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的作文及关于说明文的论文
篇一:关于笔的说明文
笔的品种繁多,例如:铅笔、钢笔、 圆珠笔、蜡笔、粉笔……它们在生产生活处处都留下它的不朽功绩。
拉开小船似的笔袋,就能看见里面 居住了许多成员,它们安静地躺着,和睦地相处。一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的圆珠笔,也静静地排在那里。这支笔外形精致,出墨均匀,十分耐用。整支笔是浅蓝色的,呈细长的圆柱状,长约定13厘米,半径是0〃3厘米左右。
笔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笔芯、笔杆、笔帽。轻轻地扭开金属盖,在圆珠笔的体 内,沉睡着一位可爱的小公主—笔芯。笔芯是整支笔的大脑,没有它,笔就不能继续工作。笔芯十分纤细,便于贮放在笔杆里面。笔珠、笔尖、塑料管子三者连成一直线组成笔芯,发挥了各自的长处,为笔作出了重大贡献,却只有一分米光景,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笔芯外部是笔杆,它就像一位强壮的 战士一样,每时每刻都站守岗位,保护着脆弱的“小公主”,使她不被伤害。笔杆还是一位俊俏的战士,身穿浅蓝色盔甲,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笔杆上还有一个塑料的笔套,仿佛给笔杆围上了一条柔软的围巾,使我们写字时夹着柔软的笔套,写得更舒适。在笔杆的顶端有一个拇指甲宽的金属盖,把笔尖固定好,使我们写字时,笔尖不会左右摇摆,那么写出来的字体就更工整了。笔杆还有一位要好的朋友——笔帽, 它们共同保卫着“小公主”。当我们不用的时候,把笔帽套上,使墨水不易蒸发,避免把笔尖摔坏,使笔珠脱落而无法工作,那么就可以延长笔芯的寿命。
笔芯、笔杆、笔帽三者连在一体组成 笔,虽然各个成员的性格不同,可是相处得十分和睦,各自都拿出自己的本领,为共同的“事业”奋斗着,三者缺一不可。
篇二:说明文:我喜欢的学习用品(600字)
我喜欢的学习用品——钢笔
我有一支钢笔,它陪伴我走过了两年的时光,我做作业,甚至考试的时候,总是使用它,它一直都冲锋在写字战场的最前方,像一杆冲锋枪,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钢笔很漂亮,乌黑乌黑的,像浓墨一样,而且外壁光滑得像会发光一样。笔盖子上雕刻了花纹,增添了钢笔的古典美。在钢笔的中部,有一圈金色。笔尖也是金色的,不粗不细。钢笔不长,甚至比一般的圆珠笔还短些,但是更粗,因为它的肚子里都是墨水。让笔尖在白纸上划动,里面的墨水就会自然的流出来,形成了一根根黑色的线条,在安静的时候,还能听见沙沙的声音。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当然,美中不足的是,钢笔容易摔坏,如果一不小心把放在桌子上的钢笔碰到地上了,那么笔尖很容易歪掉,有时甚至再也无法写出字来,如果当时钢笔是盖上盖子的,那么说不定还能幸免于难。所以当我们拥有一支钢笔的时候,一定要善待它,别让它受委屈了。
记得刚刚拿到这只钢笔的时候,它还没喝过任何墨水,所以装墨水的管子是透明的,空空的。当我挤压管子时,管子里的空气就被赶跑了,这时再把笔尖放入墨水瓶中,松开手,墨水就被吸入笔管子中了。笔管里的墨水用完的时候,为了让它能够继续帮我学习,就要加墨水了。如果我暂时不用钢笔了,想把它清理干净,只需像装进墨水那样操作,只不过这时需要往笔管里加入的是清水,就能轻松的冲刷笔管内残留的墨水,反复几次,笔管内的墨水就被彻底清空了,钢笔便焕然一新。
这就是我的钢笔,虽然它后来失踪了,但是我会一直记着它帮助我的那段时光。
篇三:如何营造说明文教学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
笔者就说明文教学的单调、枯燥等现象进行思考,对如何营造说明文教学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1、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2、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3在前后联系中感受语言的整体性;4、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情感性;5、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说明语言表达能力。让说明文教学也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 语言 语文味
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八年级上册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很重要,如果摒除应试的因素,单从学生日后应用的角度来讲,说明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更为普遍,更为重要。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说明文往往会被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主要是因为感觉说明文“枯燥”。学生觉得枯燥,因为说明文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厚情感味的语言;老师觉得枯燥,是因为讲授说明文很单调,除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还有什么文章可做呢?因此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教学的`通病。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这个学期,当我面对连续着的两个单元的整整十篇说明文时,我的心揪了起来,难道就这样“枯燥”的过去吗?虽然内心,有些不情愿,可是,翻阅着那些或新或旧的课文,也寻觅不出几分“热闹”来。正在这时,《中语教学》的第六期上正好有一组说明文教学的课例研讨,认真学习过后,我对说明文的教学理念,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讲授《说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选一组词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①。
说明文也能进行语言赏析?!这实在是个创新之举。所以,有许多人评价这节,语言赏析是个巨大的亮点,余老师注重挖掘了课文的语言美。
我起初也很兴奋,想《中国石拱桥》有对狮子的描写;《苏州园林》更有许多简洁精练的用词;《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的描写更是优美,我也可以效仿一下余老师的做法啊,可是,再认真阅读课堂实录,渐渐觉得不是个滋味。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周密,准确周密不也是语言的一种美吗?为什么抛弃它自身最大的美,而去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呢?非得把说明文当成记叙文那样去欣赏,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再者,语言欣赏的教学目标在其它的文体中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何必非要说明文擦脂抹粉强唱这出戏呢?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就怎样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作了尝试,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松门大桥差不多,但比起钱塘江大桥来只不过 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钱塘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 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隔岸观火”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弊端,学生融入不到学习情境中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不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原来积累的相关表象,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旁敲侧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品味语言,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立体活化的语言,有形有象、有色有味的生命文字。课堂成为学生静思、表达、交流的乐园,成为思维激荡、情智共生的殿堂。
