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每当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0 11:31:13
《在国旗下成长》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便在晨光中徐徐升起。它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标志,敬爱国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犹记一年级刚入学时,国旗在我眼中是那般神圣伟大,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更是我心中的憧憬。当我终于成为少先队员,戴上那抹鲜红的一刻,我懂得了它是战士们用热血浸染的信仰,是无数先辈为国家平安浴血奋战的见证。从此,每一次升国旗,我都会满怀赤诚地敬礼,那红领巾贴在胸前,仿佛能听见革命先辈的呐喊,能感受到心灵被爱国情怀深深慰藉。
国旗二字,亲切又厚重,容不得一丝亵渎。这份爱国精神,在中国大地上传承了千年。三国时魏国曹植在《白马篇》中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抒发报国壮志;梁启超提炼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尽了每个国民对国家兴衰的担当。这些文字如明灯,照亮我们铭记祖国、守护家国的决心。
如今,我每日悉心收好红领巾,把它当作国旗精神的具象传承。学校里那片向日葵向阳而生,正如我们在国旗下蓬勃成长;赤峰的城市面貌因科技发展焕然一新,这日新月异的一切,都源于无数战士的守护与祖国的强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挺立不倒。最后,我想由衷地说:感谢你,祖国!是你给了我们安稳的成长土壤,是你让爱国的火种在我们心中永远燃烧。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阅读,是让生活绽放光彩的钥匙。每当指尖拂过书页,那文字的缝隙里,快乐也如星光般倾泻而出。读一句盛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仿佛站在长安的月光下与古人对谈;品一段宋时“雨打江南树”的词句,眼前便浮现出青瓦白墙间的烟雨朦胧。在这些文字构筑的世界里,我不必远行,在书里就能看遍好看的风景,这种“坐着旅行”的快乐,是阅读给予的馈赠。
阅读更是治愈疲惫、制造快乐的良药。当我被城市的喧嚣惹得心烦,或是学业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时,看书就是最好的解药。读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想象着荷叶挨挨挤挤、月亮照在水上的样子,连呼吸都变轻松了;看巴金的《海上生明月》,又像在黑夜里看到一盏灯,内心一下子寻得片刻安宁,这种踏实的快乐,别的事都比不了。
跟着书籍探索世界的过程,更是满溢着发现的快乐。读《昆虫记》时,我好像变小了,钻进草丛里看蚂蚁搬食物、听蝉唱歌,原来小虫子的世界这么有意思!跟着《海底两万里》,我又仿佛跟着尼摩船长潜入深蓝海底,看五光十色的珊瑚绽放,成群的热带鱼嬉戏打闹,这种在书里游走的快乐,也让我更期待去探索更多真实的奇妙世界。
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更让我读懂了快乐的真谛。她在黑暗中依然能捕捉到生活的美好,而我拥有健全的感官,能看见阳光、听见鸟鸣,这些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在她的故事里都变成了值得珍视的幸福。每当我因为一点小事沮丧时,想起她的故事,就又有了面对的勇气。
对我而言,阅读从来不是任务,而是一场与快乐同行的旅程。它让我在墨香里见天地、见自己,在文字中收集感动、汲取力量。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每当看到书桌上那张红彤彤的奖状,我就会想起那次演讲比赛的经历。
去年春季刚开学不久,学校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踊跃报名。我攥着精心打磨的演讲稿,心里像揣了只骄傲的小孔雀,信心满满地报了名,脑海中还不断幻想着自己一战成名的场景。
到了比赛那天,我深吸一口气,自信十足地走上了讲台。可当看着台下几十双像探照灯一样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睛时,原本熟记于心的演讲稿瞬间“蒸发”了,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喉咙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下台的时候我感觉腿似乎有千斤重,面红耳赤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根本不敢直视老师和同学的眼睛。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一想到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愧疚和沮丧像潮水般把我淹没。这时妈妈轻轻走过来,温柔地拍着我的背安慰道:“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刚刚你们老师给我打电话了,她说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表现吧!”这个消息如冬日的一束阳光,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于是,我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重新坐到书桌前。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这一次,我一定全力以赴!
