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叔本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0 13:34:17
《忍辱昂首,笑看云起云涌1500字》
叔本华有言,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漩涡与暗礁的海洋,有些人怀着侥幸之心,千方百计避开这些漩涡,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生命需要这些漩涡。因为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并不能激起象征着生命活力的狂浪;只有少数人的生命中,在看见暗礁与漩涡时,飞蛾扑火的勇气,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才激起了生命的浪花,谱写出壮美的生命之歌,而太史公无疑是其中的典型。
太史公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十岁而能诵古文,二十岁始游历天下,这样的经历使我不禁想到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太白。可以想象太史公这人如谪仙一般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父亲死后做了太史令,开始修编史记。
可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而人生的转折点,正是那一场宫刑风波。大将李陵在于匈奴那一战中被俘,投降匈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尽烽烟。这给当时风头正劲的汉武帝刘彻当头一棒。正当朝中大臣对皇帝阿谀奉承,怒骂李陵时,他挺身而出。他并不选择明哲保身,而是追寻着心中之义,为李陵争辩。“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他的心中燃烧着这么一团纯净无暇而又炙热无比的火,火中充盈着一种虽万死吾往矣的执着,澎湃着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坚定!这团火在此刻燃烧于九天之上,登峰造极,也将会继续燃烧下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这个漩涡中,司马迁最后得到了天子给他的两个选择:要么宫刑,要么一死。
司马迁本想一死,但一想到正在编撰的史记,为了一部超越个人意义的文化瑰宝。他选择了耻辱的宫刑,并叙下了那千古流芳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忍受着旁人的嘲笑和宫刑的痛苦,继续投身于著书事业。正如在《报任安书》中所述:“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他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时代。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他是这么说的这么写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四十年的风与雨,四十年的日与夜,以行动灌溉胜利的果实,终是以希望为砖,时光为砌,砌成了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文学观赏性很强。在项羽本纪中:写场景,巨鹿大战到垓下之围,一片肃杀之气;写人物,霸王的勇武,沉釜沉舟,而刚愎自用,残暴无比,活脱脱一个真人跃然纸上;“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一片叹息之情,溢于言表。
读史记,你会不由自主地期待他的解读,回味他的感想;其实太史公曰不仅是对人物的评价,更是太史公对自己命运与其他古人产生的一种共情。刺客列传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项羽本纪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项羽,作者无不给予极高的同情,他们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这些人物就像是司马迁在那个时代的投影,奋力去改变命运。飞蛾投火又如何,破茧成蝶又如何?他内心的火在熊熊燃烧。
司马迁也在诉说世间的不平。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则更直接地指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他在质疑天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对待善人?一代霸王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强大赵国,民族团结,但最后竟被儿子饿死于宫中,“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翻阅史记,书中承载了太史公所有的感情:痛苦,无奈,欣喜,抑或是悲天悯人,成一家之言说的大概是如此吧。
太史公的经历告诉我们,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修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只有克服了人生滚滚风霜的摧磨,才能于荒垄穷泉处,亦不自怨自艾,而是打破命运之局限,虽是凡人躯体,却拥有不可磨灭的神性。请相信:童话中,丑小鸭终会成天鹅;现实中,努力不放弃,某一天会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忍辱昂首,笑看风起云涌,漩涡暗礁,总是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