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照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10 00:23:59
《照亮我的那盏灯》
放学路上,梧桐叶落满归途,寒风卷着凉意扑来,我裹紧外套快步往家跑。远远地,老楼下那盏熟悉的窗灯正微微昏黄地亮着——奶奶总在我回来前,把客厅的灯拧亮,暖光透过玻璃铺在地面,像她常年守在门口的身影,稳稳接住我的疲惫。
灯下粥:暖我胃与心
记得那年冬天,我躺在床上不住地咳嗽:“咳,咳,咳……”一到寒冬就感冒,胃口差得连饭都咽不下。某天放学回家,刚推开门就听见厨房传来轻轻的“叮当”声,奶奶正弯腰站在灶台前,白瓷勺子搅和着锅里的粥。她舀起一勺金灿灿的粥倒进碗中,红枣浸在粥里,像黄河上漂荡的小船,随波纹轻轻晃动。“知道你感冒没胃口,熬了小米南瓜粥,放了点红枣,甜丝丝的。”她转身时,我看见眼角的皱纹沾了点面粉,灯光落在她银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细糖。
那粥温温热热,厨房的灯光映进碗中,让粥面波光粼粼。顺滑的粥滑进胃里,连带着心里的冷意都慢慢散去。后来每个生病的傍晚,厨房的灯和灶上的粥总在等我。灯光暖,粥也暖,把我裹在稳稳的安稳里。
灯畔线:缝我衣与念
我校服裤的膝盖处总容易磨破,每次想扔掉,奶奶都急忙抢过去:“补补还能穿,别浪费。”她会把我叫到客厅,让我坐在卧室灯旁的小凳子上,自己搬个马扎,把裤子铺在腿上穿针引线。灯光刚好落在她的手上,我看见她的手指有些弯曲,穿针时要眯着眼睛试好几次,线穿过针孔的瞬间,她才轻轻舒口气。补好的裤子上缀着小小的碎花补丁,奶奶总笑着说:“这样多特别,别人想要还没有呢。”后来我穿着带补丁的裤子跑跳,心里总暖暖的——那针脚缝补的,是奶奶藏不住的疼惜。
灯下奶:热我心与手
那年我渐渐长大,竟自以为什么都懂了。攥着满是红叉的试卷,不知该如何交差,奶奶向来最看重我的学业。鬼使神差地,我对着奶奶发了火,那些冲口而出的气话,刚说出口就后悔了——我怎么能对古稀之年的奶奶说这种话?我躲进书房,把书架上的书狠狠推倒。奶奶悄无声息地走进来,没说一句话,先把一杯热牛奶放在桌上,然后默默整理起散落的书。她弯腰时,我清晰地看见她眼眶微微泛红,像是刚哭过……她又悄悄走了,留下我在那个本该平静的下午,满心悔恨。我捧起牛奶喝了一口,淡淡的咸味在舌尖散开,原来不知不觉间,眼泪已经滴进了奶里。
现在我每次出门,都会记得关灯,但每次回来,那盏灯依旧亮着。这盏普通的灯,还有灯旁的奶奶,是照亮我人生路上最暖的光,一直都在,从未熄灭。
《老师,我想对您说》
从入学的那天起,您就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在知识海洋里的前行之路。课堂上,那些原本印在书本上的故事与文章,经您声情并茂的讲解,瞬间变得活灵活现,仿佛在我们眼前上演一幕幕精彩的画面。
您用满是鼓励的眼神,像一束温暖的光,驱散我们心中的胆怯,让我们敢于勇敢地举起小手,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地回答问题;您用耐心细致的指导,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我们学习的困惑之门,让我们在知识的积累中不断进步,收获成长的喜悦。
您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在文字里探寻真理、在公式中发现规律,更在潜移默化中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您教我们要团结友爱,在集体中学会互助;教我们要诚实守信,做一个品格端正的人;教我们要尊老爱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您的辛勤付出,您辛苦了!