早晨的阳光洒下来,我再次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地环视台下,激情澎湃地开始了我的演讲。那些曾经让我恐惧的目光,此刻仿佛都化作了无声的助威。演讲结束的瞬间,台下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现在,那张红彤彤的奖状依旧在我的书桌上闪耀着光芒。它让我懂得:生活因挫折而精彩,我们也因挫折而更加优秀!
《那把点亮我梦想的麦克风》
每当我打开那个旧旧的收纳盒,那把红黑相间的麦克风总能唤起我内心最闪亮的回忆。它不只是一把麦克风,更是我童年梦想的起点。
初次见它是在声乐教室的展示柜里。流畅的弧线从手持处延伸到收音头,按键处嵌着一圈细密的红边,像给沉默的金属添了道温柔的眉眼。我总趁着课后溜进去看它,指尖悄悄碰过冰凉的表面,心里藏着个不敢说的愿望——有一天能握着它站在舞台中央。妈妈见到我这么喜欢,就把它买下来送给了我。
真正与它同台亮相,是在一次唱歌比赛上。候场时我紧紧攥着它,掌心的汗几乎要浸湿防滑纹。后台的空调嗡嗡作响,我紧张得浑身发抖。直到主持人喊到我名字时,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握着麦克风的手忽然稳了。它像有生命似的,将我练习了上百遍的旋律妥帖送出,连带着那些藏在歌词里的勇气,一起传入听众的心里。
比赛之后,我常常对着镜子练唱,看它如何将跑调的青涩,磨成流畅动听的旋律。如今,它身上的金属漆有些脱落,但我依然视它如宝。是它让我明白,那些课后反复练习的时光,从不孤单;那些因紧张而发烫的掌心,终会握住属于自己的光芒。
回望那段时光,若没有它陪伴,我或许永远不会体会到舞台上的光芒与自信,也不会真正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西瓜变形记》
每当中秋时节,我们家乡平湖的大街小巷挂满了五光十色的西瓜灯,它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十分期待自己能刻一盏西瓜灯,终于机会来了。今天课上,老师拿出了一个大大的西瓜,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刻西瓜。”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老师笑眯眯地对大家说:“那你们准备刻一个什么呀?“经过大家讨论,一致决定刻个搞怪的人脸。我第一个上台,捧起大西瓜,画了两个不对称的大眼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杨睿上去画了一个三角形的鼻子,最后双双画了一个巨无霸大嘴巴,这样一个搞怪的人脸就画好了。
最具挑战的是刻瓜了。一开始大家谁都不敢下手。我自告奋勇,做了第一个刻瓜人。因为第一次刻,所以我非常紧张,但我不退缩,拿起刻刀,开始刻。我刻的是眼睛,我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了,大家都惊叹不已。格格早已迫不及待了,她刻的是鼻子,她照着样子一点一点刻,很快她也刻完了。最后是杨睿、朵朵和牛牛合作刻的大嘴巴,他们三个吸取了我们的经验很快就刻好了。看着刻好的人脸我们心满意足地笑了,连老师都被逗笑了。
大功告成后,老师把一根蜡烛放进瓜里,然后再把它点着。烛光透过碧绿的瓜皮和雕刻的五官,映照出一个可爱搞笑的形象。我看着大家一起刻的瓜灯,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刻西瓜,我不仅学会了刻瓜灯的新技能,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与小伙伴们协作的乐趣。这盏闪烁着烛光的搞怪西瓜灯,将成为我记忆里一份甜甜的、闪亮的回忆。
《我心中的海边乐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我读到这句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片令人神往的海边。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进这片充满诗意的地方,一起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清晨的海边格外迷人。青蓝的大海广阔无垠,像一条轻柔的丝带铺展到天边。微风吹来,海面泛起层层波纹,像一级级浅蓝色的台阶轻轻涌动。阳光洒在海面上,闪闪发光,仿佛撒了一层金粉,美得像童话世界。远处的海浪像一条白线,越来越近,最后“哗啦”一声打在礁石上,像是大海在唱歌。成群的海鸥在空中飞翔,像调皮的小朋友一样你追我赶,给宁静的海面增添了无限生机。
海边还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我们在细软的沙滩上堆沙堡、挖沙坑、捡贝壳,有时还能挖到花蛤呢!笑声在海风中飘荡,开心极了。大人们也忙着收获,渔船满载归来,船上装满了活蹦乱跳的大鱼,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
到了晚上,海边就成了美食街。铁板鱿鱼滋滋作响,又香又辣的烤肠让人直流口水,还有热乎乎的鱼丸和酥脆的煎饼。如果再来一杯清凉的椰汁,那真是美味极了!
