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

2024-10-07 12:05:19 文题网 阅读:

    他,50上下的年纪,个头不高,但骨架结实,额头上的几条皱纹,活象刀刻的一般,看上去,不象一位科技工作者,倒象个饱经风箱的老农民。他,就是一心扑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上的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清湖。

    1964年,王清湖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从此,他便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始,王清湖搞甘麦8号的示范推广和小麦育种工作。他跑遍了全省 80%以上的地、县,摸清了全省冬春小麦的分布情况,也深切地感受到甘肃农村的贫困。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些老同志被关了起来,他就全力搞小麦育种工作。大家都知道,培育一个优良的小麦品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时间上起码得花费十多年功夫,而且还不一定能培育出一个理想的优良品种来。因为小麦育种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关键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我们育种,通常只是搞杂交组合,比如甲品种是丰产的,又能早熟,但不抗病,乙品种虽然产量不高却抗病性很强。就把甲乙两个品种搞成一个组合,想通过杂交把它们的优点集合起来,培育出既能丰产,也能早熟、抗病性又强的优良品种来。但是由于没有摸清小麦的遗传规律,对父母本这两个品种中,究竟哪一个遗传给后代的多,哪一个遗传给后代的少?哪些特点给后代遗传,哪些特点不给后代遗传?都没有r tm据,只凭经脸探索,盲目性很大。他想自己学的是生物遗传专业,能不能在小麦遗传规律上作些探讨,以解决育种工作中的盲目性问题呢,1973年,王清湖开始了他的小麦遗传规律的研究工作。搞小麦遗传规律的研究,并不比育种工作轻松,而且这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象育种容易出成果。王清湖一钻进去就是十几年。1979年,他的论文《小麦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初步探讨》在全国作物遗传学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与会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很有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便是我省小麦遗传规律研究分析上得到承认的第一篇论文。对王清湖来说,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但这只不过刚刚实现了他小麦遗传规律研究的最低愿望。在这基础上,他的小麦抗锈遗传的分析和杭锈育种试验又开始了。

    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而我省又是小麦锈病的高发区,锈病中度发生的年景,全省就要损失粮食1亿公斤。而且小麦锈病发生后,再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培育出新的抗锈病品种,做到有预见性选配亲本,王清湖和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六、七年时间,通过对三代、五种不同类型、41个组合、5044个单株抗锈病性的鉴定分析,摸清了主要抗锈亲本的抗锈性遗传传递特点,并在成县、甘谷、定西、榆中、临夏等地进行了抗锈性和适应性的试验鉴定,选育出两个抗锈性、熟性和丰产性较好的品系:7373-F- 4和7383-F-H:。其中7373-F- 4就是以后高产抗锈新良种—陇春10号小麦,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目前这个新品种在我省中部等地区已经推广到几十万亩。

    1980年,王清湖又承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达的甘麦8号单体系统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是小麦遗传规律研究的继续和深’入。搞这项研究,比起前两项工作来,不知要复杂艰巨多少倍,特别是对染色体的分析难度更大。但是,研究成功后,就可以知道小麦的21对染色体中,究竟哪一对染色体控制小麦的哪一个性:状。比如说麦芒的长短是由哪对染色体控制的,锈病是由哪对染色体控制的,早熟、中熟、晚熟又由哪对染色体控制等等,可以使育种工作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理论基础上,预见性更强。然而,小麦一共有21对42条染色体,抗锈基因究竟在哪对染色体上?这是用通常的办法分析不出来的。

     为了找到一种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王清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终于发现美国西尔斯1954年创造的一整套“中国春”小麦,对特定染色体的分析、基因分析和进化分拚开辟了新的途径,是小麦遗传分析的先进方法。他就把这一先进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小麦遗传规律的分析研究上。有了先进的分析方法,还得摘具体试脸。虽说王清湖只种了一亩多些试脸田,可这比务几十亩、几百亩庄稼都费劲儿。种以前,先要在显做镜下选出甘麦8号的单体种子,然后和其它品种杂交种植。6月份是小麦孕称期,气谧一般都在30℃左右,连农民中午都不下地了。王清湖和他的几个助手却从早到晚在试验田里要一株一株地把麦粒取下来,在显徽镜下检查它的染色体。火红的太阳晒得他们心里直冒火,背部和胳膊火辣辣地痛,汗水湿透了衣裤,他们总是默默地忍受着。因为他们明白过了这个时期,再就没有机会了,而成功就蕴藏在这汗水之中。就这样,整整一个多月,他们咬着牙关坚持搞完了,每个人的脸上、背上、胳膊上不脱一层皮呀!接着在室内作鉴定。在显微镜前,又是一天到晚地观察,看得他头晕眼花,直到一个一个地鉴定清楚,再给单体的小麦每株上挂上牌子,最后把种子收回来。第二年再用这些杂交后的种子和甘麦8号回交。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要连续反复搞10次,也就是10年啊!

    这个课题还没完成,1983年王清湖调到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工作,又承担了省政府下达的“甘肃省干旱半干早地区经济植物研究”课题。他两个课题同时进行。那时,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才刚刚成立,还没有试验基地。后来在皋兰山上划了一片一百多亩荒坡,王清湖和课题组的同志一边搞基地建设,一边搞试验研究,常常是背上干粮清早爬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还得腾出时间跑到刘家堡,搞甘麦8号单体系统试验,那个紧张忙碌劲儿大家可想而知。王清湖说:这六、七年他吃的苦要比前十七、八年多得多。那时节,他恨不得把1天当成10天用。

    1989年,王清湖终于用他10年的心血和汗水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交给的甘麦8号单体系统的研究课题,摸清了小麦的遗传规律,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填补了我省小麦遗传育种规律研究方面的空自,得到中国农科院的肯定。他培育出的甘麦8号单体系统种子,现在已经作为国家级的种子资源和特殊遗传材料由国家种子库保存起来。他承担的“甘肃省干早、半干早地区经济植物研究”课题也已成功,其中山碴、扁桃,不仅在皋兰山北坡的试验田里开花结果,而且已经在永登、定西、皋兰等地推广。其中山植已经遍布全省各地,推广面积超过了5万亩。在陇南地区,山植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25年来,王清湖就是这样,一心扑在农业科研事业上,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2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6项,其中有9项成果获奖,25年来,为搞科研事业,他同妻子分居两地18年。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可还是常年奔波在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改变我省农业面貌奉献自己的才华。

标签:上下不高个头扑在骨架结实一心年纪事业科研
  • 更多>>