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蔡邕原文和翻译

2024-09-11 00:31:41 文题网 阅读: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蔡邕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同“夙昔”。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译文

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诉说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象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蕴含深意。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全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起头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作者借著景色的铺陈,引发妇人触景生情,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绵绵”两字传达了两层的意义:妇人“思绪的绵绵”是由“草的绵延不绝”引起的。由于路途的遥远,思念也是突然的,只好在梦中求得相会,然而才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醒过来后又是遥远的空间隔绝,依旧是“他乡各异县”,彼此无法相见。这一段可以说是故事的前提,在修辞技巧上,“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中的“远道”,“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中的“梦见”,以及“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中的“他乡”,都是修辞技巧中的“顶针”句法。这样的连缀句子的方式,使得全段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音乐性。

第二层只有两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暗示远方的人也能了解,而邻居却只顾沉浸在家庭的欢乐中,不肯为她捎个信。在这一层中,运用了起兴和对比的手法,写女子寒门独居,表现其孤独和凄凉的感情。

最后一段,情节发生了转折。忽然有客从远方带来丈夫木质双鲤鱼夹封的信函,呼儿差封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而在书中也获得了远方传来的,对她坚定不移的情意。这样的故事,主要在描述中国传统妇女“闺中思人”的感情起伏,文字质朴自然,情感真切悠远。

该诗在艺术上是具有独创性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受到历代诗评家的赞赏。抒写诗人的情愫,笔法委婉多姿,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八句中八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亦喜亦悲,变化难测。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后产生的臆想。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理的事。作者把两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内容却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蕴含深意。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沂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该诗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当代也有人认为与蔡邕并无关系,而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作者简介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