这就是我推荐的地方——那片拥有诗情画意的海边。它不仅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还有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和欢声笑语。如果你也想感受这份美好,就快去亲身体验吧!
《游南麂岛》
时光飞逝,转眼暑假已过去大半。每当想起南麂岛之旅,尤其是那段乘船的经历,依旧历历在目。初登船时,我犹如一颗流星般充满好奇,左顾右盼,满怀期待。然而不久后,晕船的不适便悄然袭来,只觉得头晕眼花、恶心欲吐,只能躺下静养。经过一番坚持,我终于抵达了向往已久的目的地。
抵达后,我们先将行李安置在酒店,随即迫不及待地奔向沙滩。我手握铲子,细心地在沙中探寻贝壳。轻敲沙面,倾听其声——若声音清脆,下面很可能有贝壳;若是沉闷,便需另寻他处。很快,我在一处“风水宝地”有了惊喜的收获,一铲下去,竟挖出许多美丽的贝壳。
潮水退去时,湿润的沙滩上也可见贝壳的踪迹。在浪潮再次来临之前,我勇敢地与海浪“赛跑”,成为伙伴中第一个敢追浪的人。即便只是静静站在沙滩上,感受细软的沙粒、清爽的海风,任由浪花轻抚脚面,也已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次日,我们乘坐观光车前往三盘尾景区。这里不仅有军事基地,还有守护岛屿的解放军战士。我们还发现了早年遗留的战壕。我猜想,这些战壕或许曾用于抵御海盗,不禁令人想起那些为国奉献的英雄。
景区中的“飞来石”堪称一绝,令人叹为观止!一块巨石之上叠加着另一块石头,宛如天外飞来。除此之外,还有天然草坪、风蚀岩群、地下迷宫等景观,每一处都让游客充满惊喜与好奇。
这就是我多彩暑假中的南麂岛之旅。如果你也向往大海、好奇历史、热爱自然,不妨来这片美丽的岛屿,亲身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我的“小天才”》
每当我看到小伙伴们手上戴着五颜六色的电子手表时,我都会羡慕不已,心想:我要是也有一块电子手表的话,那该多好啊!
我回到家,发现床上竟“躺”着一块让我梦寐以求的电子手表,原来是妈妈给我买的。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拿着它左看右看。只见它方方正正的表盘是黑色的,上方正中间有一只小眼睛,那是小型摄像头。只要轻轻一点表盘,屏幕上就会清晰地显示时间、日期和电量。表身是我最喜欢的绿色,表带是黑绿相间的,摸上去特别柔软。我迫不及待地戴上手表,冲出去跟小伙伴们碰一碰加好友。
这块电子手表功能很多。相机可以拍下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计步器可以记录我每天行走的步数;闹钟可以叫我起床,还会提醒我准时睡觉;好友圈可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我的“小天才”不仅是一块万能手表,还是我的好朋友,它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我真喜欢它!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
操场边的梧桐叶又叠了一层秋,每当指尖抚过书桌里那枚泛着微光的运动会奖牌,记忆总会折回初二那年的校运会——那片洒满阳光的跑道上,我们曾一起将汗水酿成甜,品味过最滚烫的快乐。
彼时,4×100米接力赛的报名表刚贴上墙,阿哲、小雨、小远和我便攥着笔挤到前排。可训练的第一天,我们就撞了壁:我接棒时总像攥不住跳动的火苗,手忙脚乱间接力棒“哐当”落地;小远冲线前的脚步总慢半拍,夕阳把我们垂头丧气的影子拉得老长。
“怕什么,咱们把每一步都踩实!”阿哲蹲在跑道上,用树枝划出四道标记线,又在接力棒上缠了圈红绳,“看这红绳,它到你手边时,你就伸手,准没错!”此后的黄昏,操场成了我们的天地。阿哲喊“预备”的声音裹着风,第一棒的他像离弦的箭,红绳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小雨接棒时身姿轻盈,像踩着风的小鹿;到我时,我盯着那抹跳动的红,手臂一伸,接力棒便稳稳落进掌心,奔跑中耳边只剩风声与队友的呐喊。每一次顺利交接,我们都击掌庆贺,掌心的汗混着笑,在夕阳下闪着光。
