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观后感1200字

2024-10-19 10:06:57 阅读:

引言:孟德斯鸠说:人性是自私的,倡导开放人性开放人性的自由,但人性又是需要规范和引导的;马克思说:人处于社会联系之中,不是孤立的个体。

光影艺术创造画面表现力是“意境”决定性因素之一,“留白”是意境展现的主要渠道。张导在《一秒钟》在电影中大量的留白充满了张力。含蓄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状态。辞短意长,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回味无穷。在影片中张九声在与刘闺女争执中冒出一句“抢什么抢,有什么抢的”,并没完全完全交代女儿的后续,但从张九声的情绪表现中,可知是交代了人物命运的走向,起到了完结故事情节的作用。但没有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交代清楚,从艺术审美效果而言,不仅给作品留下了空白,也就打开了受众的想象之门,给受众制造了艺术再创造的条件,凸显了艺术的张力。但留白之处也往往给受众带入一种幻象。比如容易给陷入宏大的历史大潮的批判和个人命运的归宿想象中,会忽略时代的特征性,纠结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误陷人定的文明范畴中去追求自由平等;又如西方文明复兴追崇的自由主义的远离现状,会让一些精致的个人主义更为披挂在身,可抵御社会和世界的进袭。

空镜头加深了对“一秒钟”的渴求程度。导演多次将镜头转向戈壁滩的风沙。在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觉中,交代了大时代背景的特征化和环境的恶劣,更能体现人物对“一秒钟”的渴求,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风沙呼啸,一望无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比如在被保卫团带走时,保卫团抢走张九声兜里有女儿存在的胶片底,那风沙的呼啸与张九声的情绪的交融,更是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与社会产生的矛盾的可悲。但从历史的发展的潮流中,在以人为约定成俗的绝对情景中,集体主义、文明可能会奴役着人,也会阻碍个体意识的发展,穷固思维;难免也会误陷在视客观化的集体真实价值为最高价值。

我们深知个体对真理的认识大多是模糊的,融入群体,更多的是屈服于真理,而真理往往是群体意识所决定,而群体的决策者往往是遵循于文明,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是存在矛盾的。但我们从影片中得知张九声的女儿是响应号召,是建立在具有时代特征性的前提下,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作行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动机。儒家思想的个人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个人就没有价值。张九声的女儿作为女学生,接受了新思想的学生,正值青春,在思想上还是受到一定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生活中个体的活动就是社会活动,于其中不免有社会投射。

个人与社会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社会中的个人是有价值标准、有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联系和互动的个体。比如张九声是劳改犯,先不论他因何获罪,但有一点可以揣测到的是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在相对的情景中是不相融的;在限定的环境中意志是自由,是充满的个性,然而也正是自由抉择的因素,他的价值取向与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的联系,更多是遵循个体的自由。个体主义更多是采取“非社会主义”的立场以及综合主义的思维策略的。

标签:孟德斯鸠观后感1200字引言一秒钟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