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勤劳忠厚,而又开朗清醒,是面临封建经济崩溃,生活日趋窘迫,在动乱中逐渐成长的三十年代的新农民。是茅盾在《春蚕》中竭力刻画的阿多的形象。
在对这一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并没有进行长篇累赎地过分渲染,而是通过典型事例和为数并不很多的人物直接出场亮相来与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老通宝”进行鲜明对比,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同时也给文章沉闷、压抑的基调平添了一丝朦胧中的希望,一股含蓄而清新的气息。
请看:“(阿多)接连三日三夜没有睡,却还不见得怎么倦”,仍一个人去蚕房里守夜,燕了火,蹲在地上“听那些‘宝宝’萨萨萨地吃叶”。由此可见,阿多在本质上的确是勤劳的,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同时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就从这短短的一段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贫苦的生活并没有把阿多变成一“中年闰土式”的冷摸与麻木.在连续不缀的劳动中他仍有心绪去倾听.宝宝”吃桑叶的声响,另外,即便是干体力活时,他也不放过“拿起团扁,湿湿地,就顶在头上,却空着一双手,划桨似地荡着”的机会.这说明了阿多开朗的一面,告诉了读者关于阿多对生活的态度.接下去,作者又通过阿多要求养“洋种”蚕,当蚕事失败后,他抱怨老头子.早依了我,·扣住氢}}'五担叶,看一张洋种,多么好’这两个典型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阿多的清醒.同时,作者运用‘老通宝“和“阿多”’对世态不同认识这一线索的交织,在横向和纵向方面把文章展开到了一个广阔天地.请看,在对“荷花”的态度上,老通宝视之为洪水猛兽,严禁家人与“荷花”接触,避之惟恐不及,而阿多却“象聋子似的不理睬老头子那早早夜夜的唠叨,……在心里暗笑。”到底笑什么呢?不说读者也会了然,这样阿多不迷信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甚至于,当他抓住了要“冲克’他家‘宝宝’的荷花时,他只是瞅了荷花半晌,便放走了她。在当时“他并没想到荷花可恨或可怜”,但是他已朦脱意识到了.人和人中间是永远弄不对的.”这“弄不对的”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未点明,给予读者的是广阔思维的空间,于是乎我们便可淋漓尽致地认识到阿多朦胧中的觉醒.从这一结构中,我们也可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同时还能看出隐在压抑基调中的一些充满希望的“色彩”.接下去,作者又通过“老通宝”认为阿多“有几分不知苦辣,可毛头小伙大都这么看,”这一叙述一针见血地挑明了阿多形象的社会性,于是我们便可从文章的隐含中品评出这“希望’的意味与内涵了。
总之,阿多已不再是我们需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老通宝”了,他的形象是当时青年农民形象的浓缩,他是社会希望的凝注,于是,从文中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一丝预兆胜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