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假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0 16:44:31
《国庆游镇北台》
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三人驱车来到榆镇北台参观游玩。
到停车场一下车,我就看见了层层叠叠的城楼,爸爸告诉我那就是镇北台,急忙来到大门口只见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三个金色的大字“镇北台。”
进入大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左右各一列长长的台阶,右边台阶旁还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红色大字。我飞快地跑在巨石跟前并叫到:“妈妈,快来,给我拍张照片。”
走过一段较长的林荫小路,来到“款贡城”门口,从并不高大的城门进来,又是一道斜坡,听导游说:这个斜坡以前是马道,方便守城将士骑马出入。沿着马道进入“榆塞”的城门楼,就到了第一层城墙,看见南边城墙上书写着“向明”二字。院子里有两个小房子,古为兵营现为长城博物馆,里面图文并茂的介绍着长城,看完以后,使游客对长城的作用、不同时期长城的异同以及长城的变迁了如指掌。
我们又顺阶而行,依次游览了二、三层城墙,确实有点累了,准备再往上爬时我气喘吁吁地说:“爸爸,别爬了吧,累死了!”爸爸却说:“第四层是镇北台的最高层,站得高才能看的远!”于是我又兴奋地爬上第四层城墙,站在并不宽敞的这个墩台上,朝北远眺:沙漠与绿洲交错前行、长城遗址蜿蜒而过,仿佛又回到那个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年代!台下红石峡水库波光粼粼,为边塞风光又增添了一抹柔美!向南望去,榆林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那一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浑气势让我心潮澎湃。
走下镇北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选址、到运料、再到修筑,这得凝结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长城才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世界八大奇迹呢?
作为炎黄子孙,我骄傲!我自豪!
《我的国庆:和哥哥在陵园学历史》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我做了一件很让人深刻印象的事。
今天秋高气爽,我和哥哥在一棵开满桂花的树下骑单车,爸爸叫我们赶上车,爸爸说:“妈妈下了一道圣旨,让我带你们去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因为国庆中秋在同一个假期,所以路上很多车子,我们开了很久的车,我们终于到了烈士陵园。
大门左侧有一个浮雕墙,墙上的浮雕墙响应首义,民主斗争,抗击日寇,迎接解放,和平发展五个部分,展示了宁乡人的斗争历史,这面墙上还有十副图画,展示了十名烈士英雄奋斗的故事,进大门宁乡先后有两千多烈士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和哥哥戴上用烈士们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向所有烈士们敬礼。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庆见闻”黄山游记》
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安徽省的黄山。《徐霞客游记》中评价黄山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的四大奇观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我们第一天先从玉屏索道上了山,坐缆车一路从山下到山上,可真多美其名曰的怪石啊!虽然缆车只有十分钟,但是如果自己登山,得至少爬3个小时才能到半山腰。我们从玉屏索道下来,到了迎客松,在那里我们还看到了守松人胡叔叔!他可是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哦!他的工作就是对迎客松进行日常巡护和监测工作。我们看完了迎客松,就出发去了西海大峡谷!那里可以坐网红小火车,从山上坐到山下,能把美景都看一遍!最后,我们到了光明顶,在那儿,远远望去能看到黄山的第一两大高峰—天都峰和莲花峰,还看到了绝美的落日。
第二天早上,我们五点多就起床了!因为我们要去清凉台看日出。山里的日出和我之前海盐看的海上日出不一样,山里的日出由于那天云层比较厚,等了好久都没见太阳露脸。一开始的时候很慢,到了后面一下子就变成圆形了,感觉太阳是突然间从云海里跳出来的,我们还差点以为看不到日出了。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据说黄山一年只能看到50次日出哦!看完了日出,我们又往上爬了一段路,爬到了“猴子观海”那!远远地看过去,那只猴子双手抱着腿,眼睛一直望着那片云海,真是一块又奇妙又有趣的一个石头呀!看完了“猴子观海”,我们便去了“梦笔生花”!说到这个名字,有人就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从石头的顶端长出了一棵松树,所以取名为“梦笔生花”!最后一个景点就是“始信峰”了,它的阶梯很陡,不过它的风景很美,在上面仿佛能摸到云雾。真的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
这真是一次好玩又提心吊胆的旅游啊!只可惜我们没到天都峰!下次我一定还要来,把天都峰也爬一遍。
【家长感言】自从学习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的《黄山奇石》一文,小朋友对黄山之行就期待不已,这次国庆终于满足了她小小的愿望,同时也是对全家体力的一次考验。虽然爬山很累,但是你登顶的那一刻,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的时候,再累也是值得的!
