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主席

2025-09-20 10:36:07 文题网 阅读:

伟人,意为“伟大的人”。中国历史长河中,建立丰功伟绩者数不胜数,但能被世代由衷称作“伟人”者屈指可数,而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毕其一生奉献给国家与人民的巨人。

他,自青年时代起便高举反对剥削与压迫的旗帜,誓为中华民族争自由、争民主、争解放。二十八载艰难险阻,他带领曾经在水深火热中当牛做马的劳苦大众,成为自己命运的新主人。

1893年,毛主席诞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毛顺勤劳持家,家境尚能供他读私塾;不料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一日三餐只剩粗茶淡饭,衣着全靠粗布麻衣,兄弟几人轮穿一件外衣。早岁的清贫使他深知百姓疾苦,也铸就了终生节俭的品格——一件灰色中山装穿了二十余年,密密麻麻缝着七十三块补丁,布面泛黄却洗净熨平。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未满十八岁的毛主席走在长沙血色街头,目睹满目疮痍,心中燃起救国火种。他毅然剪掉辫子,改名“毛润之”,加入湖南新军第二十五协,当了一名列兵。临行前,他写下四句明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原计划北渡长江,因情报有误陷入敌军重围。毛主席果断放弃原定方案,指挥红军西渡赤水,二十天后趁敌人判断失误突然回师贵州,再渡赤水,接着三渡、四渡,把国民党军拖得晕头转向,成功跳出包围圈,为长征胜利奠定基础。

同年5月下旬,红军抵达大渡河畔。安顺场仅夺到一只木船,全军渡河需时一月。军情火急,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决定夺取泸定桥。杨成武率部沿河西岸昼夜奔袭,铁索寒光里,二十二名勇士匍匐前进,舍身铺就胜利通道。泸定桥一声枪响,红军化险为夷,继续北上抗日。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毛主席坐镇西柏坡,遥控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百五十五万国民党精锐灰飞烟灭,长江以北全部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石。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生政权立足未稳,战火再度逼近国门。

抗美援朝——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近鸭绿江。毛主席力排众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三年鏖战,把对手重新推回三八线,为国家赢得数十年和平建设环境。

珍宝岛反击战——1969年,苏联悍然入侵乌苏里江珍宝岛。毛主席果断下令自卫反击,以有限兵力击退苏军多次进攻,捍卫了北疆领土完整。

战场上,他是运筹帷幄的统帅;生活中,他是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布衣主席”。从西柏坡到中南海,他反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9年10月1日,当游行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时,他挥帽回应:“人民万岁!”这声呼喊,穿越历史烟云,至今回荡在神州大地。

是他,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是他,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他,指挥了保家卫国的关键战役;也是他,缔造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真切现实。正如后人所言:在中华民族群星闪耀的天空,毛主席是最亮的那一颗。他的思想、他的品格、他为民请命的情怀,已化作跨越时空的精神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砥砺前行。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而繁荣的年代,更应铭记那位从韶山冲走出的少年,铭记他“为人民服务”的毕生信念。伟人已逝,伟绩永存;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标签:伟人毛主席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