《那道银光,照亮前路》
银色的晨光笼罩着这个小村庄,弯弯的梯田,一层一层地依着山势,螺纹般向上盘绕着,像大地的年轮。农舍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坡上,青色铺就的斑驳点点,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沧桑,这就是铁蛋和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同学们每天往返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求学的道路艰辛曲折,经常会有小朋友累垮生病。而铁蛋却是个例外,每天变着法子逃学,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这个周末格外闷热,铁蛋像一棵被霜打的白菜,蔫巴巴地躺在地上,上演着一场“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的戏码”,昏昏沉沉,恹恹欲睡。
“咚咚咚……”一阵微弱的敲门声传来,铁蛋扭着八字步,上前打开了门。“咦!张老师,怎么是你……”话未说完,张老师突然倒在了地上。铁蛋吓得大叫:“妈妈,快来啊,张老师晕倒了”。妈妈飞快地从灶台冲出来,两人合力把张老师扶到床上,铁蛋赶紧去找村医。此刻他困意全无,连滚带爬地冲出门去。
医生摸着老师滚烫的额头,眉头紧锁,体温计显示出惊人的数字——中暑了,喂下解暑药,老师才悠悠转醒,铁蛋这才知道:李老师是为了给生病的学生补课,顶着烈日走了许久才中暑的。
铁蛋听到这话,眼里湿润了,张老师是一个支教老师,被这里的孩子求学的执着打动,毅然留了下来,用心灌溉着每一位渴望知识的学生。
想到这里,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铁蛋顿时羞愧难当,极度懊悔,他颤抖着走到床前:“老师,我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像你一样有爱心的人”。老师欣慰的笑容,像一道光,照进了铁蛋的心里。
大学毕业后,铁蛋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回到家乡,和张老师一起,为这里的孩童们,送去知识、关怀与希望,一起畅享着未来……
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朝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暖》
暖,如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的人生;暖,似一杯醇美的酒,陶醉我的心灵;暖,像一股清甜的泉,滋润我的心田。
伴着轻柔的春风,我漫步在幼儿园的走廊,一张张蓝色卡纸随风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轻响。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父母写给孩子们的话!不同的字迹,不管是娟秀的、刚劲的,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真切的关爱和美好的祝愿。
我一张一张地看过去,终于在一张微微泛黄的卡纸上,看到了熟悉的字迹:“孩子,我们不期盼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长大,永远做自己就好了!”
我低着头,手指轻轻蹭过纸面,一遍又一遍读着卡纸上的字。再抬头时,泪水已经充满眼眶,一股热流从心底涌上来,暖得让人鼻尖发酸。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在满地的旧书上,也照着整理书籍的我。每一本书,好像都藏着一段往事。
当翻开那本六年级的数学题集时,记忆突然被拉了回来。那天,老师让我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一道题。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紧张得语无伦次,脸颊发烫,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勉强讲完转过身,面对大家,我直愣愣地站着,羞愧得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就在这时,耳边突然传来了掌声——先是零星几声,接着越来越大,裹着暖意漫过来。我原本做好了被嘲笑的准备,却没想到收到的是这样的鼓励。我赶紧鞠躬,答谢大家的善意。
我总爱留意生活里这些琐碎的小事,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汇成了一股暖流,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让我觉得每一刻都是暖的。
《照亮街头的阳光少年》
在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行人们步履匆匆,脸上写满了平淡与习惯,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已失去了新意。然而,就在这平凡无奇的时刻,一位年轻的少年闯入了我的视线,他如同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嘴角那一抹温暖而灿烂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缕光,耀眼而迷人。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瞬间照亮了这条平淡无奇的街道,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仿佛他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温暖的痕迹。
“小许,快来啊,不然包子都要卖光了!”一位中年大叔笑着喊道,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笑容却依旧爽朗。我不禁好奇,为什么他们的心态会如此相似?难道笑容真的能感染人吗?“大爷,您的身体好些了吗?”那位开朗的少年关切地问道。“好多了,自从见到你,我才真正体会到,拥有一个好心态是多么重要。”听完他们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一个阳光的人,真的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如此多的温暖和光明。
少年继续向前走着,突然,一只小猫从角落里窜了出来。他停下脚步,温柔地看着这只小猫,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包子,轻轻地喂给小猫吃。小猫毫不客气地大口吃起来,仿佛也在享受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哗~”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响起,小猫吓得一溜烟儿跑掉了。少年见状,便在包子底下垫了张纸,放在地上,等着小猫回来继续吃。我心想,这真是一位有爱心的青年啊!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紧紧追随着他。
他见地上有垃圾,便用纸巾轻轻捡起;他见池塘里的鱼群游动,会静静地站在一旁观赏;他见有小孩摔倒,会立刻上前轻轻扶起,拍掉他身上的灰尘,用最温柔的语气安慰他……他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别人的内心;他像一潭清澈的湖水,用细腻温柔的语言给予别人最大的支持;他更像一只翱翔天际的飞鸟,脸上总是挂着那抹温暖而灿烂的笑容。
哦,多么阳光的一位青年啊!他用自己的行动,在生活中做着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给予了人们无尽的安慰和帮助。他的存在,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条平凡的街道,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红星照亮读书路》
第一次翻开《闪闪的红星》时,封面上那颗耀眼的红五星像一团火苗,瞬间点燃了我的好奇心。书中那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孩潘冬子,怀揣着父亲留下的红星,在母亲从容就义后,竟独自肩负起那无比沉重的家国使命,开始跋涉于荆棘丛生之途。小小年纪的他,仿佛已明白那红星里凝结着无价光明——它不只是亲情的信物,更成了他心头不灭的信念火焰。
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冬子的机智与勇敢。面对敌人封锁盐路的绝境,他竟想到将盐融化在水中,浸透衣裳,再避开搜查带上山。当游击队员们因这份盐而重获力量时,我忍不住为冬子拍手叫好!他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是为守护信仰而战。而吴大叔那句“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更如惊雷般炸响在我耳边。是啊,革命不能空等,强国更需行动!