比赛当天,看台上的彩旗如海潮翻涌。发令枪响的刹那,阿哲的身影瞬间冲出,红绳接力棒稳稳递到小雨手中;小雨奋力摆动双臂,把棒传给我时,我听见全班同学的呐喊震得空气都发烫。我攥紧接力棒,脚步像踩着鼓点,风灌进衣领,眼前只剩前方小远的背影。当接力棒触到小远掌心的那一刻,他猛地加速,像一道闪电刺破终点线。
欢呼声瞬间炸响,我们四个扑在一起,汗水浸湿的校服贴着彼此,奖牌挂在脖子上,凉丝丝的金属却映着最滚烫的笑。后来再看那枚奖牌,上面的纹路早已不清晰,可我总能想起:训练时阿哲画在跑道上的线,小雨递来的半瓶冰水,小远冲线后扬起的衣角,还有全班同学挥舞的彩旗与呐喊。
那些一起在跑道上奔跑的日子,那些并肩跨过难关的瞬间,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像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甜得绵长。这便是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藏在汗水里,融在呐喊中,刻在初中的时光里,每次想起,都暖得人心尖发颤。
《霍山年味浓》
每当记忆的触角探入腊月的时光,霍山小镇的年味便如陈酿的米酒,醇厚的香气瞬间漫上心头,成为我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眷恋。
腊月的风卷着腊梅香掠过霍山小镇,村部前的大樟树下挤满了人,我踩着碎金般的落叶加快脚步——果然,一年一度的分鱼分藕热闹开场了!
村部门口的水泥地上,刚从鱼塘里捞起的胖头鱼还在扑腾,旁边堆着白生生的莲藕,带着新鲜的塘泥气息。村长王伯站在高处,手里举着一杆大秤,洪亮的声音穿透寒风:“今年鱼肥藕壮,最大这条三斤八两的,按老规矩,给吴阿婆送去!”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我知道,吴阿婆是村里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的她独自生活在老屋里,可每逢年节,大伙儿总惦记着她。张婶抱着两条大鱼乐呵呵地路过:“妮子回来了!晚上来婶家喝鱼汤!”
拐进自家院子,锣鼓声先钻进耳朵。堂哥堂姐们正围着八仙桌涂脂抹粉,小姑拿着红纸剪成的花钿往表姐额头贴:“咱们霍山山歌可是非遗,正月擂台赛可不能输给隔壁村!”嫂子调着胡琴试音,弦音清亮,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二叔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拨弄着佛珠,笑眯眯地指点:“唱山歌要把咱山里人的精气神唱出来!”这时,隔壁李叔探进头来:“老哥哥,今年咱们村新编的《采茶调》保准能拿头彩!”话音未落,满院子都是欢快的笑声。
厨房灶火正旺,婶婶们围着灶台忙得热火朝天。炖腊蹄的香气混着蒸米糕的甜香,馋得人直咽口水。“他二婶,听说你家建军在部队提干啦!”三婶往砂锅里撒着葱花,笑盈盈地说。婶婶擦了把汗,眼角都是骄傲:“可不是!我和他爹说了,我在家养猪带娃,让他安心保家卫国!”奶奶往火塘里添了块木柴,火苗“噼啪”炸开火星:“做官也好,当兵也罢,都得记住,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良心!”正说着,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爷爷戴着老花镜,握着毛笔村里的孩子们写“福”字,墨香混着年味,在暖烘烘的空气里流淌。
暮色渐浓,村头的大红灯笼次第亮起。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惊起一群归巢的麻雀。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堂哥堂姐们排着队对山歌,听着厨房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幸福感如蒸汽般腾腾升起,这方水土孕育的,何止是肥美的鱼藕,更是代代不绝的乡土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