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洪木光《高考下水作文》

2024-10-28 16:29:39 文题网 阅读:

编者按:

“下水作文”即老师和学生一道限时作文,和高考模拟试卷同步。为了“把作文写在大地上”,多年来,洪老师坚持“下水作文”,体验作文乐趣的同时,给学生做了榜样。我们有幸邀约了他,请他就迎接高考作文训练及中考作文指导作一组“下水作文”连载。各同学和家长就此方面话题,可以直接联线洪老师。洪老师简介见文末。

下水作文1

逆行见风采 无言写大爱

-----致新时代可爱的仁心医者

可爱的仁心医者:

你们好!请接受一位来自远方陌生人的最真挚的致敬!

小时候,因为好生病,对医生既怕又恨;长大后,由于各种媒体的纷扰,对医生贬褒参半。然而,这次非常时期的特别的你们之举动,不仅改变了我的看法,而且着实令我感动不已。

你们逆行见风采,无言写大爱。

不必说,你们年夜饭没咽下就踏上征尘,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迅即投入抢救生命的战斗。

也不必说,伤痛的离别如何的简单,泪光中写着多少牵挂与珍重,从未有过的握别,未曾有过的紧紧相拥。

单就不可预料的结局,前方传来的噩耗,疫情数字的上扬,生死未卜的现状和黑暗中必须的前行……。就足以驱我们毛孔痉挛、热泪盈眶。

你们不大,许多是90后、00后、令许多人看不惯、瞧不起的一代,甚至有的所谓理论家说你们是荒废了的一代。而你们没有去辩驳、没有去反击;有的只听召唤、有的只是逆行。证明了青春的意义,展示了青春的风采。你们对青春意义的诠释,你们对闪光青春的定位,写在你们爱美脸上的道道勒痕中和晶莹目光的汗水、泪水里。所以,我们必须向你致敬!

你们不小,有70后的院士、有80后的专家。你们退而不休、老而不朽。有人说你们是医生,有人说你们是神人,还有人说你们是哲学家加诗人,而我却说你们是中国的脊梁。没有你们,这样突如其来的国难、这样波及云速的病毒,中国束手无策、世界难堪重负!没有你们,我们无法想像!而当记者采访你时,你说“我是医生,这是天职”。朴素得不可以再朴素,就如你平常的日子;纯真得不可以再纯真,就像你每天的时光!所以,我们必须向你致敬!

是的,现在的我们很难找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也无法设计惊天动地的场景,让自己力摧河山。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家国的富强秣马厉兵。

所以,请你们放心——

我们明白: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小格局,知识只有改变家国的命运、让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这才是我们的担当和胸怀。

我们懂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家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我们的青春一定要在建设强大祖国中才可以绽放光彩。

我们会无条件的接受祖国的挑选。被挑选上,我们会向先辈学习,选准国之需、民所要,踏踏实实做学问,做一个对家国的有用之人。

倘如未被挑选上,我们也会默默无闻继续努力。楚庄王能三年不鸡,一鸣惊人,我们为何不可以发奋苦读、志存高远、扬鞭远航呢?

我们一定会像你们一样,不需要说的漂亮,而需要做的漂亮!你们是我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说一句,你们累了,一定要好好休息!祖国需要你们,我们更需要你们!

此致

敬礼!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

2020年7月6日

下水作文2

理解尊重 岁月静好

读了以上材料,我想到理解与尊重的话题。只有理解方可尊重,理解和尊重互为依存。

材料显示,老人理解了年轻人的辛劳和不易,“不需让座”反而赢得多人让座;年轻人理解老人的体谅和胸襟,把尊重又送给对方,让温馨更加唯美。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把别人的老人当作自己家老人去尊重、把别人家孩子当自己家孩子去理解,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大同、安详、幸福!

材料中的画面告诉我们,不仅有老人体察年轻人而倍受尊重,而且有年轻人发现老人的宽宏和无私而产生的奇妙效应。

试想,一个祈求理解和尊重的人,他未必遂愿。因为理解属于心理认知,尊重属于认知反应。也就是说,没有理解焉得尊重,你不尊重他人,他人怎会尊重你?理解和尊重一直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笔者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报道:看上去不太像老人的老人,在公交或地铁上强行让年轻人让座。结果出现两种结局:无言礼让;不予理睬。假老人获得第一种结局,心安理得坐得稳稳的;获得第二种结局,就顾不得自己的老面子而出言不逊了。

且不说,你的老人真假,也不说你是否有困难,单就你要来的尊重就非常不符礼仪;如果你因此骂骂咧咧,就令人呕心、遭人唾弃。因为你连简单的文明礼仪都不懂,何处去寻觅尊重?