合上书页,我总忍不住摩挲胸前的红领巾。它和冬子的红五星一样鲜红,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旗帜。现在的我,书桌角总放着一枚手绘的红五星。每当练琴手指酸痛、解数学题想放弃时,就想起冬子怀揣红星翻山越岭的身影。今天,坐在明亮教室里的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李大钊先生号召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而我的回答是:每一件小事,都是新时代少年对先辈承诺的回响。
“红星闪闪放光彩”,书里的歌声穿越时空,在我心中激荡不息。这颗红星,是潘冬子风雪中的信念,是百年征程里不灭的火种,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我愿以书为舟,以梦为帆,让红领巾与五星红旗同辉——因为,强国有我,正在此时!
《梦想让生活更美好》
梦想,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梦想,宛如海上的灯塔,指引我驶向成功的彼岸。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京剧演员,这个梦想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京剧,那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有着独特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和精彩的表演。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第一次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看到京剧演员们在舞台上粉墨登场,他们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从那一刻起,我梦想着自己也能穿上那绚丽的戏服,画上精致的脸谱,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为了这个梦想,我开始了京剧的学习之旅。练习基本功可不容易,压腿时腿部肌肉酸痛难忍,下腰时腰部被拉扯得生疼,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练习,疼痛常常让我想要放弃。但是一想到舞台上那些闪耀的身影,我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我还跟着老师学习唱腔,一字一句地揣摩,力求把每个字的韵味都唱出来。每当我唱到动情处,仿佛能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在我心中回荡。
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切磋技艺,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我们分享着对京剧的热爱,也感受着梦想带来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学校的礼堂里排练一出京剧,灯光下,大家聚精会神地排练着,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互相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了演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
梦想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学京剧的每一步。在不断的练习中,我逐渐掌握了京剧的精髓,期待着有一天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每当我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穿上戏服,画上脸谱,我就咸到无比的白豪和满足。
这段追梦的旅程让我明白,梦想不仅是目标,更是前行的动力。它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也让我在每一次进步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梦想,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读《让善良不再尴尬》有感》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照亮书房,也暖暖地覆在我心上。读完《让善良不再尴尬》,心底对“善”的理解,似被这阳光烘得愈发透亮。
故事里,鲁尼兹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开车去看望儿子,途中遇到拦车的老者,好心搭载,却因意外让“善良”陷入尴尬困境。可老人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别赔偿” 。这短短几个字,像冬日炭炉,暖了我的心,也让我对“善良”有了新认知——善良哪怕被“意外”绊住脚,也该被温柔接住,而非让行善者寒心。
可生活里,也有相反的寒凉故事。小街道没监控,老人摔倒,好心小伙扶起,老人却咬定是小伙撞倒。小伙百口莫辩,好人好似被“善良”绊了一跤。我曾不解:为啥做好事这么难?难道社会风气,真要被这些“尴尬”拖向冷漠?可再细想,不能因几颗“坏果子”,就把整篮“善良”扔了呀。不管外界怎样,藏在心底的善意,总得勇敢拿出来,不然,“善”的种子,会在沉默里慢慢枯萎。
别让小插曲,困住心底善意。善意多像公园种子,你若敢播撒,走到哪,都能开出善的花;你若藏着掖着,任它在心底憋闷,便再难寻善意踪迹。心若是苦的,人生便似无边苦海,处处是挣扎;心若装满甜的善意,人生自会处处是曼妙风景——帮人时的掌心温度,被帮者眼角的谢意,还有善意传递时,那股子暖烘烘的劲儿,都是生活给“善良”的奖赏。
愿我们都做“善意播种者”,别因怕“尴尬”,就把善良锁进抽屉。让该出手时的相助,该理解时的体谅,化作春风,吹走“善良尴尬”的阴霾,让这人间,因我们的勇敢行善、温柔接善,满是善意花开的芬芳。
《音乐照亮人生》
人生如一条黑暗的长廊,每个人都是行者,但总有一种力量在不远处为我们点灯,引领我们向着这束微光走去,于我而言,给我带来那束微光的就是音乐,感谢音乐为我点灯!
