眼间,风轻云淡又是一年,所谓的高四生活又将到达终点,这不及的速度不由让我想到《男人四十》中的那句台词:好多东西都没了,就像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失不见。
是啊,差一点,我也来不及说再见,而且我希望,这声再见,会是永远不会再见。
从什么时候开始,摩天轮不转了,长长的弧度指向空荡荡的天空。
从什么时候开始,纸飞机消失在视线里,划过优美的曲线,像烟花一样短暂。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面对面笑着,笑着,竟悄悄的流出了眼泪。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一个人偷偷的哭,一个人去埋葬忧伤。
高三的生活,大多是时间只有那黑白灰,但一样能活出或拥有那短暂的七彩,也只有这唯二的高三,才会有这样那些。戏剧开始了,也就预示着落幕的一天。正如那时的又一年的开始,和此刻,再一次的分别。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玩笑》中这样写到: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是啊,渺小的我,就在去年,让生活幽默了一回,回到高三,而这一回就是一年,就像轮回。
不过,漫长的等待,度完了一年,我终于又一次能说再见,也更有信心,去反幽默生活一回。、
那么多无人陪伴的夜晚,我独坐窗前,有流星划过的曲线,闭上眼想默默许愿,却突然泪流满面,幸福为何总是那么近又那么远,似乎触手可及,却又相隔千里。就好像顾城的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却很远。。。
无数的夜晚,无数的孤单,不过终于明白,这才是我们的青春,或者说,我的青春:有繁花似锦,也有冷风凄雨;有踌躇满志,也有一败涂地;有春风得意的风发,也有江枫渔火的愁眠。谁又能说我的青春没有风雨,没有泪水,没有悲伤。但我们依然微笑,依然坚强,依然有梦想。。。
是玩笑,还是偶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高三的一年充然体现,就像电影中的文艺片:偶然中,带着必然。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旧梦三更后。
高三的生活夹杂着太多愁绪,浓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触及一点便可愁满一天。有时候坐在教室里,书桌前,闻书声阵阵,落笔点点,便突然发现着犹如牢笼藩篱的教室,让我想去流浪,虽然我知道,纵然能飞至天涯海角,也逃不出红尘现实,但我还是那么渴望,因为哪怕是短暂的片刻,也足以释放我压抑许久的心。
还好还有文字能书尽心愁,化开心结;还有文字能寄托心痛,寄予心声。还有古人能陪我倚窗南望,赏月光,满地霜;陪我三人引觞,藕花迷航,泪满船舱;陪我偷春水一江,凭栏轻唱,唯怆。他们的愁牵动着我的愁,在书尽自愁的同时,也散尽了我的愁。才让我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到写完这最后一个勾。
电影《玻璃樽》中舒淇说过:星星在哪里都是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看他们。
高三纵有黑白灰三色愁,但只要你抬头,一样能看到七色彩虹。
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而我却不巧走上这一条,但当我再次走到这个时刻,再次静静思考,会发现,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她让我提前面对了挫折,而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美的瀑布;提前面对了选择,而选择又是是一门博弈的艺术;提前学会了笑对人生,笑对人生百态,这条路,有我的精彩。我们走过了,就不会再回头。何况我们已经站在了尽头,接近了终点。。。
突然有些无所适从,突然感觉有热的液体浸湿眼眶,再流入嘴角,微咸微涩。
又想到了电影,想到了电影《东邪西毒》:当有些事情你已经无法得到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我现在不会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纵然苦多甜少,但我更在意她那青春的烙印。当我们不再年轻,我们也不会苦恼,因为我们已经将它们收好,封存。因为我们曾今拥有。
记住了,阴霾散尽,依然溢彩流虹,而我们远比彩虹更加夺目。
再见了,我的高三,纵然黑白单调,却有着自己的精彩,自己的我的独一无二。
至此,落下着最后一笔,点完这最后一个句号。
《用秋写景抒情作文》
这应该是秋天了,现在窗外在沥着小雨,潺潺的,涓涓的,些许的细腻加上适当的高爽和豪情应该算是很宜人了。窗上爬满了丝瓜,绿茵茵的,静奕奕的,俨然想构成一种田园和谐的意境。
而有些东西是永远替代不了的。
村里的世界永远是一种奢心的魅力。葱葱的芳草、盈盈的繁花、肥肥的群羊、安详的老狗、呆胖的母鸡以及那村头淌淌小河边玩泥巴的小屁孩儿和那忙于农事的什么叔大爷,总是那么令人遐想其间回味其间。
只是这初秋了,再也没有了呱呱的蛙叫和吱吱的蝉鸣,就像一场唯美的电影失去了音乐的弥漫,多少总有些干瘪。但是,在碧芳将尽的丛草中,蟋蟀的身影总被它们的叫声扮的神神秘秘,寻而不得。地头、河边、路上的风景就像流动的水那里少了它又自然会被充填。
初秋的景色都竟然会在这徐徐的秋风中埋没隐现。这风难道是江山滔滔的浪潮蔓蔓而过,那么无情那么不留痕迹的要带走田间的光阴。
《年轻的那些事》
提起“年轻”二字,让人浮想联翩,这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了。那么,这些处于年轻阶段的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除了每天的学习,大家对他们还了解多少呢?其实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在追求时尚,“听歌”便是“摩登”的一种重要体现。
很多同学都喜欢听歌,有的听通俗,有的是摇滚,有的则是抒情。那些歌手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所祟拜的对象。让我们不妨作一个调查,每位同学几乎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这些偶像在别人看来恐怕就只有两个优点—要么长得漂亮,使得这些少男少女们整天捧着他们的照片,欣赏了又欣赏;要么长得即使有些寒掺,但歌喉却也能打动人,使得这些歌迷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哼唱他的几句歌曲;要么就是以上两者的优点兼备,像这样的歌星恐怕就是红得发紫了,一定拥有众多的歌迷。
因此,有了这些歌手,“追星族”便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很多人拥有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他们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磁带、照片、签名,真是痴迷到了极点。结果到头来,既没有博得明星们的“芳心”,又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真是两不划算啊!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不要听歌,不要消遗,而是不要迫星过了头,凡事过犹不及,适当听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乐到了痴狂的地步,乃至睡觉时枕头下都要放上一张照片有些过分了!
所以,“追星族”的成员一定要节制些,否则非但追不成,反而自己倒成了一颗“星”—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