对比之下,材料中的老人家胸口挂牌,就是不想给忙碌辛苦的年轻人麻烦,老人理解了年轻人的辛劳和不易,所以获得尊重是必然。一个以老卖老、居功自傲、甚至唯我独尊的人,是没有办法让人理解和尊重的。是的,我们也有老的时候,但我们绝不做强人所难、要人尊重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们主动让座得到了好多竖起的大拇指;年长者抑或是老人家也不止一次的原谅了我们的幼稚和无知。这就是彼此理解而相互尊重的效应。

人和人之间的友善相处、老老小小能够和谐同框、面上带笑、举止儒雅、彼此体谅和关照,相互理解和尊重,那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美好,静好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

年轻的我们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无需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陪不文明、祈尊重的老人说理,但我们必须由衷地向材料中的老人致敬!他是我们榜样,是我们未来的样子!

社会的文明进步,日子的安然静好,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的彼此理解、需要我们相互的尊重。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传播者,做一个享受尊重的幸福人吧!

拥有理解与尊重,岁月当然静而好。

下水作文3

爱自己 爱他人

-----给爸爸妈妈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一直有个问题想和你们说,但生怕你们不高兴不敢话说当面。今天,用书信这种方式,说的仍然是使用公筷的事。

我知道,百善孝为先。你们理解使用公筷有悖传统美德和伦理标准,甚至可以理解为不合国情。这是你们的思维定势,是我们不可逾越的界限,更是不可挑战的底线。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我们再用这尘俗的观点看问题,那就等于落后时代,逆历史潮流而动。

孝,是尊重和关爱,是充分为对方考虑。试想,我们不使用公筷,面子上吃的团团伙伙、热热闹闹。一碟菜、一碗汤,你一块、我一叉,甚至把舀汤的勺喝到嘴里又放入汤中……,如果有人无意或不小心感染病菌或者病毒,亲爱的家人个个遭殃、人人受难!这次的新冠病毒传播留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这是温馨?这是关爱?这是亲情?

记得,有一次我提出使用公筷,遭到爸爸的训斥和妈妈的奚落。说我读了几天书了,将来要是金榜题名,一定认不得家乡和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你知道我仅仅这样一个提议,就被你们说成那样,我的心里多难过吗?倡导一些文明,普及一下科学就这么难吗?

你们可能不习惯,说是几千年的事为什么要改变?你们可能不以为然,多一双公筷,多一个阴影……。你们可能有你们的一万个理由去指责我们多此一举、小题大作,你们还可以说我们忘了祖宗和传统。但我要说的是,好的习惯可以永远传承、发扬光大;坏的习惯,改得越早越好。

尊重别人,从学会爱自己开始。一个邋里邋遢、鼻涕拉呼、面不静、嘴发臭、手脏兮兮的人,你愿意和他一起就餐吗?他筷子在桌上翻找之处,你还敢吃那道菜吗?想想都恶心,何谈彼此尊重?因为他首先不爱自己,也就没办法去爱别人。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各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诚实善良、吃苦耐劳;你们也应该并且可以在这方面接受我的建议,因为我们在共同传播文明、捍卫健康,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呀!我多么希望下次回家,我们的餐桌上多一样道具——公筷,一双永远精致的公筷!

慢慢带动,我想不远的将来,使用公筷会成为一种时尚,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爸爸妈妈,请接受儿子的建议吧!养成一个好习惯,从改变一个坏习惯开始。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使用公筷会成为我们的良习,并引领新的时尚。

我们爱自己,就会爱他人。

永远爱你们的不孝儿 李明

2020、7、6

洪木光老师简介:

金牌语文教师

全国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带头人

曾任励智外国语学校校长

励智外国语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鉴定负责人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曾任芜湖市中学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学会理事;普通话二级甲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副教授。

从教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语文的教学研究,并担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主持了安徽省省级课题《基于乐学思想的实践和研究》的研究(此课题已结题);创办、主编了校刊《三华风》(此刊物曾在省市获奖)。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安徽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其影响较大的文章有:《永远告别那叉号》、《品味 积淀 表述》、《架起类创造的桥梁》、《分类编导 适时点拨》 、《先点后拨 搭建幸福之桥》;用笔名“灵岩”发表各种随笔多篇,较有影响的有:《国人的基本礼仪》、《人虎鸭》、《我属猫》、《文美有招》、《酒祭》、《感谢生病》、《送你一首歌》、《青春因爱好文学而精彩》、《鸡蛋.靴子和本子》、《生活中的语文》和《又是一年毕业季》等。

洪老师针对阅读、写作及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研发出一套成熟且独具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随笔多篇且多次获奖;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很多学生能够愉快阅读、幸福表达,取得了很大进步;还有同学在他的指导下,让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洪老师的用心劳作广受家长的好评和同行的推崇。

洪老师尤其擅长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和指导,可胜任中学语文的各年级课程及语文教学科研,尤其钟爱培训式专题讲座;他还可兼授《国学》和“文明礼仪”及公司文化策划和指导等课程;现开设的《阅读与写作》、硬笔书法、国学经典诵读、文明礼仪等课程广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标签:高考下水安徽洪木高考下水作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