感谢音乐,为我点亮奋斗的灯。
随着课业难度一点点增加,我的学习也越来越吃力,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所谓的“瓶颈期”。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利宛如一滴一滴的水滴击打在我原本死守的“底线”上,每天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留神成绩就跌入谷底。看着总结成绩的折线统计图一点一点往下掉。下降的只有我的成绩吗?当然不是,随之下降的还有我的信心。
难道我真的没有学习的潜力吗?难道我真的要就这么放弃吗?我带上耳机,试图让音乐平复我那焦躁的心情。“那些黑暗笼罩的终将向阳而生呢……”耳机里播放的音乐像潺潺的溪水流淌进我心里。对啊,这段时间成绩不是那么理想又怎样呢?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进步,我又怎么甘心就这样放弃呢?我的青春要不留遗憾!在那之后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背书,一遍背不出来就背两遍、三遍,题目不会写就请教同学,既然我没有那么聪明,那我就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就这样一个月之后,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是实实在在的努力换来的成绩,绝不是靠的运气。那时的我,感谢自己的努力,更感谢音乐给了我奋斗的勇气。
感谢音乐,为我点亮坚持的灯!
上了初中,学习难度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让我很难同时再兼顾到兴趣爱好。看着一叠又一叠的作业和一本又一本的钢琴书放在一起,当时的喜爱不知在什么时候变质。从一开始为了热爱付出,到现在只为了完成任务。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开玩笑地问我:“你为什么可以坚持学钢琴?”我回答不上来,我想刚开始学习的我,应该会毫不犹豫地说“因为热爱”,但现在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坚持。
朋友离开后,我一个人独自坐在钢琴前,心里在思考着今天她问我的问题。翻开了钢琴书,开始了弹奏,感受着那婉转的旋律在自己指间诞生,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段旋律被我赋予了生命,而它也为我的心灵赋予灵魂。我想我坚持钢琴,不仅仅是因为我热爱音乐,更是因为音乐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朋友像老师更像亲人。感谢音乐给了我坚持自己热爱的力量。
感谢音乐,为我点亮突破的灯!
在妈妈放假时,我总是缠着她陪我去公园玩,因为我知道公园在天气好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在那里唱歌。在那里我总能感到很自在舒适,一群互不相识的人互相借用设备唱自己想唱的歌。
我从小就很喜欢唱歌,渴望有一天能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当然这对于性格内向的我来说简直难如登天。妈妈看我想去又不敢去,于是对我说:“想去就去,这里没有人认识你,而且你唱歌又不难听。”我本来还有些许犹豫,但是这时我想起了我曾经听过的歌“管你什么看法,我的世界我来浮夸”。是啊,人生是自己的,经历也是自己的,我为什么要因为害怕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机会呢?于是,我坚定地走上了台,唱了自己想唱的歌,路过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为我热烈鼓掌。而在那之后,我的性格也有了明显地改善,果敢地抓住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感谢音乐给了我突破自我的力量。
悦耳的音乐是人生长廊中最关键的那一束微光,它和我的人生融为一体,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谢音乐,照亮了我的人生!
《照亮我的那道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光芒,而苏轼,便是那一颗照亮我心灵的耀眼星辰。他的诗词、他的经历,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穿透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年少成名的他,本以为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却遭遇了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被贬黄州的他,从朝堂重臣一下子沦为小小的团练副使,生活的落差巨大。然而,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定风波》中,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面对风雨。他在黄州的日子里,开垦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把困苦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的这种豁达乐观让我深受触动。曾经的我,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觉得自己仿佛是世界上最失败的人。但当我读到苏轼的故事后,我明白了,一次的失败并不能定义我的全部,我应该像他一样,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笑对生活的风雨。
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诗词不再是单纯的文人雅士的抒情,而是融入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世界的哲思,源于他在黄州的经历和心境的变化。他在困境中沉淀自己,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豁达开阔。这让我懂得,一个人的心境对创作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当我在学习绘画遇到瓶颈时,总是焦虑不安,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后来我想到苏轼,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写出绝美的诗词,我便试着让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结果画作也逐渐有了灵气。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晚年更是辗转多地。但他始终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他在岭南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让我感动。他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抱怨这不好那不好的,但苏轼的经历告诉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去珍惜。
苏轼,他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他的豁达、乐观和坚持影响着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再迷茫,学会积极乐观地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