二、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大凡说明文常常是短小精悍,用词也比较生动,有趣味。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知识性,那么品味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就会受到削弱甚至是缺失。如何让学生感受说明文中语言的趣味性呢?在比较中鉴赏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再看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片段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大屏幕显示,老师朗读)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精读1、2段,分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生1:“苏醒、融化、萌发、开放”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师:比较好,只是“开放”这个词不太好,花儿是一下子全部开放了吗? 生:“次第”一个接一个。
师:那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呢?
生:生机勃勃。
继续交流
生2:“炎热”和“孕育”两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师:写出了什么特点?
(这里出现了困难,老师引导:“孕育”一词是什么用法?)
生:拟人。把夏天比作母亲。
师:是啊,母亲十月怀胎是为胎儿储存能量和营养,以利于孩子出生后健康正常地成长。
生:那这里就写出了夏天为秋天果实的成熟储存阳光、水分等能量,这反映了夏天的力量。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还好在写秋天的特点上。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师:对!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师总结: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这两段文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在感受着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换,在聆听大自然的脚步。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也趣味盎然,这感受文字中内含的趣味就是语文课堂追求的“语文味”。
三、 在前后联系中感受语言的整体性
我在备八年级上册的两单元说明文的课时,我也在思考:《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以及《苏州园林》等为什么放同一个单元?能把下面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些文章也放在这一单元吗?后来看看,当然有单元主题不统一的问题,我还发现了它们之间在内容上有紧密联系。
例如《桥之美》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中国石拱桥》形成对照。《中国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安排并不是随便的,而是与本单元的整个主题紧密联系的,整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的课文之间可以起到有效的相互补充的相互比较的作用,学生在前后联系中,对课文把握的视野更为开阔,解读的视角也有一定的高度。这个片段中,学生把《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结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找出同处一单元课文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习课文就不是单面的,而是多向的,立体的,对课文的把握也是整体的、全面的。
四、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情感性
在平时上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注重说明知识的落实,而忽略了作者在说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其实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不仅文学作品是如此,就是说明文也概莫能外②。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又如《说“屏”》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如“‘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五、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说明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文语文味提升还必须在运用中得到体现。下面是《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师: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写成一篇作文。
这个过程将课程资源很好地拓展和迁移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上,学生在迁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说明文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还感受到了运用与拓展的快乐,这快乐就是“语文味”带来的独特享受。
总而言之,说明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这样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参考书目:
①2006年《中学语文教学》的第6期
②余映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关于笔的作文及关于说明文的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