(作者系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506班杨含珘)
《快乐的草原之旅》
国庆假期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辽阔的鄂尔多斯大草原。这里一望无际,处处充满新奇!
草原上的美食与众不同,很有特色!放眼望去,几乎全是香喷喷的牛羊肉,蔬菜可不多见。蒙古的奶茶更是远近闻名——味道咸咸的、感觉滑滑的,堪称“奶茶界的独特刺客”,让我印象深刻!吃饱喝足后,我们尽情玩耍:从高高的草坡上“嗖”地滑下来(滑草),摄影师还帮我们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刻,我和爸爸的脸上都笑开了花!我还体验了刺激的“蒙古炮”和“拉弓射箭”,并且勇敢地骑上了高大的骏马,感觉威风极了!
晚上,我们住在圆圆的蒙古包里。里面的床铺软软的,像睡在云朵上一样舒服。躺在里面,听着草原的风声,感觉宁静又安心。
这次草原之行真是令人难忘!我不仅看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还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大草原真是趣味无穷啊!
《黄鹤楼游记》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三天,爸爸说要带我去一个很有名的地方——黄鹤楼。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早就学过那句诗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高铁,终于到了。远远地,我就看到一座金黄色的高楼矗立在绿色的蛇山上,像一位穿着金色盔甲的巨人,真神气!
爬了好多级台阶,我们走进了黄鹤楼里面。楼好高啊,一共有五层!我们一层一层地往上爬。每一层都有很多漂亮的画和古诗,爸爸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黄鹤楼的神话故事,说以前有仙人在这里骑着黄鹤飞走了,真有意思!
终于爬到了最顶层!我趴在栏杆上往下看,哇!整个武汉城都在我的脚下!长江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银色带子,长江大桥上的汽车变得像小蚂蚁一样小,来来往往。江上的轮船“呜呜”地叫着,声音传得好远。风吹在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今天玩得真开心!黄鹤楼又高大又漂亮,我下次还要来!
《米脂古城一日游》
国庆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米脂县,据爸爸介绍,米脂县古称银州,是千年文化县。中午吃完饭,爸爸提议:“我们到古城转一转吧”,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十字街,来古城游玩的人很多,有学习本地方言的、有打卡拍照的、有购买纪念品的......
古城的巷子长长的、窄窄的,地上铺满了青石板。街道两边的四合院历史悠久,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挂着一个金牌匾,牌匾上详细记录着四合院的来历。
古城上还坐落着一座博物馆。博物馆里面有米贴画、剪纸、铁水打花等非遗物品展,看的人眼花缭乱。
古城的街道上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有的吹唢呐,有的扭秧歌,还有的“抛绣球招亲”,各种表演精彩极了,观看的人们络绎不绝。
古城建设的越来越好,我为家乡感到自豪!
《国庆假期,我看到的那抹“劳动橙”》
国庆假期一到,我就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游玩。想象着公园里那一年四季都是五彩斑斓的花朵,绿油油如巨伞一般的大树,还有轻松愉快的人群,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终于到了公园,我看见了如我所想的那样,湖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花坛里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在比谁更美丽。我和家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着这美好时光。
我们正玩得高兴时,突然我看见了一抹亮眼的橙色,那是一位年老的环卫工爷爷,他的脸上满是皱纹,全是岁月和辛苦劳动的伤疤。他那粗糙的双手不停的挥舞着扫把,正在认真地清扫公园大道。汗水从他的额头滑落,打湿了他的衣服,他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
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心中充满了敬意。我们每个人在享受美好的假期时,他却用他那佝偻的身体为我们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我想我们在享受假期的时候,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愉快时光,更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奶奶家的那些小美好》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清晨,我就跟着爸爸坐上了回奶奶的车。一进村口,就看见奶奶站在院门口挥手,脸上的笑容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奶奶家的院子里晒满了金黄的玉米,一粒粒饱满得就像小珍珠一样,堆成了一座小山。我赶紧放下书包,学着奶奶的样子剥玉米。我握住玉米棒,用指甲抠下一排玉米粒,可没一会手就变成了黄色,还微微发疼。奶奶笑着递给我一个小工具,有了它,剥玉米快多啦!
下午,奶奶带我去后山的橘子园。树枝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我踮起脚摘了一个,剥开皮甜甜的汁水立刻沾满了手,我忍不住连吃了好几个。
晚饭时,奶奶做了我最爱吃的南瓜饼,糯叽叽的特别香。晚上,我和奶奶坐在门口的小板登上看星星,她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这个国庆,奶奶家的玉米香、橘子甜,还有奶奶的故事,都暖暖的,真让人难忘!
《高西沟游记》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三天,妈妈开车带我去高西沟玩,高西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面旗帜,距离米脂县城35公里,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来往的车辆特别多,真是人山人海。
首先,我们来到动物区,看到了小香猪、小兔子和可爱的羊驼,它们都在吃东西。
其次,顺着小路,来到了蔬菜园,我挖了形状各异的胡萝卜,它们有的很长,有的很粗,还有的长着细细的胡须。路过一片白菜地的时候,远远望去,一个个白菜像一座座碉堡,整齐地排列着。
然后,我追着一只美丽的蝴蝶来到了向日葵地,一行行、一列列的向日葵像“士兵”一样站立着,黄色的向日葵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瓜子,它们的头被沉甸甸的瓜子压完了腰,金黄色的花瓣像一条项链挂在了向日葵的脖子上,真是美丽极了!
最后,我们带着采摘的向日葵、谷子、糜子和酸枣开开心心地回家了,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竹》
若问我最喜爱的植物,那答案一定是竹子。假期里探访过的南山竹海,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竹海中,每一阵微风拂过,都能带动竹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 的清脆声响,与此同时,一股淡淡的竹香也随之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那一刻,所有的焦虑与疲惫仿佛都被这清香悄悄带走,心灵也变得格外澄澈。
我们校园的一角,也有这样一片可爱的小竹林。从远处望去,整片竹林郁郁苍苍,满眼的绿色生机勃勃,与旁边树木的枝叶交织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际,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近了细细观察,更能发现竹子的别样姿态:有的竹子单株独立,枝干挺拔如松,像一位身姿矫健的勇士,傲然挺立在那里;有的则三五成群,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又像一群亲密的老朋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满是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古至今,人们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从未停止。清朝的郑燮曾在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牢牢扎根岩石、顽强生长的模样,让人深深感受到它不屈的生命力;北宋的苏轼也曾感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竹子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 它早已不只是一种植物,更成了高洁品格的象征。我家小区里也有几片竹林,或许是生长环境的缘故,它们不像南山竹海的竹子那般翠绿鲜亮,墙角的那一列甚至被西北风吹得微微倾斜,可即便如此,每一株竹子都依然努力地向上生长,用自己的坚持,默默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力量。
竹子之所以能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一同位列 “花中四君子”,正是因为它身上有着太多不平凡的品质。它坚韧不拔,无论面对狂风暴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能始终挺立不倒;它谦虚正直,中空的竹节恰似虚怀若谷的胸怀,笔直的枝干又象征着刚正不阿的品格;它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鲜嫩的竹笋能供人品尝,到坚韧的竹竿可用来制作器具,再到柔软的竹叶能入药、做书签,它的全身,都在为人类默默奉献着价值。这些高贵的品质,不正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的吗?
竹子的精神,从来都不只是停留在诗词歌赋的赞美里,更应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努力学习的学生、辛勤工作的工人,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默默清扫的清洁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竹子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不怕困难,默默奉献。愿我们都能以竹为榜样,学习它的品格,传承它的精神,努力做一个像竹子一样正直、坚韧、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